[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念之差,转身即是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04

一念之差,转身即是

  顿教的修行是从真心入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在迷惑系统之外,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修行所要做的,不是要成就什么,而是直接体认这个觉悟本体。

  这一见地为我们修行提供了极大的信心。我们都知道,学佛是为了成佛,但怎么才能成佛呢?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目标遥远得仿佛是个神话,又渺茫得让人失去信心。但禅宗却告诉我们,这个目标不在别处,就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做的,不是踏破铁鞋,而是回到当下,反观自照。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消息!

  同时,这一见地也缩短了凡圣的距离。否则,我们总觉得自己是愚下凡夫,业障深重。在这种罪恶感中,成佛简直是无法想象的。此外,想到三大阿僧祇劫的遥遥无期,也会让人失去修行动力。而《坛经》告诉我们:“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何其痛快!佛和众生之间,并不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差别只是在迷悟之间,在明与无明之间。

  所谓迷,就是迷失觉悟本体。如果不能体认觉性,就是众生。而在体认的当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与佛无二无别了。为什么着境?因为我们处在无明、迷惑的系统,而这个系统是有粘性的,必然会对境界产生粘着。因为粘著,就会彼此纠缠,彼此阻碍,烦恼由此而生。而觉悟本体具有无住的功能,由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就是菩提。

  所以,禅宗的修行是直接建立在觉悟本体之上。比如禅宗所说的三宝,我们有觉悟本体,具备觉的特点,这就是佛;具备引导我们走向解脱的能力,就是法;具备清净的特点就是僧。所以佛法僧就是觉正净,是离不开觉悟本体的。

  而禅宗所说的戒定慧,也有别于教下的持戒、修定、发慧,所谓“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当心安住于觉悟本体,便不会胡作非为,当下具足戒;也不会随境而转,当下具足定;更不被无明所覆,当下具足慧。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什么让妄想显现为世界
下一篇:佛诞日的忆念
 你都在修些什么
 佛教的福寿观
 正念的修习
 空,不是空空如也的空
 佛陀涅槃后,我们还有机会请佛住世吗
 三好营员——在开营典礼上的讲话(菩提静修营)
 非永恒,非断灭
 《菩提道次第》的实修理路
 出了那一家,别再入了这一家
 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授菩提心戒时的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圆满[栏目:历史源流]
 您不仅能救他的身, 更能救他的心!(智敏.慧华金刚上师开示)[栏目:临终关怀]
 一三 结节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透视方向 感受佛法真谛[栏目:静波法师]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79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灭八大苦得无上觉[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佛为定量――《释量论·成量品》简说[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