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就是修心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45
修行就是修心

  我相信从初次进入佛门开始直至今天,无论是身作礼拜,还是朝拜各地神山以及谒见诸多导师,或者持诵不同的经文咒语,乃至修行禅定等等,总之,我们都已经行持了许多的善法。

  那么我们从事诸多善行具有多少功德呢?这就要反观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的内心有了多少改善。如果我们仅仅是在表面上从事善法,而实际当中并没有调伏自己的内心,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善法有多少功德,就很难所言了。

  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曾经说过:“自心与法不相融契,仅具道貌之形相,则无实义可谈。”也就是说,即便我们独自跑到幽静山林之中去闭关多年,或者平常在家念诵很多遍经文,若是我们的修行并没有对治自己的内心,内心烦恼仍旧如同往昔一般炽盛,那么即便我们行持诸多善行,见解可能仍旧停留在原地。

  要知道,我们是否信仰佛教,并不在于我们的手中是否时时拿着一串念珠,也不在于家中的佛堂布置得有多么精美,而在于我们的内心有多么地改善。

  即便我们时时宣称自己是佛教徒,但内心烦恼却依旧与庸俗同道,那么只能说自己是一个形象的修行者,甚至可能一点都没有修行。因为我们所谓的修行,修的是心。若自己的心没有改变,无论从事的善行数量有多么多,恐怕对解脱都没有多少利益。

  当然,在修行之初,我们的确是需要寻求诸多方便去调伏自己的内心。即便一开始由于自己烦恼沉重或者自己内心力量不够的原因,做得不是很圆满,但还是要时时要针对自己的内心而做调伏为妙。

  现前在汉地有很多信众会向我汇报见解,当然见解提高是多方面的,但从世间角度而言,我们就可以观待一下自己的性格与往昔相比是否有所改善?

  例如在现在这个时代,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很快,竞争也很激烈,因此情绪难免还是会因此而有所波动。那么此时就可以反观一下,面对同样的对境,自己的性格与学佛前相比是否越来越调柔?家庭是否越来越和睦?与周围的人相处,磕磕碰碰的事情是否越来越少?如果是的话,那就说明你的见解就在逐渐增上。因为你时时都带着一面镜子在反观自己的内心,因此很多事情就不会再去计较,生活也越来越和谐,内心就觉得越来越快乐。

  曾经有人问我,“修行最高的境界是什么?”当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但从面对生活的角度而言,当我们面对生活之时,生活不再束缚自己的内心,这就是佛教最高的境界。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从事的一切善法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因此我们时时要观待自己的内心而作修行,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定要牢记于心。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调伏内心带来的改变
下一篇:为什么说不能过早印证见解
 结行回向令善根不断增上
 如何对治昏沉
 修行不能偏堕苦乐两边
 有相止乃依实修而得之境界
 安藏竹根玛与雪狮——信心圆满并非易事
 喇嘛仁波切教言
 对共修的开示
 上师瑜伽统摄大圆满法修行之总纲
 智慧的重要性
 无常与执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镜录卷第二十八[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集要 第十品 回向[栏目:入菩萨行·如石法师]
 精进修行方得究竟[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打坐中偶有短暂的「无我」状况出现,但都是昙花一现马上消失,这否为失神的状态?[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增支部1集3经[栏目:增支部1集]
 赠郑先生[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宇宙发源于不均匀的“无”[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女人味加素食心[栏目:新女人素食主义]
 人生有三句话不可说[栏目:万行法语]
 化解一切冲突的妙方(上)[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