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季好时节
又到了白日蜀葵绽放,夜晚燕子啼叫的春分时节。
静夜独坐佛前沉思,白日里灿烂盛开的蜀葵已沉睡,燕子鸣叫忽远忽近,最终消失在远方的夜幕中。夜,仍微凉、清冷,回想那个“和佛陀一起赏花”,同样微凉、清冷的春夜,竟已匆匆数年。
佛陀的容颜未曾稍改,佛前,花开花谢无数回,我已虚长几岁。佛堂外,人间岁月流转,日出日落、寒暑春秋,只有佛陀一如往昔,慈眼低垂。而我这痴迷的众生,仍在轮回中,苦苦探索着一丝解脱的消息。
生命在时间之中延续,修行也在时间之中完成。分分秒秒、时时刻刻、日日月月、岁岁年年、生生世世,时间宛如一条丝线,串起修行点滴的片断。即便那片断微小如沙粒、微尘,脆弱如水珠、花露,时间仍将它们一一收集,串成修行累积的智慧结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弥足珍贵。
我们从时间中确立自己,也在时间中遗忘自己,过去的“我”不断被抛弃,新的“我”又在时间流中诞生。时间无常相续,人的念头也是无常相续,我们既要看清无常,不再执取过去,并有所警觉,把握当下;同时又要找到连贯的相续之处,串联起自己的人生智慧,展望新的明天。
时间步伐仓促,又静悄无声,贯穿一切,又无形无相。四季的轮转,使静默、无形的时间有了声响、样貌。古人又将四季的特征加以明确纪录,形成中国传统廿四节气,让我们得以进一步听见时间的跫音,一窥它的身影。
在《和佛陀一起云游四季》中,我记录了自己曾经历的四季,企图串起时间之流里点滴的沙粒、微尘、水珠、花露。借由廿四节气中,古人所观察到大自然的动态,对应佛法的观照,摭拾自己在春、夏、秋、冬流转间,那曾有的足迹与心绪。
大自然一花一树、一草一叶,变化无常、生灭不已:
春天—“立春”东风解冻,“雨水”草木萌动,“惊蛰”春雷初响,“春分”燕子飞来,“清明”桐花开放,“谷雨”斑鸠展翅。
夏天—“立夏”蚯蚓出土,“小满”野菜繁茂,“芒种”月桃盛开,“夏至”蝉儿嘶鸣,“小暑”荷花亭亭,“大暑”夏台风雨。
秋天—“立秋”凉风徐徐,“处暑”稻谷成熟,“白露”鸿雁归来,“秋分”中秋满月,“寒露”菊花风华,“霜降”草木凋落。
冬天—“立冬”山茶花开,“小雪”彩虹躲藏,“大雪”白雪纷飞,“冬至”水泉初动,“小寒”喜鹊筑巢,“大寒”四野坚冰。
大自然从未将自己留驻在某一处,它总是随着时间,展现着“生、住、异、灭”、“成、住、坏、空”,是如此不可思议!四季依序、荣枯有时,谁又能主宰呢?
在大自然法则中的我们,心念也常在一时片刻中经历四季—有时是满怀希望的春天、意气风发的夏天,有时又是凄凉落寞的秋天、孤寂绝望的冬天,心田四季转换不歇。“如是生、如是灭”,其中并无一个可以主宰的“我”存在。
佛经说:“色无常,无常故苦,苦故非我,非我非我所,是名真实正观。”时间的无常变化带来了苦迫,苦迫的解除在通达“无我”。若我们不能从无常的观察中,提炼出如实了知“缘起性空”的“无我”智慧,所有对无常的观察,恐怕又成为颠倒梦想,徒增感慨。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四季纵使无常苦短、瞬息万变,一个看穿无常、透视无我的行者,却能随顺因缘,放下苦乐,并以清净的平等心看待世间,而得到平静的喜悦。
让我们一起和佛陀云游人间四季吧!远离忧悲苦恼,看四时佳景,度日日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