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分别的智慧”与“无分别的智慧”有什么样的关系?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72
问:我是华中师范大学心灵认知与研究中心的博士生。心灵哲学是分析哲学的一支,用的方法主要是分析。这种方法在佛教看来,应该是一种分别的智慧,而我曾听说佛教是一种无分别的智慧。请问,这两种智慧在您看来有什么样的关系?
索达吉堪布答:其实我们佛教徒在修行时,有分别、无分别两种状态。比如坐禅时先要观察,看我的心到底存不存在?心有没有颜色,有没有形状,安住在哪里?……一直用分别念进行分析,这叫做观察修。通过这种方法,让心慢慢寂静下来,就像个孩子睡着了一样,最后达到无分别的状态,这叫做安住修。当然,这种状态,跟真正的睡觉完全不同。
我们在希求任何真理时,用分别心进行判断是有必要的,否则,一开始就直接安住于无分别中,这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什么都不分别,好的也不想、坏的也不想,那跟鼾睡有何差别呢?真假难分。
因此,在修行的时候,最好先观察修,再安住修。你现在希求真理的心,虽然是分别心,但这种分别心很需要,只有到了最高的境界时,才可以把它舍弃。就像过河时必须借助船只,但上了岸之后,就不用一直背着它了。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量子力学与佛教的关系...不知堪布有没有时间给我审定一下,把错的地方改过来?
下一篇:
《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您怎么看待这句话?
有时候上师讲的教言,我自己去做时,感觉力不从心,那该如何对待呢?..
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内心却越来越痛苦,这是什么原因呢?
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我的我执并没有完全断除,到时是否依旧会满目..
如何看待藏地民众在文革中的表现?
出家在世间来说,是一种不孝。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佛教讲用利他心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明显强调行为的动机,这样是否对行为的后..
请问如何破“我执”,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大师,我觉得您非常有智慧,您平时喜欢读诗歌吗?国外的诗歌也读吗?..
如果舍弃上师的话,就会下金刚地狱。我们以前学黄教,现在又学红教,这算不..
我觉得佛教非常好...但我又不可能让他们全部信佛,相信有轮回,那该怎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葛印卡老师在黄金之地缅甸
[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栏目:超定法师]
五百罗汉 441、乐说果尊者
[栏目:五百罗汉]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五)第三集
[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马祖道一与江西洪州禅
[栏目:高振农教授]
孔雀王与国王
[栏目:宽运法师]
常存善念,地灵人杰
[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76.礼谢文殊下山 Bowing in gratitude to Manjushri, then d..
[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