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众生是平等的,但也有差异。众生高高低低的地位,实际上是由前世、包括今生的修行所决定的。这种想法对不对呢?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04
问:今天晚上聆听堪布的教诲,受益匪浅,感谢浙江大学给我们这个机会!我是浙江大学的校友,曾经是九四级的学生,以前是医生,现在是律师。在三十几年的人生过程中,我有一些感悟:众生是平等的,但也有差异。众生高高低低的地位,实际上是由前世、包括今生的修行所决定的。这种想法对不对呢?
索达吉堪布答:对。世间上的所有众生,正如你刚才所说,由于前世积累的福报不同,今生的相貌、财富、权力、地位、心态等都会有差别。这一点,佛陀在许多经中也讲得很清楚,尤其是学过《百业经》的人,越学越会觉得业力不可思议。
佛陀在了义经典中,虽然讲过“众生皆具如来德相”,从这个层面来讲,每个众生都是平等的。但因为他们各自造的善恶业不同,即生中也有这样的差距。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我想在您前面忏悔生生世世的业障,同时想请您给我们皈依。
下一篇:
我个人认为:从社会学来讲,人人若都利他,那社会进步的动力可能就没有了。
傲慢心、嗔恨心这两种顽固的习气,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断除?
现在西部大开发...否会令外来文化长驱直入?
怎样才能既把事情做好,又不增长贪心、分别心?
既然世间的快乐都是短暂的,为什么单单佛教徒的快乐、成佛的快乐是永恒的?..
佛说每个咒都有很大很大功德,要念多少多少万遍。那我在修行的时候,该选择..
在利他和利己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尽量地去利他?
年轻一代的身上...高尚的行为化乌有...您有什么方法可以挽救?..
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在不断下降...我们应该怎样运用佛教思想去教育人们,..
佛法有一个“空性”的概念...空性观怎么很好地培养起来呢?
去世多年的亲人,也许早就脱离中阴界了,在为他们念经回向时,提不提他们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二课 八正道
[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二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