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关于《净行品》的两则开示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65

关于《净行品》的两则开示

  《华严经·净行品》是教界广为流传的一品经文,对我们修行及生活中的用心方式作了详尽指导,甚至包括洗脸、吃饭、如厕等生活细节。我们可能会觉得:吃饭、如厕谁不会呢?那我们看看《华严经》是怎样说的:“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同样的行为,以不同发心为基础,性质就有了根本改变。

  我们以什么心做事,最终就会成就什么。做事有外在和内在两种结果:外在结果是暂时的,一如过眼云烟,而内在结果却对生命有着长久的影响。回顾人生,会发现以往经历的种种,曾经那么“真实”的生活,曾经那么让我们耿耿于怀的人和事,都被时间过滤成了一堆前尘影事。但我们要知道,这一切并未完全成为过去,由此积累的心力和造就的人格,将继续影响未来生命。所以,学佛的关键正在于善用其心。

——《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


  菩提心的实践,包括观想和利他行两个方面。通过观想的培养,使自己时刻心系众生,行住坐卧皆不忘利益众生。这种用心方法,在《华严经·净行品》中有很多具体指导。以这样的心做每件事,都是圆满无上菩提的善因缘。在吃饭时,希望天下众生都能衣食无忧;健康快乐时,希望天下众生同样健康快乐;遭遇挫折时,希望自己承受的一切,能使天下众生远离挫折。时刻作这样的观想,菩提心必然突飞猛进。

  当我们有机会行利他行的时候,应视为众生成就我们菩提心的因缘,本着感恩心去做。而在做事时,随时调整心行,念念不忘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做。在菩提心没有成就之前,这样做确实会有些难度,但只要我们有信心,并坚持不懈地练习,这一心行就能得到巩固。久而久之,菩提心就能任运自如。

——《认识菩提心·问答篇》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根清净方为道
下一篇:佛教的三级教育目标
 佛教在商业浪潮的反思
 为什么三宝是宝
 闻法——你听见的是声音还是法义
 菩提心的修行
 在戒幢佛学研究所周末论坛的开示
 出家意味着什么
 向左转,向右转
 正念,使浮躁远离 五、从内观到禅宗
 传灯法会的祈愿文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十四卷[栏目:净空法师]
 相应70经 优波哇那直接可见的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圭峰之游[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The Tremendous Energy of Righteousness[栏目:Ven. Master Hsuan Hua]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皈依(八)[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正法在当前社会问题中的任务(莎莉·麦唐劳)[栏目:著述文集]
 可否把建寺庙的钱用来放生或印赠经书[栏目:布施供养·净空法师问答]
 佛教常说的四威仪有哪些含义[栏目:佛学小知识]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A 一、行欲经[栏目:界定法师]
 一刻宁静 一片天空[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