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皈依问答(十七):请解释“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的含义?
 
{返回 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55

皈依问答(十七):请解释“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的含义?

答:这是导师佛陀亲口宣说的,是大小乘共同一致的皈依三宝的誓言偈文。如《最无比经》中说:“佛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以净信心,作如是言:今我某名,归依于佛两足中尊,归依于法离欲中尊,归依于僧诸众中尊,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获福无量。”又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中说:“时世尊告诸苾刍,但有人来,求出家者,当问诸难。若无障难者,然后与受三归,即令合掌胡跪,当自称名,尽一形世,归依佛两足尊,归依法离欲尊,归依僧众中尊。后与受五学处、十戒、二百五十戒,广如余说。”

    “皈依佛,两足尊”:就是在两足尊的诸佛前作皈依。“两足”指长有两足的人类与天人。“尊”是殊胜的意思。佛陀度化的弟子虽然遍于凡夫的六道之中,但善根成熟的众生主要是以善道中的人类与天人为主,佛陀的十大名号之一的“天人师”,也是指佛陀是天人与人类的导师的意思。另外,在获得了出世功德的四类圣者中,佛陀是声闻阿罗汉、缘觉阿罗汉,以及菩萨这前三类圣者的导师。由此可见佛陀是一切有情之中最为殊胜的。

    在念诵“皈依佛,两足尊”的时候,就要以对伟大的导师佛陀无比殊胜的认识,立下在生生世世中都以佛陀为自己唯一导师的誓愿。

    世间上的人,没有经过理智、深入的观察,会对他有限的视野中有力量的对象,生起类似皈依的心,比如天龙八部、邪魔外道、帝释天、转轮圣王等等,甚至会对暂时看起来神通广大的官员、富商,或医术高明的医生等等也会生起明显的依靠心里,但是在发下了“皈依佛,两足尊”的神圣誓愿后,就会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情况,无论面对谁,都会明确地以人天导师佛陀为唯一的皈依之处,而不可能对像上面说的那些对象生起一丁点的皈依心。

    另外,众生皈依的佛宝,不仅仅是大家熟知的悉达多太子修行成就后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而是包括了十方三世的一切法、报、化三身佛。诸佛从自利和他利的角度,分为法身和色身;从自性、显现以及种种化现利益的角度,可以分为法报化三身和自性身;在报身当中还可以分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中,一到七地的菩萨所见的,八到十地的菩萨所见的,十地金刚喻定显现的,也都各不相同;在化身当中又可以分殊胜化身、种种化身和工巧化身等,都在因地最初是示现大慈大悲大愿,中间行持六度万行,最后成就自他二利圆满的佛果。

    “皈依法,离欲尊”:“欲”字从广义来解释,就是所有的烦恼障、所知障,凡是与无明挂钩的,使众生的心不调柔、不寂静、不自在,与解脱、成佛修法不相应的粗细杂染法就叫做“欲”。“欲”的危害那么严重,但是却可以被法宝直接对治掉,而且法宝还能将“欲”连根拔起,彻底消除,因此,法宝是能离欲的最为殊胜的方法。

    皈依时,应立誓在今后生生世世中,学修的、护持的、传播的、给众生引导的,唯一就是导师佛陀宣说的黄金一样纯净的妙法。

    如果真正认识到了法宝的殊胜,就会对法宝生起无比的信心,就会对闻思修法宝的人生起极大的恭敬心,无论他是僧众也好,在家人也好,哪怕是刚学法的小孩,只要在闻思修佛法,就都会生起极大的随喜,会觉得他们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要能解决现代人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合适的就是佛法。所有世间上的知识,虽然有它们各自的优点,但是与清净、深远的佛法相比,就丝毫没有值得赞叹之处,因为它们都不能减轻痛苦、去除烦恼、消除业障、断除无明、出离生死,科学再兴盛,也不可能像佛法那样完整、彻底地解决最与人们利益相关的生死大事。

    “皈依僧,众中尊”。僧人们和合共住,全心全意地投入在闻思修行离欲尊的法宝之中,因此他们产生的功德是世间上的人无法比拟的,他们的成就指日可待,因而成为了世间上最稀有难得的人,他们组成的僧团,也成为了世间上最为殊胜、最有意义的团体。皈依僧众,就是立誓今后以僧众为中心,围绕在僧众周围,以他们为自己修学的助伴,以此带动自己对佛法的闻思修行,并尽量以僧众的福田,来培植福德。

    众生皈依的是一切僧人形成的僧众,因此僧众只有一个,从大乘的皈依上来说,它包含了十方三世的一切僧人,在末法时代,并不一定每位僧人都能在一切时候都如理地行持,但是要知道即使显现上并不清净的僧人,也是整个僧众中的一员,因此凡是见有持出家相的,都应该因其是僧宝之一员而恭敬对待。在五浊恶世,凡能放下在家的生活,脱离生死轮回的红尘,出家成为清净修行的僧众中的一员,都非常地不容易,单这一点来说,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在家人,而成为人天的供养之处。

    历史上帝释天、转轮王、国王们都对僧众恭敬顶礼,仲敦巴尊者是观世音菩萨化现的居士身,但是对一切出家人,哪怕是小沙弥也要恭敬顶礼。

    就像大家的家是固定的,父母是固定的那样,众生如理的皈依对境,也是固定的,那就是尊贵殊胜的三宝。修行人每天都要皈依、供养、赞叹、随念、感恩三宝,三宝弟子每天六次所作的皈依,就是念诵这三句佛陀亲口宣说的皈依誓言,并且凡是内道不共的一切善法,都必须要在皈依心的基础上进行,这样就会获得三宝的殊胜加被,并且形成今后生生世世中不离而随学佛法僧三宝的深厚善习,最后才能彻底地解决自他众生的生死大事。


{返回 益西彭措·皈依问答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皈依问答(十八):怎么理解导师佛陀降生时宣告的“天上天下,唯我为尊”?
下一篇:皈依问答(十六):要培养对佛法僧三宝的坚定皈依誓愿,首先必需获得什么样的信解?
 皈依问答(四十一):如何理解“诸佛出现乐,演说正法乐,僧众和合乐,同修..
 皈依问答(四十九):什么是他皈依和自皈依?答:他皈依即是因皈依,即皈依..
 皈依问答(二十):请解释《华严经-净行品》中的开示:“自归于佛,当愿众..
 皈依问答(四十):为什么说内道一切功德的基石唯是对三宝真正的皈依?..
 皈依问答(三十二):在每天对离欲尊的法宝修六次皈依的时候,内心之中对法..
 皈依问答(三十八):现代的学佛人为什么需要高度重视皈依的修行呢?..
 皈依问答(三十一):皈依心是否坚固,与殊胜的戒、定、慧三学的生起有什么..
 皈依问答(三十四):真正皈依了法宝而尚未产生闻思修正法功德的人,是否也..
 皈依问答(五):为什么只有佛陀才能做一切有情的导师?
 皈依问答(三):皈依导师佛陀后,为什么又要皈依法宝?你能至少说出法宝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七五集[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永嘉仁波切答疑精粹100则[栏目:疑问解答]
 百喻经 46 偷犁牛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焦烟解脱之功德[栏目:参考]
 为什么学佛 第六章 供佛 1.佛的心量广大无边[栏目:能弘法师]
 健康长寿七法[栏目: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
 阿底峡尊者传 第三章 事业流传教法增广[栏目:阿底峡尊者]
 说法之道[栏目:本性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九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珍惜 感恩[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