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请讲解禅那与观智的关系,是否必须证得禅那之后才能开始修观或并非如此?
 
{返回 玛欣德尊者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17

问:请讲解禅那与观智的关系,是否必须证得禅那之后才能开始修观或并非如此?  

尊者:禅那与观智的关系就象在《清净道论》中有一个比喻,犹如在定的磨刀石上磨利的刀。没有禅那支柱的观智就好象一个生锈的钝刀,而如果有了禅那的观智好像很利的刀,这个刀是拿来杀烦恼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证得禅那,他也可以修观Vipassanā,然而他刚开始修的时候可能会比较顺利,越修到高层他会觉得越吃力。而且如果没有禅那,他所观到的范围只能是欲界的名色法,对色界的名法和无色界的名法,他没办法观到。我要先讲一下修禅那和修观它们的关系。在经典里面经常会看到,佛陀在教导的时候,都是先教导定,要从定中出来修观。如果修定象现在某一些人强调的可有可无,那么佛陀必定不会教,或者说佛陀不会重视。正是因为定很重要,所以佛陀在经典里面处处可以看到讲到修定的方法。甚至我们在很多经典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佛陀只是教定,到了第四禅之后直接就跳到断除一切烦恼,中间还有很重要的修观佛陀并没有提到。象在《沙门果经》讲到修观只一段,但是修定讲得很长,在《算术师摩伽蓝经》里面也会讲到,这部经佛陀有很大的篇幅都讲定,戒定慧、戒定慧,定很重要。八圣道当中最后一个圣道是什么,是正定,所以如果定是不重要的话,佛陀不会这么强调。现在有些人他们很不注重定,就等于说他把八圣道的最后一个圣道去掉了,这不是很正确的。然而,并不是说一定要证得禅那才可以修观,并不是这么样。有一类的人叫做纯观行者Suddhavipassanāyāniko,或叫干观行者,这一类的人他在培育定力的时候,只是达到近行定,例如:修四界分别观,等他的定力达到近行定之后,直接进入修观。由于他的定力只是达到近行定而没有达到禅那,没有达到安止定的阶段,他的修行的过程就称为纯观行者。但是,有定力和没有定力,修观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的。我们举一个例子,一个修定的人,他的观智就象他的视力,视力很好,很远的东西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而如果没有定力的,就象虽然他有眼睛,但他的眼可能患白内障、近视眼或老花眼,他看不清,朦朦胧胧不能确定,修观是属于智慧,他一定要如实知见Yathābhūtadassana,它是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去了知,这样去看见。但是如果没有定力的话,不能确定这个是这个不是。纯观行者,就象现在有些人,他没有经过很系统的学院训练,经过本科、硕士、博士,最后他成为教授,而是象有些名誉教授,他没经过很系统的训练。但是如果真正要修行的话,按照佛陀在绝大部分经里强调的,要法随法行,一步一步地行。还有另外一点必须要强调,在《巴利三藏》里,我们没有找到纯观行者这个名词。纯观行者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是在《清净道论》,《清净道论》也只是出现过一次。我们都知道,佛陀在世的时候有没有纯观行者?有,但是很少是。慧解脱的多不多?很多。正如我们刚才说到的,慧解脱很多,他们也有禅那。但是现在有些人误解,他认为:纯观行者证得阿拉汉果,就成了慧解脱,这只是其中一种,但更多种,他们也有禅那。我们不应该去忽视禅那,“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要修观,我们花多点时间,在基础上,在定力上,打稳基础。你的定力越强,你观照的强度,它的力度会更强。 


{返回 玛欣德尊者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请讲解一下择法觉支的具体内容。
下一篇:请问欲界善业、色界善业、无色界善业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吗?
 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嗅觉、味觉,他可以在今生证得任何禅那或者道果吗?..
 近代缅甸的一些出家人是不是也有参与政治活动?
 无色界众生是不是没有神通的?要不然他怎么不通过他心通了知佛法呢?..
 阿毗达摩上的遍行心所有没有次第的生起的?
 请问禅那是佛陀发现的吗?
 一个阿拉汉,他在当世,看到他的亲人、恩人或友人已经堕入三涂,他有没有能..
 今生已在佛像前发愿成佛的人,现在希望证圣果能如愿吗?
 在修三十二分身时如肉、筋腱、骨、骨髓这些遍布身上较广的部位,须顺序由上..
 有什么办法长期跟随尊者修习呢?
 有许多人在电脑游戏的虚拟世界里不断的杀人,会有怎么样的果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往生论注讲记(二十一)[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二篇 狮子吼声 第十章 怖畏金刚秘密主[栏目:莲花生大士全传]
 86.问曰:精进是心数法,经何以名身精进?[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内观禅修法 认识内心是快乐的泉源[栏目:护法法师]
 四十二章经[栏目:证严法师]
 读经和听经要一门深入[栏目:学佛学经·净空法师问答]
 幸福是什么?[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法句经 32 爱欲品[栏目:法句经·白话文]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八章 唐代的佛教(二)末法佛教与戒律 第四节 慈愍‧法照‧..[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老虎也会抓不住野鹿[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