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想念佛陀的时候
 
{返回 和佛陀一起云游四季·释见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12
想念佛陀的时候

   每当被人世的无常袭击,内心涌现悲伤不安时,我总特别想念佛陀。
   长跪佛前,静静地看着佛陀,想问他,为什么给了我们这面无常的明镜,让生、老、病、死、爱、别、离等人生残酷的苦迫,一一现形,然后又转身离去,留下我们这些愚痴烦恼的众生,仓皇无依呢?
   经典说,人人都可以通过修行而成佛,但为什么“贪、嗔、痴”灭尽的究竟涅槃,是如此遥不可及?只是佛陀总低眉微笑,沉默不语,一如俯视着所有来到他面前的迷茫众生。
   此刻,我轻轻诵读《佛遗教经》,怀想两千多年前,二月十五日的月圆之夜,垂暮病重的佛陀,静卧在梭罗双树林间,围绕的比丘中,有人低声饮泣……
   圣人将逝,犹如日月坠地,比丘们内心惶恐不舍。担任佛陀侍者长达廿五年的阿难,转身哭泣着,佛陀即将入涅槃了。
   一个年老的外道须跋陀罗匆匆赶来,佛陀吩咐阿难让他近前,并为他说法,慈悲地度化他成为最后一个弟子。
   分别的时刻终于来临,入涅槃之前,佛陀向弟子们作最后的教诲:
   汝等比丘,勿怀忧恼,若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
   自利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
   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
   自今以后,我诸弟子辗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
   人间的佛陀,同样经历生、老、病、死,并以此表现无常缘起的真理。对佛陀来说,虽有别离,却无爱着,有的只是对佛弟子修行的慈心指引,以及正法永住世间的恳切叮咛。他殷殷嘱咐着:
   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是。
   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
   这些话语是如此慈悲亲切,又是这般当头棒喝!如春雷乍响,惊醒蛰伏于烦恼中的我。
   是啊!“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世间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动之中,日月盈亏、潮涨潮落、花开花谢,乃至人之聚散离合,莫不生生灭灭,来来去去。
   一切都是自然的法则,任何人皆无法改变。佛弟子应做的是实践佛陀的教法,从无常中超脱出来。
   佛陀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只有依靠自己与佛法—更确切地说,是依靠自己践行佛法,除此之外,并无其他依靠了。
   这大概就是修行人要仔细咀嚼、再三玩味的况味。
   佛法行囊
   《佛遗教经》:又称《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约两千五百字左右,言短而意深,是佛陀临入涅槃前的最后一次教诲,叮嘱佛弟子要以“戒”为师,以“法”为依止。

{返回 和佛陀一起云游四季·释见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春日静坐
下一篇:同登清凉彼岸
 桐花故人
 歇夏与结夏
 记得留下野菜根
 斑鸠来了,牧童也来了
 暑夜闻钟
 芒果往事
 人间四季好时节
 佛陀,生日快乐
 皈依的心
 记忆中的幻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死的金刚心 第30章 大手印见[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佛舍利[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金条买不到糌粑粥[栏目:用好你的富缘·嘎玛仁波切]
 论玄奘精神(黄心川)[栏目:玄奘研究]
 净业三福[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定业是可转还是不可转?[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香的语言[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地”的德性[栏目:正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