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果是无念的话,那么得道成佛之人岂不是没有善心和爱心了吗?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12
  问:我是华师哲学系的研究生。我们常说修心时要把心空掉,从多念到少念、到一念、到无念。但我们有爱心、有善心,这也是一种念头。如果是无念的话,那么得道成佛之人岂不是没有善心和爱心了吗?
  索达吉堪布答:成佛的时候,虽然没有分别念的爱心,但无分别的大爱是有的,无分别中流露出来的悲心,也是有的。
  修心从多念到少念、到一念、到无念,这是禅宗的一种次第修法。心慢慢这样静下来,是有必要的,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爱心、有慈心、有悲心,这二者并不相违。比如说,我坐禅的时候,住于无念的状态中,但在出定之后,可以多做一些善事。此时,有了入定境界的帮助,做善事的力量会更加增上。
  爱心、善心尽管是分别念,但我刚才也讲了,它就像是过河的船只,在修道过程中不能放弃。禅宗虽然说所有的念头都一样,恶念、善念都要舍弃,但这是最高的境界。我们还没有达到之前,一定要断除恶念、增长善念。在此过程中,就要分出定和入定,出定时多做善事,入定时什么都不执著,这两个是不矛盾的。
  关于佛陀无分别的大爱,《入中论》专门有一个比喻,说陶师在做陶器时,刚开始要费很大力气摇转机轮,到了最后,力足之时,不需摇动,机轮也会自然旋转。同样,佛陀在因地时,一直串习、稳固自己的慈悲心,成佛之后,虽安住于无念的境界中,但利乐有情的大悲仍会自然而然无勤产生,佛陀虽然没有念头,但利益众生的事业仍不断地任运出现。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地藏王菩萨发了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好像永远也实现不了。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待呢?
下一篇:对佛教来说,更强调的是让大家自然皈依,还是需要一种引导式的皈依?
 我们常说这是共业所致。请问,我们看到的都是恶业方面的共业,那在善业方面..
 学了佛法或传统文化之后,觉得自己的专业很没有意义、特别枯燥,这个矛盾该..
 学术研究能不能与修持很好地结合起来?
 我是中加学院的学生。对于归真堂活熊取胆汁,您有什么看法?
 净土宗的目标就是往生,但往生的条件,很多法师讲得不一样,您怎么看待这个..
 您说的佛教真理到底是什么?能不能以概括的方式,再阐释一下这个真理?..
 藏地僧人多是不禁肉食的?
 凡夫人有没有资格讲法?
 日食、月食时,修善法的功德极大,这种说法对吗?
 将自己的善根为高僧大德长久住世而作回向,有用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愿地藏菩萨[栏目:圣开法师]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通义卷第四[栏目:智谕法师]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栏目:放不下就打碎·盛噶仁波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六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八集]
 国宝级[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21)[栏目:印泉法师]
 一「定」胜群魔 ‘Samadhi’ Defeats the Demons[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入定与定中见[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八章 五阴[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怎么给过世的亲人积福?[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