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节课
下面宣讲《入行论》 第八品 静虑
丁四(静虑)分三:一、以连接方式教诫修禅;二、断除违品;三、谨持对治。
戊一、以连接方式教诫修禅:
发起精进已,意当住禅定,
第七品讲了精进波罗蜜多,通过四种助缘、二种力,摒除相续中的三种懒惰。依靠这些教言,比较懒惰懈怠、不愿修学佛法,尤其是相当散乱的人,能够得以改变。所以大家理当再三地串习,这样才能圆满静虑度的资粮。当然,《解深密经》中说:“不仅仅是精进,六波罗蜜多的前几度,也是圆满静虑度的资粮。”
学佛与不学佛的区别,首先在于知见,其次在于行为。没有学佛时特别散乱,早上起来也好,晚上睡觉也好,生活没有规律。而学习了佛法之后,生活应该重新调整,以前自己相当懒惰,白天晚上不是迷迷糊糊,就是忙忙碌碌,而现在要从内心中改变过来,这种改变必须要有精进心,如果没有精进风的吹动,即使你智慧超凡,也无法上进。
因此,大家要认识到精进的重要性,今后不是一两天的精进,也不是一两年的精进,而是要持之以恒地精进。历史上的诸位高僧大德,在多少年中下过工夫?大家方便的时候,也应该拜读一下他们的传记。和他们的精进比起来,我们怎么能再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修行人发起精进后,理应将心安住于禅定。安住的方法有多种,最好是先在上师前听闻佛法,再到寂静的地方修持禅定,《学集论》中亦云:“当闻所受法,后住森林间。”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一定要好好地观察,现在人在依止上师的问题上,存在很多的毛病:刚遇到一位上师时,觉得他具足一切功德,跟佛陀没有任何差别,急急忙忙去依止。依止完了以后,又觉得这位上师具足一切过失,连凡夫人都不如。这种行为不是很好!按理来说,刚开始的时候,应该把这个上师看作有很大的过失,不要抱有很大的希望,后来经过自己的观察,已经认可他了,再去听受佛法、接受灌顶。之后不管他的行为怎么不如法,都应该把他看作具功德者。然而,当今有些现象并不太乐观。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首先应当听受佛法,在上师面前断除一切疑惑,对佛法生起坚定不移的定解,然后再趋往寂静的地方,通过修行来调伏自心。这次学习《入行论》第八品,大家应该从内心中发愿:“今后要修一点法。”我在上海开示时,也用了一个世间的比喻说:“人们在办企业的过程中,首先是不认可,然后经过观察认可,最后去实际操作。学佛也是同样,首先是不信,然后逐渐相信,信了以后去学,学了以后去修。所以,修和学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现在大多数人只是学佛,并不是修佛,然而,若没有修行、只是理论上稍微懂一点,其实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上师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中说:“数多佛陀诸法理,唯调众生心方便。”佛陀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就是要调伏自己的心,而调伏心的前提必须要实修。
如果没有长期串习,只是稍微了解一点理论,就像治疗慢性病一样,不一定很快时间内有效果,贪心嗔心等烦恼尽管只是偶尔的客尘,但只有长期的修行才能清净。因此大家一定要下工夫,没必要今天刚懂了一点,就认为分别念已经断尽了,遇到悦意对境生贪时,对自己马上失去信心。这是不懂修行次第的表现。真正懂得次第的人,先会从理论上下工夫,是先闻思、再修行。
当然,修行有许许多多方便,如《妙臂请问经》云:“对治贪心修不净观,对治嗔心修慈悲观,对治痴心修缘起观。”大慈大悲的佛陀给我们开示了无数的善巧方便,通过这些教言,一定能令我们心里可怕的烦恼魔障得以遣除。所以,大家在修行过程中,不要过于希望马上开悟、马上远离世间,而应该先对佛法的甚深理论生起信心,然后依教奉行,如理如实地修持,这样自相续才会有所改变。
戊二(断除违品)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己一、略说:
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
身心若寂静,散乱即不生,
故应舍世间,尽弃诸俗虑。
心思散乱的人,犹如住于烦恼魔障的獠牙之间。如果身心得以寂静,散乱就不会产生,故而应当舍离世间的一切,完全抛弃尘俗的妄念。
我们的心无始以来没有依止对治法,一直散乱于外境的色声香味,或是昏沉、或是掉举,这样的后果将会如何呢?住于烦恼的利齿之间,很快就会被它所毁。现在的很多人修行不好,就是心没有专注于佛法。不专注的原因,一是无始以来的习气很可怕,二是周围的环境及自己的修行比较差,以这种种因缘所致,心整天处于散乱和迷乱中。
这样的迷乱和散乱,对禅修有非常大的危害。心如果没有专注,未来、过去、现在的分别念此起彼伏,那么极为离谱的事情,也能妄想得津津有味。佛陀时代有一个老比丘,他妹妹生了一个儿子,长大之后也出家修行,成了一位年轻比丘。年轻比丘有一天受到两件袈裟的供养,他很欢喜地拿了一件供养老比丘——他的舅舅。但老比丘执意不接受,说自己有一件袈裟就足够了。他特别想让舅舅收下,却无法说服他改变心意。年轻比丘特别伤心,认为此举伤害了自己,他闹情绪地想:“既然你不收袈裟,那我干脆还俗算了。”
然后他开始打妄想:“我还俗后把袈裟卖了,用钱买一只母羊,母羊肯定生很多小羊,等我有了足够的收入,就可以娶妻生子,到时候我带着妻子和孩子去看舅舅。在前往的路上,我想照顾孩子,但妻子让我驾车,她来照顾孩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两个争执不息。正在争的时候,孩子不小心掉下去,被车轮碾死了。我非常气愤,用棍棒使劲地打妻子……”
年轻比丘本来在用扇子给舅舅扇风,正想得入神,把扇子当作棍棒,狠狠地打在舅舅头上。老比丘有他心通,开玩笑地说:“你没有打到妻子,怎么反过来打舅舅?”年轻比丘见自己的妄念被人识破,非常不好意思,想立即离开。老比丘拦住他,劝他一起去见佛陀。佛陀慈悲地开示道:“心如果没有获得自在,一直在外面散乱,即便是非常遥远的事,也会胡思乱想。因此,我们应从三毒的獠牙间脱离出来,只有调伏自己的心,才能解脱魔障。”(这个故事跟“月称之父 ”大致相同。)
确实,心若没有得到自在,纵然住在远离一切杂乱的地方,也能引生对将来的各种妄想,追忆以往的各种经历,现在的色声香味等外境也让心起伏不定。这样的分别念,依靠佛法的教义进行调整,一定能够得以清净。历史上的有些大德,以前在家或者没有学佛时,性情野蛮刚强、难以驯服,后来遇到了善知识,自己通过认真禅修,最后不管是行为上还是内心里,都达到了非常清净的境界。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被外境所束缚,始终无法获得自在,如果身体远离散乱、得以寂静,心也能逐渐得以寂静。故而《俱舍论》等教言中说,不管是小乘、大乘,初学者首先应身体依止寂静的地方,不要特别散乱。
当然,现在城市里的人,一生呆在相当寂静、没有杂乱的地方,恐怕不太可能,但是自己有条件的话,把家里的房子装修成闭关房,在一段时间内入于其中,好好地禅修,应该是有必要的。否则整天一边接电话,一边跟世人聊天,一边禅修,别说我们初学者,连获得一些大境界的圣者也有一定的困难。
假如身体得以寂静,心也会从分别妄念中解脱出来,一旦身体和心全部清净,那么外散乱和内散乱自然消失。所谓的外散乱,指身体跟亲朋好友吃喝玩乐,口里说些无关紧要的话;内散乱则是意识胡思乱想,分别念纷纷涌现。《学集论》中说:“若除外境扰,心寂不动摇。”倘若没有外境的干扰,心便会寂然不动。所以,外境对心起很大的作用,我们应首先舍弃俗世的愦闹而使身寂静。《弥勒请问经》中也讲述了愦闹的二十种过失,修行人如果不远离,则毫无成就的可能性。因而噶当派大德终身依止四依法——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山谷,通过这四种窍诀来调整自心,成千上万的修行人趋入了解脱妙道。
外境对心识的作用非常大,不管用心理学的理念解释,还是用大乘的禅修来剖析,这一点都是成立的。达摩祖师云:“心如墙壁,外缘断尽,内心无喘,可以入道。”心若像墙壁一样,隔绝一切外缘,内心也没有起起伏伏的波动,则此人可以入于正道。禅宗的历史上,无数大德现前正果,关键就是他们的心得到了调伏。如果心没有调伏,即使做了很多善事,但一直出现各种分别念,也不可能有很大的功德。
今生我们获得了难得的人身,在短暂的时间中,一定要修行禅修。麦彭仁波切也讲过,对初学者而言,应该多思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三宝的功德等等。有些人刚开始时,可能不知道怎么修,每天一直闭着眼睛枯坐,其实这不是真正的禅修。所谓的禅修,就是心专注于思维法义,比如观想人身多么难得,寿命确实无常,若能如此,各种世间杂念也会自然而然遣除。
在禅修之前,找一个寂静的地方非常重要。《大乘教言论》说:“初学者的身体必须要远离愦闹、依止寂静,只有这样,自己的心才能得以调整。”对在家人来讲,做到这一点相当困难,但自己也应尽量创造条件,譬如跟家人商量一下,为了禅修的方便,把房间暂时用玻璃隔开。有些在家人非常虔诚,但清净修行的机会比较少,很多人把时间都耗在吃饭、工作上了。昨天我有个出家的同学说:“我们在寺院里面,做饭吃饭起码要一个小时,你为什么几分钟就完成了?”我跟他一起吃饭时,随随便便做一点,急急忙忙吃完后,马上就回房间看书,他对此非常赞叹,觉得自己在吃饭方面花的时间太多了。
我看城市里的很多人,做饭吃饭要用两个小时左右,这样的话,早上两个小时、中午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还要睡八个小时,中间还有许多分别妄念,那一天剩下多少呢?很多人常说自己太忙了,其实这完全是作茧自缚。当然,业力现前的话也没办法,但有些是可以调整的。倘若你每天早上要做三四个菜,一直忙碌一两个小时,然后跟几个朋友边吃边聊,吃完后再休息一会儿,又开始做中午饭……这样的话,不要说城市里的人,山里的人也没有修行机会。有漏的身体能过得去就可以了,一点不照顾也不行,也不能太过于欺负它。但我想这一点应该不用担心,现在很多人就是照顾得太好了,反而变成了修行的障碍!
己二(广说)分二:一、离俗世;二、弃妄念;
庚一(离俗世)分二:一、从过患角度教诫远离愦闹;二、从功德角度教诫依止静处。
辛一(从过患角度教诫远离愦闹)分二:一、生起当断之心;二、修持断除之法。
壬一、生起当断之心:
贪亲爱利等,则难舍世间,
故当尽弃彼,随智修观行。
假如贪执亲友、爱著利养等,自己则很难舍弃世间,所以应当完全舍弃一切贪爱,依循智者所说的原则,如是修持止观法门。
若想要心融入法,必须先从基础开始。昨天有些美国的佛教徒说:“在外国,现在很多人要求太高了,法还没有融入心,就马上求一个大灌顶,修最高的法想即生成就。但因为基础非常薄弱,所以佛法对自己的利益很少,最后往往会退失信心,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实不仅是西方国家,东方国家的很多信徒也有这种毛病,依次第法理来修行的人,现在是越来越罕见了。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首先要懂得基本的道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禅修。
禅修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才有利于自心的调整。有些大城市里的人,一来到寂静的地方,眼泪就哗啦哗啦地流,死活也不愿意离开,有些人刚出家或刚学佛时,激动得不得了,一直流泪,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杂乱的心得以清净时,会有一种不同的感觉。但这种信心是不稳固的,不要认为自己流了很多眼泪,以后的修行肯定善始善终,这种世人所谓的“一时冲动”,不一定非常可靠。
那最可靠的是什么呢?就是要通达法理。贪执亲人、财富、名声、地位等,是修行中最大的违缘,但是要断除的话,必须先从理论上说服自己。否则只是强迫不要这样,一定要远离家人、远离财富,那不一定有效果。
从理论上怎样成立呢?首先要明白一切众生皆当过自己的父母,而且在漫长的轮回中,亲怨的关系无有定准。若不懂得这个道理,则无法像《开启修心门扉》中所讲的那样舍弃世间,始终都沉溺在轮回的泥坑中,永远没有解脱的机会。所以作为一个修行人,不要特别耽著自己的亲人。当然,世人也许认为这太绝情,实际上若真正了达这个道理,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
以前在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听说舍卫国全民信教,人们淳朴善良、孝顺父母,心中十分向往,想去那里修学佛法。去舍卫国的路上,他遇到一对父子在田里干活,儿子被毒蛇咬了,当场就死了,而那父亲不但不管儿子,反而接着干活,连头也不抬。这个婆罗门大觉惊奇,便上前问他原因。他说:“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诸法无常是万物的正理,痛苦伤心又有什么用呢?你进城路过我家时,请转告我的妻子,说儿子已死,不必准备两个人的晚饭了。”
他有点不理解,但路过的时候,还是告诉他妻子这一噩耗,本以为她会万分悲伤,没想到她好像没什么感觉,坦然地回答说:“好,那我做一个人的饭就行了。”(若有人真能如此,那我是非常羡慕的。)这个婆罗门听后,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国家,他心里暗想:本来我抱着很大的希望来到舍卫国,如今遇上的尽是没有人情味的人,这种人怎么配学佛修道呢?
他百思不解其义,决定去请教伟大的佛陀。他来到佛陀前说明来意后,佛陀微笑着对他说:“这些人是真正明白事理啊!他们知道人生无常,伤心悲哀无济于事,故能正视这一自然规律。而尘世之人不明此理,互相贪著爱恋,等到突发事件一来,就会痛不欲生。若能明白无常之理,一切烦恼自然尽除,才会获得真正的解脱。”佛陀讲了一些切莫耽著生死的教言后,他如黑暗中见到光明一样,顿时恍然大悟,明白那两位在家人看起来非常普通,但他们的修行境界实在不一般。然后自己也在佛陀面前受三皈五戒,成了非常好的修行人。
有些人认为修行人特别绝情,对某些行为不太理解,这一点也情有可原,但懂得道理的人会知道,再怎么关心、再怎么执著,实际上也帮不了忙。因此,我们听到父母家人死了,最好不要流眼泪,如果流眼泪,不一定是很好的修行人。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恐怕很难做到。去年我也讲了一个类似的公案,本想对大家肯定起很大作用,可是下完课以后,一个道友来到我面前:“我的母亲死了,呜呜呜……”一直哭得非常非常厉害。当时我也失去了信心,刚才讲得那么好,结果一点作用都没有,反而使这个人的眼泪增加了。
虽然世人不一定理解,但对家人的执著太严重,确实于修行不利。我们的情感应建立在如法的基础上,这一点不仅是佛教,古代先贤也是承认的。以前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参,因为孔子强调孝道,受老师的影响,他对父亲也相当好。一天他和父亲在田里干活,不小心把瓜芽弄断了,父亲特别生气,拿着棍子狠狠地打他。但他没有跑,规规矩矩地站着挨打,最后被打昏过去了。当他苏醒过来时,仍对父亲恭恭敬敬,回家后为让父亲开心,就开始弹琴唱歌。别人听到这个事情,都赞叹曾参是大孝子。后来这话辗转传到孔子的耳朵里,孔子非常生气,宣布:“从此以后,曾参不是我的学生。”曾参有点不理解,亲自拜见老师询问理由。孔子说:“在父亲盛怒的时候,你不逃走,任父亲用棍子打,如果把你死了,他肯定会犯法入狱,难道你愿意这样吗?”
所以,虽然照顾父母理所应当,但我们在孝顺父母时,不应该让他造罪业。《前行》中说:“对父母最好的报恩,就是让他学佛,不造恶业。除此之外,形象上对他非常好,每天供养很多饮食,也不一定对他有利。”有些道友曾说:“父母极力反对我吃素,让我杀生,为令他们欢喜,我不得不杀猪、不得不造恶业。”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不说我们学佛的人,连古人也不会提倡的。以上讲了断除对亲人的耽著。
然后对财富和名利的耽著,也一定要抛弃,尤其是人死了以后,若耽著生前的财物,堕入恶趣的公案比比皆是。以前哲蚌寺有一个僧人,他特别吝啬,不愿意上供下施,每次到外面去念经,得来的钱全部换成银币,在墙壁中间挖一个洞,把这些银币藏在里面。他积累了许多银币后,突然生病而死,由于死时一直惦记他的银币,后来变成一只蜘蛛,每天晚上在银币上走来走去,并发出“瑟啦瑟啦”声。隔壁有一个修行人,觉得那人死后有点不对劲,每晚在墙壁里有一种怪怪的声音,于是便去查看。(有些道友死后,你们若要买他的房子,还是要看一下。如果墙壁里藏着东西,那人贪执又比较大,很可能变成其他的众生在守护。很多人都害怕了是吧?木头房子应该藏不了什么,但或许会有银行存折,有的话,那有点危险。当然,我不是说买死人的房子很可怕,这倒不要紧,但如果他有执著的东西,他的灵魂会一直缠着这些不放。)
那人凿开墙壁后,吓了一跳,因为里面藏有很多银币,上面还趴着一只黑色的大蜘蛛,非常丑陋。他将银币和蜘蛛带到一位上师面前,这位上师的修证很了不起,问蜘蛛:“你是不是某某修行人的转世?”蜘蛛就一直点头,看起来非常伤心。上师对那人说:“我没能力超度它,在某某地方有一位屠夫,他是菩萨的化现,你最好是交给他。”于是那人又把银子和蜘蛛拿到屠夫那里,屠夫看到以后,一口把蜘蛛吃掉,弹了一个响指,将它超度了。
这是一件真事,在藏传佛教中家喻户晓,也是我小时候母亲讲的最精彩的故事之一。我母亲是文盲,一个字都不识,但她从小在很多上师前听过一些佛教故事,所以我小时候经常缠着她讲,她比较开心时,就给我们讲一些。这个故事,在《极乐愿文大疏》、嘎单派(即格鲁派)格西阐述的教义里面也有。后来我对照一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文盲传下来的故事,跟大格西写出来的教言,只不过文字上略有不同,情节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即生中最执著的财物,临死时千万不要贪执它,否则会非常的危险!
有止诸胜观,能灭诸烦恼,
知已先求止,止由离贪成。
具足寂止和胜观,才能断除一切贪执,灭尽贪嗔为主的八万四千烦恼。《心性休息》中讲过,心安住一缘叫寂止,认识心的本性叫胜观。唐译《经庄严论》也说:“安心于正定,此即名为止。正住法分别,是名为观相。”意即心安住于真实的法界,就是寂止;真正认识了法界的本性,才叫胜观。
胜观和寂止,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讲得比较多,禅宗大德对此也是相当重视。印度的莲花戒论师和阿底峡尊者的修心次第中,均有细致入微的阐述,尤其是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中,寂止和胜观部分讲得非常深。宗大师的传记中记载:当他写到胜观这一段时,因为内容太深奥了,一般人不能了解,所以准备置笔不写。此时文殊菩萨现前告诉他:“不要这样,你写下去的话,还是有些众生会懂。”我以前也看过这个内容,确确实实比较难懂,你们是不是准备学啊?学的时候,应该比《释量论》还难,到时候不要说依之修行,可能连讲什么都搞不懂。但若想了解胜观的教义,《心性休息大车疏》中也讲得特别殊胜。
胜观和寂止的教言,能对治我们相续中的烦恼。了知此理之后,应该通过住心的方便法,努力去求得寂止。无垢光尊者和麦彭仁波切在大乘教言中,都讲过九种住心:安住、正住、摄住,从外方面进行调心;近住、调住、寂住,从内方面进行调心;最寂住、续住、等持住,从密方面进行调心。依靠这九种调心次第,令心逐渐得以安住。
有些人通过长期修炼,心就能够得以寂静,很长时间也不生一个分别妄念。其实修行是可以训练出来的,不要说我们人,动物通过训练,有些可以说话,有些可以参加体育活动,有些可以唱歌,有些做各种各样的表演……愚笨的动物尚且如此,我们的心为什么寂静不下来?原因就是没有修,修了的话,有些境界是可以现前的。
当然,下工夫修行是个长期的过程。有些人说:“我今天修了半个小时,还起不到任何作用,为什么啊?”不为什么!修半个小时肯定不行,一些动物要驯服的话,半个小时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有拿一条鞭子,在你东张西望的时候,狠狠地打一鞭,有人这样天天管着你,或者你自己管自己,依靠强迫或温柔的窍诀来调心,分别妄念才可以断除,心才能慢慢调整过来。而想要修成这种寂止,又必须先远离对世间的贪著,以及愦闹散乱等种种因缘。
所以,通过学习这一品,我相信很多人的心会调整过来,但是需要长期的修持,一两天下工夫也做不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