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对生死持什么样的观点?应该怎样对待生死?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89
  问:我是历史学专业的学生。请问,佛教对生死持什么样的观点?
  索达吉堪布答:佛教对待生死,跟世间人完全不同。世间人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出生,如同大地上长草一样,突然就冒出来了;一个人的死亡,如同灰尘被风吹走了一样,说没有就没有了。但事实上,每个人并不是只有这一世,无始以来,我们在生死中流转了无数世,只不过现在不记得了而已。而且就算我们这一世死了,生命也一直会延续下去,并不会以此而中断。
  所以,佛教中为什么劝人要多做善事?就是因为如果你没有做善事,经常杀生造恶业,也许今生中果报没有现前,但是在来世,它一定会成熟在你的身上。一切苦乐皆自作自受,故望大家不可不慎!
  问:我们作为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应该怎样对待生死?
  答:要永远行持善法、永远断除恶法。“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这就是佛教对我们行为的基本要求。若能如此,将来你无论转生到何处,都会感召快乐。
  也许有人觉得:“不可能吧,从小到大,老师就没有这么讲过,父母也没有这么讲过。”其实,有些真理,老师和父母也不一定懂,毕竟他们的成长环境跟你相似,不明白这些也不足为奇。尽管他们在某些层面上,对你的人生有诸多指点,但在生死大问题上,他们却跟大多数人一样茫然无知。
  其实,我跟你们年轻人交流,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更多人懂得生命的这种延续,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的真理,在佛教中讲得特别清楚,并不因为我是佛教徒,想拉拢你们,就拼命地自卖自夸,说佛教如何如何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分,信不信这些,完全是自己决定。但大家不要因为是大学生、是大学老师,未来似乎有美好的前程、有丰厚的待遇,就以傲慢心来掩盖一切。
  你们以后有时间的话,还是应研究一下大乘佛教,看里面到底对生死是怎么讲的。古来许多高僧大德都强调“生死大事”,生死,确实是最应关注的终身大事。很多人认为找个对象,一辈子相依为命,就叫做终身大事。但实际上,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夫妻两个人一起生活,最多只有几十年,然后就没什么感觉了,而只有生生世世的快乐和痛苦,才是每个人最需要重视的,才是你们的终身大事!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慈悲观对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怎么样才能生起这种慈悲观呢?
下一篇:陈光标做慈善非常高调...佛教里...是否赞成这种高调的慈善行为?
 自空与他空的主要立场是什么?彼此争论的差异是在什么地方?
 请您从法、报、化三身的角度,谈一谈显教修行和密教修行的关系。
 心平气和接受...去拼搏、去奋斗,这两者之间是不是一种矛盾?
 请上师开示,您有什么样的成就?
 有人说自己心很善,从没有伤害过别人,没有罪业需要忏悔,对吗?
 怎做才能做到“以无所住行于布施”?
 关于“虹身成就”?
 佛教讲“人成即佛成”,能具体说说吗?
 我喜欢念《心经》和《大悲咒》...诵经过程中睡着了好吗?
 一位师兄刚学佛,觉得空性法门没有什么用处,我应该力劝他学习般若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法僧三宝——人间的庄严[栏目:传喜法师]
 巴利新音译(关于部分巴利专有名词采用新音译的方案)[栏目:玛欣德尊者]
 萃精的艺术[栏目: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魔障与悉地只有一线之隔[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享受牺牲[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禅定指要 六、十六特胜观——系统的四禅八定[栏目:逸尘居士]
 什么是离本处?[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十一、迦叶之妻[栏目:圣人的故事]
 修行者须求得当生成就、即刻神通?[栏目:佛教徒基本问答]
 佛法融入生活,摆脱业力束缚[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