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成佛的第一生产力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45

成佛的第一生产力

  在盛行大乘的汉传佛教地区,《普贤行愿品》的流传极为广泛。许多佛弟子都将本品作为日常念诵功课,而寺院晚课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中,也有一半内容出自本品,以此忏悔业障,扫除修行道路中的违缘。在藏传佛教的修行中,源于《行愿品》的七支供亦倍受重视,被视为一切法门的前行。所谓前行,即修法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集资和净障两方面。集资,是积累成佛所需的福德、智慧资粮;净障,则是忏悔业障。我们之所以流转生死,正是业力所致。《行愿品》告诉我们,“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些无尽生命中造作的罪业,是促使有情流转生死的动力,也是障碍成佛修行的阻力。所以,在广泛积集资粮的同时,必须彻底忏悔业障。

  那么,我们如何在短时间内圆满积集资粮,并清除无量罪障呢?汉、藏两地的祖师大德们都提倡依《普贤行愿品》修行。《行愿品》的核心内容为: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十大愿王。发愿,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曾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愿望,但这些愿力往往现实而渺小。“普贤行愿”所以被称为愿王,是因为每一愿皆以广大无限的发心为基础。“礼敬诸佛”,是以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微尘数诸佛为礼敬对象;“恒顺众生”,同样是以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为恒顺对象。

  《普贤行愿品》为《华严经》最后一品。“华严”教法至圆至顿,素被誉为“经中之王”,此无上甚深法门最终也是导归普贤行愿。由此可以看出,十大愿王对于修行的意义极为深远。根据我个人的修学心得,认为本品可以两句话作为总结,那就是“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所谓“菩提心的无上观修”,是因为本品乃修习菩提心的殊胜法门;所谓“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是因为按本品所揭示的法门修行,能指引我们直接通过临摹而成就佛道。若按《行愿品》着手修学,会发现成佛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是切实可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本品是一部教我们如何成佛的宝典。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老僧常谈,还得谈
下一篇:那些需要否定的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供养的三大收益
 念诵和念诵是不同的
 学佛释疑篇(上集)
 不是文学,胜似文学
 佛经——有言教,有身教
 学佛是消极的选择吗
 僧伽禅修教育之未来展望
 时间随想
 佛学研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法是轻松的[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第一选 无明盖,爱结系[栏目:杂阿含经二十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