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中如何对治我们的烦恼呢?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03
  问:佛教中如何对治我们的烦恼呢?
  索达吉堪布答:1、对治贪心
  按照小乘的观点,当你生起强烈的贪心时,最好是修白骨观。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国的修行人,大多都采用这种方法。我1999年去泰国时,还专门到森林里看过,那里摆放着人体解剖模型和死人的骨架,旁边有些长老为来者讲解:我们人体是怎么构成的?它值不值得贪?……
  刚开始,不懂的人觉得有点可笑:“这是死人,我们是活人,怎么会没有差别?”但静下心来去思维时,就会慢慢明白,自己特别执著的任何人,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具臭皮囊,对其皮肤、肉、骨头、内脏一一剖析,值得贪恋的一点一滴也没有。最后就会领悟到,所爱之人的身体,还不如一张白纸干净,自己对其无比贪执,完全是一种颠倒执著。
  现在很多人口口声声说你爱我、我爱你,为了爱可以死去活来,大家也觉得这样天经地义,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个身体值不值得爱?自己爱的,到底是这个人的哪一部分?
  我在泰国曾遇到一名政府官员,他短期出家时,修持过白骨观——泰国的情况跟我们不同,那里的男子在二十岁左右,必须要短期出家,包括国家总理也不例外,此举既可种下解脱的善根,又可对民众的行为有所约束。他一开始看到人体的不净时,可能因为他的环境不同,所以特别嗤之以鼻。但后来慢慢地,通过听受长老的讲解,他就开始接受了,并在很短的时间里,生起了很大信心。他惊讶地说:“我原来实在太愚痴了,不应该执著这个身体,我的也好、别人的也好,实际上只是一团血肉,有什么好贪的?人为什么这么迷茫?”
  如今,你们也有不少人贪爱自他的身体,实际上这都是因为从小所受的教育不同,没机会接触这些真理。如果有机会的话,“人之初,性本善”,大家都可以恢复自己的善根。
  以上从小乘不净观的角度,简单讲了对治贪心的方法。当然,在大乘佛教中,也有很多这方面的道理。
  2、对治嗔心
  至于嗔心,《入菩萨行论》专门有一品用来对治它。比如,当你正在发怒时,可以观察这个嗔心的颜色、形状、本体是什么样的?它是从外在的敌人身上来的,中间的虚空中来的,还是自己体内的某一处来的?它到底在哪里?这样一剖析就会发现,嗔心犹如虚空,当下便消失了。诚如《净业障经》所言:“诸烦恼即是佛法……一切烦恼同虚空性。”
  这是上等修行人对治烦恼的方法,以此可将烦恼转为菩提,《六祖坛经》也说:“烦恼即菩提。”当然,贪心、嗔心的现象并不是菩提,认识它的本体才是菩提。假如没有认识它,那你产生多少烦恼也只是烦恼,永远不会变成菩提。这是佛教中特别甚深的道理,只要你能稍加了解,面对烦恼时就会非常管用。
  在这个世间上,不管是什么人,没有烦恼、痛苦是不可能的。当你遇到这些时,用金钱或改变环境的方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它来自于你的心,无论躲到哪里,心始终是躲不掉的。所以,若想对治这些烦恼,必须要运用佛教的方法,调伏自己的心。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讲一切万法皆空,既然如此,那我们所作所为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
下一篇:怎样将逆境转为道用?
 您认为怎样才是一个好的修行者,有没有这个标准呢?
 有什么方法能证实轮回呢?
 如今,佛法教义与信教群体之间有很大的距离,请问您有什么想法?
 在藏传佛教中,是怎么观察嗔恨心的?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修大悲心呢?
 假如有人对一些事情很抱怨,想法也很执著,怎么样才能让他放下呢?..
 我先修显宗,后修密宗,或者显密同时修,会不会影响修行的效果呢?..
 死后被超度到极乐世界的众生,生前都发过愿吗?
 佛陀规定犯了什么戒条,就要惩罚多少多少劫,请问这该怎么理解?
 藏传佛教在中观见的指导下,是如何将两种不同层面的内涵统一在般若中观的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用因明来破除当前常见的佛学疑惑[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恶业[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四章 辽金的佛教 第六节 佛教信仰的普及[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我想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信佛,修行,忏悔罪业?[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慧明法师开示录·附录[栏目:慧明法师]
 领导人不可以随便去批评[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十五章 八正道[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杂宝藏经白话 长者为佛造讲堂获报生天缘第五十九[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文殊智慧:一个内在和谐的佛教哲学体系(肖黎民)[栏目:文殊菩萨专题文集]
 别解脱戒(隆莲法师)[栏目:戒律学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