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整个藏传佛教到今天为止,对唯识思想是什么看法?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62
  问:我是硕士三年级的学生。印度的大乘佛教中,中观与唯识虽有不同,但后期二者有汇流的趋势,形成了中观瑜伽派。可这些后来传到藏地,据我有限的了解,像宗喀巴主要是站在中观的立场上;近代的时候,记得内地的法尊法师也是如此,甚至对唯识思想有驳斥的倾向。这几年国外研究中观的学者,似乎也受这方面的影响。那么在您看来,整个藏传佛教到今天为止,对唯识思想是什么看法?
  索达吉堪布答:藏传佛教并不是对唯识不满或排斥。当年唐玄奘在印度依止了好多唯识的上师,他把佛法带回汉地之后,汉地历来对唯识都比较重视。表面上看来,好像汉传佛教重视唯识,藏传佛教重视中观,互相会不会有一些矛盾?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藏地,宗喀巴大师在有些论著中,尽管对唯识有一些破斥,但并不是破掉它的教义,只是对随理唯识和随教唯识的有些观点,比如观察胜义谛时,还承认有一个明心不空进行了驳斥。
  当然,若按照第三转*轮如来藏的本来面目来说,承许有个明心也是可以的。但唯识宗显现上并没有这么说,只是说在胜义中明心真实存在,这样一来,通过中观正理一观察,这种观点就站不住脚了。
  不过,这种破斥也是在胜义中破的;而世俗当中,包括宗喀巴大师在内,谁都承认万法唯心。就像《十地经》、《成唯识论》中所说,一切法确实是唯心所造。
  问:您个人对中观、唯识之间的关系,又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按实际堪布答:我个人认为,唯识和中观之间,没有任何冲突,没有任何矛盾。
  前几年,我翻译过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释》,在这部论典中,就揭示了中观与唯识互不相违的密意。唯识和中观是大乘佛教不可缺少的理念,这一点在《中观庄严论释》里讲得特别细致、清清楚楚。
  希望你们有时间也看一看,尽管《中观庄严论释》中一些细微的理证比较难懂,但学习了以后才知道,中观是站在什么角度来建立自己的理论?唯识又是站在什么立场来建立自己的观点?二者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可以说一目了然。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藏密有很多护法神,关于他们的记录,平常都出自哪里?
下一篇:不舍肉身,飞往清净刹土了。对于这一现象,想听听您的看法。
 佛教包含了大智慧,您能不能介绍一个增长智慧的方法?
 导致无明的因是什么?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修行。
 朋友请吃饭时要点杀...我该怎么办? 吃素的人可否食用鸡蛋和牛奶?..
 我们佛家讲万法缘起、缘起摄诸法,缘起是个什么法?
 面对浩如烟海的佛法,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去学习,才能使佛法真正入于心中呢..
 藏传佛教的净土,与我们汉传中提倡念阿弥陀佛去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什么区..
 如果接了一个法,上师明确地说这个法每天必须修...每天事情比较忙,这该..
 年轻一代的身上...高尚的行为化乌有...您有什么方法可以挽救?..
 如果一切唯心,上师也是心的自现,为什么还要报答师恩?既然心外无有众生可..
 关于“虹身成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转凡小旧道德成菩萨新道德[栏目:太虚法师]
 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译注 第十品 回向[栏目:入菩萨行·如石法师]
 我们修净土宗的,除了读诵五经之外,是否可以涉猎其它经典和咒语?[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为什么我们不能彼此理解[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三十一课[栏目: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密宗法义精要 六、依止善知识 3、求示法要[栏目:密宗法义精要]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栏目:慧律法师]
 藏传之密宗的修行,要以显教为基础。我想知道的是,显教的修学与密宗是什么关系?密宗与显教有什么不同?[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Buddhist Meditation is Relaxing with the Truth[栏目:Pema Chodron]
 禅之甘露 第三章 禅观四法门[栏目:成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