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什么说“伺察义”之见不能成办解脱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9
为什么说“伺察义”之见不能成办解脱

  我们以前说过,若能执受本体,妄念越粗大则越形成解脱自性之功能,此时无需再做取舍,因为一切都是妙力之显现。当然,仅仅从表面上看,这些文字似乎没有什么可不懂的地方,但实际当中,我们现前的见解是很难圆满成办这一点的。

  也许有些信众会问,自己平时修行之中,内心也常常如是作意思维:“我现前正在执受本体,外境所呈现之一切相均未离开自心本体”,为什么这样思维也不算是具有如是之见解呢?

  因为细致观待我们的内心,这样的见解仍旧是一种自己意识所造作出来见解。我们把这种见解称之为“伺察意之见”,也叫“文字禅”或“理论禅”。若我们用“伺察义之见”来掩盖自己的实修,这就叫做“高攀见解。”

  我们之所以会产生“高攀见解”的过失,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对相关理趣的认识,另一方面就是由于自己在修行过程中不切实际的缘故所致。要记住,即便这种见解临时可以掩盖自己的真实修行,并在他人面前说得头头是道,但对消尽自己的烦恼而言,则起不了丝毫之作用。

  可能有些信众又有这样的疑问:“难道文字般若或者理论的了知不是一种智慧吗?”当然,从某种角度而言,它的确是一种智慧,但若用他来掩盖自己的实修,那么这样的见解就不具有实修能消尽烦恼的功能。

  但此处还要记住的是:我们不能诽谤因果。正如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所言:“闻思所知功德虽具无量,但自心与法不相融合,则无法调顺烦恼怨敌。” 也就是说,闻思的功德是无量的,这一点我们绝不能诽谤。

  但对于修行者而言,我们现前所提倡的是,将佛法纳入自己的内心之中来调伏烦恼妄念,这才是我们修行值要旨。而想要成办这样的见解,仅仅依靠“伺察义之见”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的修行还应更加细致一些微妙。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调伏内心与护持正念
下一篇:调伏内心就是调整根本
 大乘行者严守三个学处之摄集善法戒
 无常与执著
 修行者应规划好每一天的时间
 如何做到和睦相处
 明觉受
 法与根机相契合
 修行者要先从自己开始做起
 修行不要追求虚名
 何谓传承?
 修法之上导师的重要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百罗汉 455、无相空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相应204经 过去自身内凡无常者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安居第七十三日(三):不舍一切烦恼[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惠能对中国本土哲学的回应[栏目:董群教授]
 《佛教逻辑的现代研究》成果简介[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护持禁戒,宁舍身命不毁犯[栏目: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圣者言教 第十六课(十四)语之要义[栏目:圣者言教]
 中台禅寺八十五年春节大众精进禅七 85.2.20─85.2.27[栏目:惟觉法语]
 文殊礼赞[栏目:传喜法师]
 五、诸宗竞演终南山[栏目:佛教与山]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