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出家在世间来说,是一种不孝。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87
问:一个人若看到社会的丑恶与人生的痛苦,于是选择信佛、出家,以寻求解脱。但与此同时,他没能尽到赡养父母的责任。这在世间来说,是一种不孝。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索达吉堪布答:有些人是为了逃避而出家的,不一定有真正的出离心,即使出了家,也不一定有很大功德。若因此而没有尽到赡养父母的责任,那确实是一种不孝。
还有一种人,是看破世间而选择出家,并通过修行来报答父母的恩德,这是佛教里讲的大孝。汉地的莲池大师也说过:“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意思是,只有让父母脱离了轮回,获得了究竟的解脱,子女才算成就了孝道,是真正报答了父母的恩德。
毕竟,给父母提供一些财物,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虽然这辈子会过得好一点,却不能解决他们的生死大事。甚至,如果你为了父母而天天造业,反而会让他们来世堕入恶趣,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因此,这种孝顺并不是真正的孝顺。
相反,倘若自己真正看破世间,选择出家修道,虽然父母暂时会有些痛苦,但从长远来讲,对父母的解脱和安乐是有利的。
因此,出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我逃避,可以称为不孝;另一种是以出离心引发的,这是大孝。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作为藏传佛教的信徒,大家会在特定的日子戒肉,就像斋戒一样,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下一篇:
佛教一向提倡普度众生,那么请问,怎么样才能用佛教来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呢?
如果不喜欢佛像的颜色和面容,把它改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是否有过失?..
佛陀规定犯了什么戒条,就要惩罚多少多少劫,请问这该怎么理解?
佛教中如何对治我们的烦恼呢?
出现死相后...耳识灭尽,只是听到一片嗡嗡声,那如何接受上师的引导呢?..
凡夫人有没有资格讲法?
对我来讲,中观他空见是非常难的一个思想,能否请您略略地讲一下?..
如何克制不清净的意念?
我个人觉得,研究农药与不杀生、低碳等理念是相违的,可是人类又需要农药来..
您说最喜欢做的有两件事,一是看书,一是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尽量帮助有缘的..
我有位不信佛的亲友,忽然之间得了癌症,如何以佛教去利益他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妙云(英文)编译委员会之工作概况(释能融)
[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漫说《长阿含》(卷二十)~A 六、世记经·阿须伦品
[栏目:界定法师]
超越的智慧,无碍的福报
[栏目:达真堪布]
制卖假药,必有横祸
[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前行讲记 第八十讲 普贤上师言教-寿命无常-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之一
[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四)闻思修不可偏堕
[栏目:圣者言教]
路(阿姜·查)
[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无明与业力
[栏目:慧律法师]
归依三宝后还能信仰别的神吗?
[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