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20、对于基的所诠空性义的断诤,为什么不单单从基的角度,而需要从基道果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返回 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9

20、对于基的所诠空性义的断诤,为什么不单单从基的角度,而需要从基道果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答:寂天菩萨在本品开篇提出了般若是其他五度的核心,并且能够彻底消除苦因苦果。那么这么殊胜的般若是什么呢?般若就是染净的一切万法之基(也有表达成本基、基石、本原、实相、真实际、真实义、真如、了义、法界等),这个基此处是指大空性,也就是远离一切所许、远离一切相、远离一切戏论的,并且是大平等性。这就是第二转般若无相*轮的究竟义。所以寂天菩萨非常确定地建立了万法之基——“胜义非心境”,以“心者是世俗”作为能立的根据。因此,对于这样透彻、了义的万法之基——胜义,世间人以及其他宗派的论师们,是很难一下子理解、接受的,必然会对“胜义非心境”提出诸多疑难、辩论等。将其中的难点、重点等关键问题归纳起来,不出基道果三个方面,对此寂天菩萨一一进行了透彻的抉择。

第一个疑难是这个染净的一切万法的基——胜义,是否就是般若的大空性。一般的世间人、实事师、唯识师对万法之基都有各自的不同见解,对此寂天菩萨逐一对彼等进行了破析,从而遮遣了他们将万法之基执为实有的种种观点,并且说明了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才是真正符合万法之基。

第二个疑难是由了悟安住而修习这样殊胜的万法之基,是否能够在正道中产生殊胜的作用,也就是空能否对治烦恼所知障。对此寂天菩萨指出二障来源于戏论,正是安住而修习极为寂静的大空性,能灭尽一切戏论,从而彻底断除二障,而其他的修法,都是缘世俗的某个部分,因此只有般若才具有无上的断障妙用。

第三个疑难是如果圆证而现前了这个寂灭一切戏论的大空性的万法之基,是否能够在一切时处,都能产生普作一切有情一切暂时、究竟的殊胜利益。寂天菩萨通过教理及比喻,证成了这样一切虚妄分别、一切戏论灭尽的正觉位,无分别、无功用、任运地周遍一切时处,能成办一切有情一切暂时、究竟的利益。

这三个疑难问题,好比是世间人考察一个投资项目时,会产生的疑惑一样。首先是这个项目本身是否合理,其次是这个项目是否具备可操作性,能否产生作用,最后是这个项目能否带来实际的收益。

总之,寂天菩萨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解疑断诤,彻底扫除了世间人以及其他宗派的论师们,对于“胜义非心境”——非心境的般若大空性是否正确、能否以之断障,以及证果后能否度化众生的疑虑,从而很完善的抉择了一切染净的万法,从本以来远离一切所许、远离一切相、远离一切戏论不可思议的大平等空性般若,这就是第一谛——胜义实相。


{返回 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21、结合“幻师于所知,未断烦恼习,故见幻女时,见者空习弱。”分析幻师的问题是否也在自己的身上存在,应该如何加以克服。
下一篇:19、认真理解并体会全知的这段释文:“凡成立识实有,则于无分一体的实有识,必失坏成立能见、所见二者,因为:何者现为境时,彼非自己;而何者不现时,不应有所取”,并以此来观察自己心的状态。
 19、认真理解并体会全知的这段释文:“凡成立识实有,则于无分一体的实有..
 13、以不了义法的三个特征“有密意、有必要、以理有害”,来分析《般若品..
 30、请分析破除胜论外道许色为我的方法,并与破数论外道的方法相比较。..
 2、寂天菩萨说:"故求灭苦者,当生般若慧。"请问你学般若法门的目的是什..
 18、《净水如意宝》中介绍了名言中否定自证识的四大过失,这四大过失之间..
 29、请分析寂天菩萨对数论派的遍计神我是如何进行逐步破除的。
 7、“现空双融”是否是指一切显现都成为了空性?
 16、既然世间人的无患根识所取的境和八地以下的菩萨在出定时所见的相同,..
 23、在于果利他断诤中,寂天菩萨说“譬若摩尼宝,如意树满愿,……菩萨虽..
 27、分析“断诤”中“彼等摄义”的结构,并总结你学习这段摄义的启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发挥人生使用权[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第五章 沩仰法脉 四、沩仰宗传承[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向往宁静[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9 佛今在何处[栏目:石头路滑]
 凡事要会量力而行[栏目:看开]
 慧灯之光六《修心七要》略释(四)[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邪见重于邪行[栏目:达真堪布]
 佛说盂兰盆经讲录[栏目:慈舟法师]
 佛教之“现代说法”——佛教现代化的一个实证[栏目:吕建福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