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对生死持什么样的观点?应该怎样对待生死?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10
问:我是历史学专业的学生。请问,佛教对生死持什么样的观点?
索达吉堪布答:佛教对待生死,跟世间人完全不同。世间人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出生,如同大地上长草一样,突然就冒出来了;一个人的死亡,如同灰尘被风吹走了一样,说没有就没有了。但事实上,每个人并不是只有这一世,无始以来,我们在生死中流转了无数世,只不过现在不记得了而已。而且就算我们这一世死了,生命也一直会延续下去,并不会以此而中断。
所以,佛教中为什么劝人要多做善事?就是因为如果你没有做善事,经常杀生造恶业,也许今生中果报没有现前,但是在来世,它一定会成熟在你的身上。一切苦乐皆自作自受,故望大家不可不慎!
问:我们作为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应该怎样对待生死?
答:要永远行持善法、永远断除恶法。“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这就是佛教对我们行为的基本要求。若能如此,将来你无论转生到何处,都会感召快乐。
也许有人觉得:“不可能吧,从小到大,老师就没有这么讲过,父母也没有这么讲过。”其实,有些真理,老师和父母也不一定懂,毕竟他们的成长环境跟你相似,不明白这些也不足为奇。尽管他们在某些层面上,对你的人生有诸多指点,但在生死大问题上,他们却跟大多数人一样茫然无知。
其实,我跟你们年轻人交流,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更多人懂得生命的这种延续,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的真理,在佛教中讲得特别清楚,并不因为我是佛教徒,想拉拢你们,就拼命地自卖自夸,说佛教如何如何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分,信不信这些,完全是自己决定。但大家不要因为是大学生、是大学老师,未来似乎有美好的前程、有丰厚的待遇,就以傲慢心来掩盖一切。
你们以后有时间的话,还是应研究一下大乘佛教,看里面到底对生死是怎么讲的。古来许多高僧大德都强调“生死大事”,生死,确实是最应关注的终身大事。很多人认为找个对象,一辈子相依为命,就叫做终身大事。但实际上,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夫妻两个人一起生活,最多只有几十年,然后就没什么感觉了,而只有生生世世的快乐和痛苦,才是每个人最需要重视的,才是你们的终身大事!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佛教慈悲观对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怎么样才能生起这种慈悲观呢?
下一篇:
陈光标做慈善非常高调...佛教里...是否赞成这种高调的慈善行为?
现在各地都兴建了很多寺庙,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烧香观光的居士和游人,出家人..
您对高学历的年轻人出家有什么看法?
傲慢心、嗔恨心这两种顽固的习气,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断除?
《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行布施,不住于有无善恶二边之见。既然如此,为什..
请问怎样才能证悟空性?
为什么不必舍弃烦恼,而烦恼自解脱呢?
密宗有哪些对治嗔恨心的窍诀?
为什么念《心经》能遣除违缘?
信徒往往只知供养礼拜,对佛教的信仰含有很多迷信的成分...我想知道的是..
有的出家人还俗了,他的出家衣服该怎么处理?是否可以给刚出家的人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孰是佛像孰是阶梯
[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准提观音像所显示的准提法门(陈清香)
[栏目:准提菩萨文集]
无门直指 第五十七节 见性成佛
[栏目:程叔彪居士]
有同事患了鼻咽癌,很想帮助他,因为不知道他是不是能够接受佛法,请问我该怎么做?
[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请示最吉祥
[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九三八)
[栏目:杂阿含经]
华严宗简论 第四章 华严宗的思想体系 第四节 六相
[栏目:真禅法师]
智慧与悲心
[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京城访柏林
[栏目:明海法师]
读诗说禅坐(大慧)
[栏目:禅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