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三节课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85

第三节课

思考题

10、小士道、中士道、大士道之间有何区别?你属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11、为什么不应该贪著三有的安乐?家庭幸福、财富圆满难道不是很快乐吗?请谈谈你的体会。

12、为什么要为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怎样才能真正生起菩提心?

13、一切痛苦的来源是什么?一切快乐的来源是什么?明白这个道理后,你打算怎么做?

14、作为大乘佛教徒,假如有人损害你、抢夺你的财产,你会如何对待?原因何在?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昨天讲完了加行,现在开始讲正行。

乙二(正行宣说三士道)分三:一、小士道畏惧恶趣之苦而断除罪业;二、中士道不贪三有而希求解脱;三、大士道修空性大悲双运而解脱有寂之边。

丙一、小士道畏惧恶趣之苦而断除罪业:

三士道分别对应修行人上、中、下三种根基。所谓的下等修行人,特别害怕堕入地狱、饿鬼、旁生,而想获得人天的身体。很多相信因果的人觉得感受痛苦非常可怕,所以不愿意在三恶道中受苦,这就是下士道。

我们作为修行人,应该观察自己到底是上等修行人、中等修行人,还是下等修行人?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修行人,甚至还是开悟者,而实际上,他们连三士道都靠不上边。如果一个人不承认来世、只承认今生,今生也是求一些福报,不承认业因果存在,(当然,即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能会承认,但生生世世的因果循环不承认,)那么他连下士道都算不上。

所以,修行人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承认前后世,如果没有这一点,那根本不算修行人。现在西方也好、中国也好,不承认前后世、只求福报的人相当多,这些人不算真正的佛教徒,这一点大家应该清楚。

那么,下等修行人要怎么样修持呢?

佛说难忍恶趣苦,皆为恶业之果报,

是故纵遇生命难,永不造罪佛子行。

大慈大悲的佛陀在《因果经》、《百业经》、《贤愚经》等大小乘的经典中,一再宣说了三恶趣的难忍漫长之苦全部来源于造作恶业——杀生、邪淫、偷盗等自性罪,违犯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的佛制罪。其果报就是三恶趣痛苦,这些因果过了千百万劫也不会错乱虚耗,只要造了不善业,则必定感受果报。《宝鬘论》云:“不善生诸苦,投转诸恶趣,善业生善趣,世世享安乐。”造了不善业,就像种下了毒种子,定会转生到三恶道中,感受无量痛苦;造了善业的话,定会转生到三善趣中,生生世世享受无比的快乐。佛经中说业因果绝对不虚,也不会互相错乱,没有造恶的人不会感受痛苦,佛陀以了知业报智力而明了一切善恶因果,所以佛陀所说的这种道理,每个人应该深信不疑。

假如造了罪业,果报会一直等在前面,永远不会摧毁,也不可能不感受,所以造了恶业的话,知道忏悔很重要。智者会励力忏悔,而愚者对忏悔没有多大兴趣,经云:“愚人造恶业,不知忏悔罪;智者忏悔罪,不与罪同住。”愚者只会造业,不会忏悔,就像有些人只会花钱、不会挣钱,特别可怜。而智者以前世的业力成熟,可能会造一些罪业,但造业的同时也知道惭愧,通过四对治力来忏除,自相续不会与罪业共住。

尤其是越有智慧的人,惭愧心就越强。以前上师如意宝每天都说:“我业力很深重,一定要好好忏悔!”有时候开“金刚萨埵法会”时,上师的精进让大家万分惭愧,他老人家的证悟境界,是我们望尘莫及、无法想象的,但显现上也如是重视忏悔业障。以前我寺院里有一位帝察活佛,真的让人非常非常佩服,他从小一直没有间断过闻思,“文革”期间也每天拿着经夹偷偷在看。但在晚年,他只要看见一个高僧大德,就祈请道:“我业力非常深重,虽然在不断地忏悔,但您可不可以经常加持我,千万不要让我堕入恶趣?太可怕了。”他真的从内心害怕堕入恶趣。可是很多人经常说:“堕恶趣就堕恶趣吧,有什么了不起!”这样的想法非常愚痴。知道自己错了,应该有忏悔感,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造罪业,这一点非常重要,永不造罪是大乘佛子的殊胜行为。

在座的各位,以前由于生活状况不同,可能也造过很多恶业,不说别的,仅仅是吃饭,就杀害过无数众生。这些罪业必须要忏悔,并发愿永远不害众生。作为出家人或在家人,学了法以后,内心应该有所转变,人生非常短暂,短暂的人生到底是造恶业度过,还是造善业度过呢?如果造恶业度过,这没有任何意义,不如早点死了好,否则会像《因缘品》中所说,先前高高兴兴地造恶业,最后哭哭啼啼地感受果报。

从前,有一位阿罗汉在入定时,对面有个人牵着一头牦牛过来,阿罗汉见后情不自禁地说:“哎哟,怎么这样悲惨、可怜呢?”弟子们问他什么原因,他说:“这头牦牛往昔是一位富翁,当时为了造佛塔而杀了众多生灵。尽管造佛塔是有善根,但因为杀生罪业非常严重,现在转生为这个旁生。”

哲·白莲上师在藏传佛教中非常有名,一日他梦见很多眷属口中在燃火,便集中所有僧人问:“一定是造了恶业,你们究竟做什么了?”眷属们一个个都不承认。上师再三观察,结果发现他们将自己食用的旧酥油换成了新酥油,而这些新酥油,原来是做酥油灯的原料。这个果报非常可怕,上师马上要求他们想尽办法恢复新酥油。

所以,不管是享用僧众的财产,还是自己做任何事情,对因果务必要重视。噶当派的很多大德认为,面见本尊不是很重要,重视因果更重要。现在很多人喜欢说见到什么了,昨天有位居士也在我面前说:“看看看,你头上有三尊佛像!”她先说“看看看”时,我以为头上有什么小虫,后来说“你头上有三尊佛像”,她明明就在说妄语,自己也犯了妄语罪,没有必要。有些居士不懂因果,真的特别可怕。其实看佛像也好,看小虫也罢,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对因果有一种畏惧感,知道不能造恶业,不然堕入恶趣太可怕了,恶趣中的漫长痛苦谁受得了?若有了这种恐惧感,修行一定会如法的。

下等修行人起码也要相信因果。现在很多居士真的不信因果,表面上说“我是某某上师的弟子”,实际上犯了很多戒律,相当可怕。世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修行人守这些条条框框,这个不准、那个不准,守戒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如果所有人都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用佛教的戒律来约束自己,那么造恶业的人很少,世界一定会和平和谐的。反之,倘若人人都杀生、偷盗、邪淫,整个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这一点不难想象。

因此,大家要多翻阅三世因果的经典。普穹瓦格西说:“我从小到老一直阅读《贤愚经》。”我们有些道友也对因果很重视,经常读《大圆满前行》以及因果方面的书,一件小事也不敢草率处理,生怕触犯因果,这说明对因果有畏惧感。而有些人却“无所谓,没事没事,你怎么享用都可以”,这种话很可怕,大家一定要注意!

丙二、中士道不贪三有而希求解脱:

三有乐如草尖露,乃是瞬间坏灭法,

了知恒时无变法,希求解脱佛子行。

三有 当中一切有漏安乐,瞬息万变、刹那毁灭,没有什么可靠性,如同清晨草尖上的露珠,太阳一升起来就立刻消失了。这些快乐都是有为法,《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为法犹如露水、闪电、梦幻、泡影,没有丝毫可靠性,但能懂得的人寥寥无几。尽管念《金刚经》的人非常多,口口声声都会说如梦如幻,可是对有为法生厌离的几乎没有。如果没有生起厌离心,出离心更是无从谈起。《入行论》说:“无苦无出离。”没有痛苦就没有厌离心,没有厌离心就没有出离心,如此一来,别解脱戒等的戒体也很难以得到。

世间上的快乐和享受没有实义,解脱才是永恒的大乐。且不说圆满正等觉佛果或菩萨果位的快乐,即使得到了小乘阿罗汉果,也不像世间快乐一样马上就毁灭了。因此,一定要希求解脱,中士道虽没有利益众生的想法,但是有自我解脱的愿望,(小乘行人就属于中士道。)有些人声称是学显宗密宗的大乘佛教徒,然而若没有考虑过众生,充其量只是中士道,就像小乘阿罗汉一样,只是自己希求解脱。

当然,自己希求解脱时,应对世间的万事万物看作监狱里的快乐一样,觉得没有任何稳固性,财富也好、名声也好,一切都是无常的,有什么值得贪求呢?《入行论》云:“一切皆无常,谁贪无常法?”《别解脱经》亦云:“财富如流水。”在佛教历史上,胜光王是世间第五大王,最后也因王位被太子篡夺而到处漂泊。路上他饥饿难忍,便讨了一把萝卜来吃,又喝了冷水,结果消化不良而昏倒在路上。来来往往的马车溅得尘土飞扬,他的口中灌满了灰尘,最终呃逆而死。

因此有了财富不一定快乐,世间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在2005年,陕西金花集团副总裁、千万富翁徐凯,有次穿着黑衣服搭了一辆出租车,他告诉司机:“我是什么什么人,我很想自杀,因为我虽然很有钱,但身边的人都不爱我,只爱我的钱,我现在非常非常苦恼。你说自杀的话,吊死好、跳河好还是跳楼好?”司机跟他商量道:“跳楼的话,死相太难看;跳河的话,自己很痛苦;吊死的话,也如何如何不好。”但不相信他是那么有钱的富翁,徐凯告诉他:“你如果不信,几天后在报纸上会看到的。”过了几天,果然报纸上刊登了“陕西金花集团副总裁徐凯在西安一家酒店悬梁自缢”的消息。当时很多人就分析说,他没有死的时候,内心的痛苦已达极点,几乎快要崩溃了。

前段时间大概是7月16号,南通县也有一条“开着宝马自杀”的新闻。说有个女的非常有钱,开着宝马到了桥边,很多人看到她特别痛苦,把车停在桥边,在桥的栏杆那里站了很久,突然翻栏杆跳下去了……有些人可能认为,她开那么好的车,应该很快乐,但在这个世间上,一切财富皆是痛苦的本性,在享受的过程中,的确不会有什么快乐。如果没有修行境界,任何快乐都会化为乌有。

所以,有钱有地位的人,一定要明白快乐的无常本质,应该有这方面的打算。今年我在上海时,听说那里很多人结婚之前,也学西方人公证婚前的财产,以免离婚时有各种纠纷。其实这种方法,我是非常地赞叹,虽然两人暂时“合作”得不错,未来可能是美好的,但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有些事情发生了,到时候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争执。

有智慧的人都明白,不管是男女情感、财富名声,一切的快乐就像露水,而获得解脱、远离业惑烦恼的圣者果位才是最究竟的。所以大家应该发起出离心,明白整个轮回犹如监狱般痛苦,一直呆下去的话,上至国家总统,下至街上乞丐,没有一个是快乐的。尽管有佛法境界的人会快乐,但有些境界也不稳固,一定要获得真正的解脱,只有遣除了业和烦恼,那种快乐才是永恒的。因此,希求解脱是佛子行。

然而,现在求解脱的人很少,不管出家人还是居士,人人都说要学佛,但目的是什么呢?一个老板做生意是为了赚钱,而我们学佛就是要解脱。解脱谁呢?最好是让众生解脱,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一点做不到的话,至少也不要贪著三界轮回的快乐,应该从中出离,这就是要追求的目标。

大家也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中等修行人?倘若没有求解脱的想法,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以外没有什么目标,那只能叫做“经济动物”,跟山上的牦牛没有差别。其实山上的牦牛也很聪明,天亮时马上爬起来,哪个地方水草比较多,它就到哪里去。如果一个水池浑浊、一个水池澄清,那它肯定喝清净的水,牦牛也能取舍这个。所以人活着一定要有目标,学佛就是想离开轮回,若能如此,对城市的豪华建筑或对人的感情不会特别执著,那些全是一种假象,心里会产生这样的定解。

丙三(大士道修空性大悲双运而解脱有寂之边)分三:一、意乐发殊胜菩提心;二、加行修二菩提心;三、修学菩提心学处。

丁一、意乐发殊胜菩提心: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自何乐?

是故为度无边众,发菩提心佛子行。

世间上的一切众生,不管人还是非人,无始以来都当过母亲,这一点我们用很多教证理证说明过,此处没有必要详细地叙述。这些众生当母亲时,对我们如何地关心爱护,每个人应该心里有数。曾经有个公案说,昔日有母熊被猎人打中要害,端坐不动而没有倒地,猎人觉得很奇怪,上前去看个究竟,结果发现母熊已经死了,却紧紧抱住一颗大石头。为什么呢?原来母熊的孩子在石下的溪流中玩水,母熊怕落石会打中小熊,所以至死也忍痛抱紧大石不放。

有些老乡拜见上师时,尤其人比较挤的话,一定要让孩子先摸顶。以前法王如意宝去很多地方时,很多母亲对孩子得到摸顶很关心,自己却没有关系。从这些行为都可以看出,母亲对孩子非常地执著。

既然一切众生都当过母亲,现在她们正沉溺在轮回的苦海中,日日夜夜饱受总的轮回痛苦、分别的三恶趣折磨,我们若只顾自己解脱,将她们置之不理,那合不合理?比方说,母亲关在监狱里,不断遭受痛苦,儿子却在豪华酒店中天天享乐,那人们会对这个儿子有什么看法和说法?同样,作为大乘佛教徒,若对可怜的众生毫不关心,一心只求自己解脱,这简直是忘恩负义的行为。

因此,个人的解脱并不重要,众生的解脱才是首要之务,为了众生的解脱而希求佛果,我们应该发这样的菩提心。《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印藏大德在宣讲菩提心时,常用这句话来诠释菩提心的含义。所以,为了度化无边众生而发殊胜的菩提心,这才能成为真正的佛子。

至于发心的分类、发心的功德,我在这里不阐述。总而言之,大家一定要记住讲义里的那句话:“如果被菩提心摄持,那么即使施给旁生一口食团,也已变成了菩萨的行为。否则,纵然是三千世界遍满珍宝作布施,也仅仅是乐善好施之举而已,根本算不上是菩萨行。”现在有些慈善家今天花几百万、明天花几千万,帮助建学校等作很多功德,但他们有没有菩提心不好说。假如一个人拿一千万布施给众生,可是没有菩提心,另一个人只是买一袋饼干给众生,却以菩提心摄持,那么二者谁的功德大?应该是买饼干人的功德大。

阿底峡尊者特别重视菩提心,他说:“当修慈悲心,稳固菩提心。”修心要先从慈心和悲心开始,然后再修持菩提心。夏彻秋在30岁时 拜见阿底峡尊者请求教言,尊者说:“从今日起,不要在意名称、不要在意地方、不要在意对境,唯一修持慈悲菩提心。”他依教奉行,结果35岁时成熟了菩提心,断除我执而获得殊胜成就。

其实只要能放下自己,生起菩提心也不需要很长时间。有些道友刚来的时候烦恼很重,我执也特别可怕,但学了大乘佛法以后,完全能放下自己,一味地帮助众生。在学院里面,我认为有个别道友真的生起了一些菩提心,认为自己的乐苦不重要,只要对众生有点利益和帮助,不管怎么样都愿意。

所以大家一定要修持菩提心,否则学了很长时间,结果一无所获,可能也有点灰心。只要以菩提心来摄持,表面上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但是功德相当大。因此,我们始终要想到老母有情,只要众生快乐,自己不要紧,应该有这么一个信念。

丁二(加行修二菩提心)分二:一、修世俗菩提心;二、修胜义菩提心。

戊一(修世俗菩提心)分二:一、入定修自他相换;二、后行恶缘转为道用。

己一、入定修自他相换:

诸苦由求自乐生,圆满正觉利他成,

是故己乐与他苦,真实相换佛子行。

三界中以苦苦、变苦、行苦为主的一切痛苦,全部来自于喜欢自己、需求自己快乐的自私自利,而圆满正等觉的如来果位,全部依靠利他而产生。《入行论》云:“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世间的所有痛苦,包括今天感冒了、心里不舒服,都是以前执著自己所生,而一切的快乐乃至圆满正等觉果位,都是利益众生而成。快乐和痛苦的来源不用讲很多,《入行论》也说:“何须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凡夫人唯求自己的利益,而佛陀不管是因地、果地,都在竭力地利益众生,两者的差别显而易见。

你们的发心到底是什么?是获得佛果,还是流转轮回?所作所为是不是对众生有利?如果对众生有利,自己的痛苦会减少的。所以始终要发这样的愿:“愿我拥有的快乐献给众生,而三界轮回的痛苦由我来承受。”上师如意宝也经常发愿:“但愿世间的灾难痛苦由我来默默代受,而我拥有的快乐幸福全部奉献给众生。”朗日塘巴格西在《修心八颂》中也说:“愿我直接或间接,利乐敬献诸慈母,老母有情诸苦厄,自己默默而承受。”

如果有了这样的愿力,大成就者可以迅速遣除众生的痛苦。丹增活佛在《如何面对痛苦》中引用过一个公案说:以前,国苍巴大师在国苍地方修自他交换的菩提心。一次正当他专心修法时,来了一位叫让西的妇女,她因死了丈夫和儿子而痛不欲生。国苍巴大师见此,生起了无比的悲悯,对她说:“我最近修持慈悲心,时常心中充满安乐,你就把安乐拿去吧,把你的痛苦留给我!”话音刚落,妇女立刻不再痛苦,连她自己也感到意外。于是,她对大师充满了信心,以后精进修行获得了成就,成为一位著名的自在瑜伽母。

这种精神不仅是佛教中有,其他宗教中也有。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事情,你们山沟里的人不一定知道,但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阿富汗塔利班的武装人员,绑架了南韩二十三名宗教徒作人质,以此要挟南韩政府退兵,否则他们把人质统统杀掉。我在报纸上看了这二十三个人的照片,当时他们都特别开心,但没想到落到塔利班手里。全世界都为之震惊,尤其是南韩领导人,想尽办法跟他们谈判,但大多数人质都没有释放,还被杀了一两个。前不久有个女的身体不好,塔利班决定释放她,但她却说:“我的身体在逐渐好转,先释放其他人吧。”

要知道,呆在那里的下场基本是必死无疑,非常危险。她在自己获释时,并没有马上就跑了,而是情愿把机会让给别人。所以不说佛教徒,即使是其他教徒,有些人在最危急的生死关头,也愿意把快乐让给别人,自己死了都可以。我当时就想:“如果我这样被人绑架了,周围的人都希望获得释放,我能不能发这个心呢?”扪心自问,真的很惭愧。恐怕你们不会这样吧。

自他交换的功德非常大,我以前讲《修心七要》时,也讲过许多这方面的窍诀。很多人修了以后感觉非常好,若能经常这样串习,遇到一些大事时,自己会运用起来的。

己二(后得恶缘转为道用)分四:一、四种不欲转为道用;二、安忍困难转为道用;三、兴衰转为道用;四、贪嗔转为道用。

庚一(四种不欲转为道用)分四:一、未得利养转为道用;二、痛苦转为道用;三、恶名转为道用;四、诽谤转为道用。

辛一、未得利养(遭受损害)转为道用:

何人以大贪欲心,夺或令夺我诸财,

自身受用三世善,回向于他佛子行。

任何一个人,朋友也好、亲人也好,在贪欲的驱使下,将我的财产全部夺走。前段时间有个人说,他们共同承办事业,他特别信任另一个人,但那人却把所有的钱,用别人的名字全部存在其他银行,然后自己办其他的厂,甚至还故意害他。他说:“我如果要告他,应该有办法,但我是个佛教徒,算了,不告他了。”还有个人也有同样的遭遇,但她说:“我赚来的钱无缘无故给他不合理,我要通过律师以正当途径把钱追回来,全部都供养三宝。”

我们大乘佛教徒,遇到这种情况时该怎么办呢?不但不能以牙还牙报仇,还要以慈悲心来对待他,将自己的身体、善根、受用回向给他。身体可以让他使用,剩下的财产也都给他,看能不能做得到?恐怕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我虽然发了菩提心,但这一点绝对不行。”

有时候看起来,菩提心好像很容易发,有些人看了《入行论》后,打电话时也说:“妈妈,我已经有菩提心了,现在成大菩萨了,我好高兴啊!中午准备吃顿好饭。”但过一会儿遇到违缘,小偷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包括身份证都偷走了,菩提心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马上准备报案,要跟别人拼命,这种行为是不合理的。

真的,有了财富利益,其实是一种违缘。寂天菩萨说:“吾唯求解脱,无需利敬缚。”我们是求解脱的,利养对解脱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以邪命养活,那不如早一点死了好,“宁今速死殁,不愿邪命活。”大家也学过很多这方面教言。

现在很多人看起来有菩提心、有修行的境界,甚至说自己不用修行,已经开悟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你的电脑笔记本或手机被别人偷了,路上遇到强盗,钱包被抢了,看你是怎么对付的?那时候能不能把善根受用全部回向给他?

我昨天遇到一个人,他说:“某人天天害我,我不但不害他,还把每天听法和念《普贤行愿品》的功德回向给他。念《普贤行愿品》时,我就把他观想在面前,然后今天的善根都回向给他,让他生生世世获得快乐。”这种人修法还是很不错的,但我们自己怎么样呢?有些人说得倒是好听:“我发了大乘菩提心,我开悟了,现在修行很不错!”但这是对佛法不了解的幼稚之语,有些理解还是有欠缺性,所以越闻思,对佛理就越有深深的体会,有了体会以后,行为才会慢慢变得如理如法。因此,对佛教徒来讲,闻思佛法是很重要的,否则口头上说得很大,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简单。

大家在修学过程中,一定要发愿:“不管别人怎么害我、抢夺我的财产,我也不应该对付他。”记得在1986年,我们集中在桑耶佛塔面前,上师要灌“时轮金刚”的顶。当时有个管家说上面有小偷撬了一个道友的门,问上师该怎么办。上师听后,当场就引用了这个教证,并说:“作为真正的佛教徒,别人把自己的财产都抢光了也不能害他,既然小偷已经跑了,那就别管了。”当时这样讲的,我记得很清楚。所以,我们遇到这些违缘时,也应该想一想这几个偈颂是怎么讲的。

好,今天讲到这里。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返回 佛子行三十七颂学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四节课
下一篇: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二节课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二节课
 佛子行(颂词)(无著菩萨 著)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三节课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八节课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四节课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五节课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六节课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一节课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七节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毗达摩 第四十六讲 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栏目:阿毗达摩讲记]
 七届:在开营式上的讲话(夏泽红)[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把六根收回来[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与心对话 第七章 心会生病 3 惜福是防止贪念的良药[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用平常心应试[栏目:叮咛·圣严法师谈天下事]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德麦彭仁波切赞叹法华经!---佛法功德不可思议[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药师宝忏法会开示[栏目:药师佛·文集]
 楞严八十分义 天道因相分第六十九[栏目:乘一法师]
 念佛三昧摸象记浅释(一)[栏目:正净法师]
 生理特质与食物调配[栏目:这样吃最健康]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