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可通?
答:众生无始以来,善恶业种多少强弱并不得知,但能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皆是宿善业强,始得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若恶业多者,善知识尚不可逢,何可论十念成就?
又汝以无始已来恶业为重,临终十念为轻者。今以道理三种较量轻重不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云何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缘,三者在决定。
在心者,造罪之时,从自虚妄颠倒生。念佛者,从善知识闻说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名号生。一虚一实岂得相比?譬如万年暗室,日光暂至而暗顿灭,岂以久来之暗不肯灭耶?
在缘者,造罪之时,从虚妄痴暗心,缘虚妄境界颠倒生。念佛之心,从闻佛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无上菩提心生。一真一伪岂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渗伤肌破骨。一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岂以箭深毒渗而不肯出也?
在决定者,造罪之时。以有间心有后心也。念佛之时,以无间心无后心,遂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围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须臾两分。又如千年积柴,以一豆火焚,少时即尽。
又如有人一生已来,修十善业应得生天。临终之时起一念决定邪见,即堕阿鼻地狱。恶业虚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业令堕恶道。岂况临终猛心念佛真实,无间善业不能排无始恶业,得生净土,无有是处。
又云,一念念佛,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为念佛时心猛利故,伏灭恶业决定得生,不须疑也。
上古相传判十念成就,作别时意者,此定不可。何以得知?《摄论》云:“由唯发愿故,全无有行。”《杂集论》云:“若愿生安乐国土即得往生,若闻无垢佛名即得阿耨菩提者。”并是别时之因,全无有行。若将临终,无间十念猛利善行是别时意者,几许误哉。愿诸行者深思此理,自牢其心莫信异见,自坠陷也。
第八疑 十念得生疑
问:众生无始劫以来造下了无量的罪业,这一辈子又没遇到善知识指导,结果又无恶不造。请问这样的一个人临终时,念十口气的佛号,就能往生而超出三界吗,从善恶因果的道理来讲,怎么通呢?
答:众生无始劫以来善恶因种的是多是少,是强是弱,我们无所得知。但能够在临命终遇到善知识指导十念成就的人,都是很有善根的人,不然的话也不可能有在临命之时遇到善知识开示十念成就的机遇。一个恶业多的人,连善知识都遇不到,又谈什么十念成就呢?!
你认为无始以来的恶业分量很重,而临终十念的分量很轻。其实不然,罪恶业的轻重比较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决定在下列三项因素:一、在心,二、在缘,三、在决定。
在心是说:造罪业的时侯,是从虚妄颠倒的心念所产生的。而念佛的人,是听到善知识教念佛法门,知道阿弥陀佛的真实名号功德之后,用真心诚意的心来念佛的。由此可知,造罪是虚妄心,念佛是真实心,这一虚一实,怎么能相互比较呢?譬如有一间屋子,已经黑暗了一万年。当它被日光一照射的时候,黑暗马上就消失了。难道黑暗会因为它已经暗了一万年之久,而不肯消失吗?
在缘是说:造罪业的时候,是从虚妄愚暗的心,缘由虚妄颠倒的境界而起的。而念佛的心,是从听闻佛的清净真实名号功德,缘由无上的菩提心而生的。这两种一真一假,怎么能相比呢?就好像我们中了毒箭,中毒很深已经伤肌破骨。 但是一旦得到冶疗的良方,就能箭拔毒除,立刻痊愈。怎么会因箭深毒渗而不肯出呢?
在决定是说:造恶之时是有间断,有期盼心的;而念佛就不同,念佛的人念佛之时,已下定决心要脱离三界,以不再以凡夫身投胎人间的心,持续不间断的念佛,由于这种善心十分猛利,于是得以往生。譬如有一条绳索,粗得要十个人才可合抱,虽然一千个人来拉也拉不断。而一个小孩子,只要用锐利的剑,一下子就能把它切断。又好比堆积了一千年的木柴,只要用一豆粒大的微细火苗来点燃,一下子便会烧得精光。
又好比有一个人,一生都在修十善业,照道理应该可以生天的。但是临终的时候,他突然起了坚定不移的邪知邪见,却让他即刻堕入阿鼻地狱。恶业虽然虚妄,但是由于非常猛利之故,也照样排除一生的善业而令堕恶道。难道临终时用猛利心来念真实功德的佛号,用这个无间的善业而不能排除无始以来的恶业,而得以往生净土吗?
佛经上又说:“只要用一念清净的心来念佛,就能够灭除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因此念佛的时候,由于心猛利故,可以伏止消灭恶业,一定可以往生净土。这是根本不用怀疑的。
古来流传“临命终时十念往生,要靠有宿世的善根才能成就”,绝对不可作这样的解释。如果这样解释的话,那我们前世若无善根,岂不是今生临命终时十念也不能往生了吗?《摄大乘论》中讲到:只要发愿,决定往生,不能有任何怀疑。《杂集论》也讲:只要你发愿往生安乐国(即极乐世界)就能往生,只要听到无垢佛的名号将来就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且他们也没有宿世的善因。你若是认为临命终十念猛利认真念佛,要有宿世修行的善根临终才能往生,这种看法可就大大地贻误众生了!希望诸位修行人好好深入思维这个道理。要坚固自己的道心,不要相信那些邪恶之见,而延误了自己的慧命。
第八个疑问:十念得生疑
净土宗是一个佛力加被的法门。这是它不同于其它法门的地方,是它修学的一个特色。它修学过程的重点,在于感应道交。所以古德常说:“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也就是在净土的整个修学当中,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的目标是使你这颗明了的心,跟阿弥陀佛万德庄严的功德,能够感应道交,这就是净土宗的成功之处。
讲到感应道交,在早期的净土宗传承中,就存在二种不同的方法:第一个是慧远大师的方法,第二个是善导大师的方法。我们先说慧远大师的方法。
隋朝的慧远大师,所用感应道交的方法是观想念佛。以阿弥陀佛的依正二报当做所缘境,而观想念佛最终的目标是成就念佛三昧,所以慧远大师认为:我们凡夫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功德想感应道交,必须成就一种定心。就是说慧远大师感应道交的思想,是定心感应的方法。我们必须在明了寂静的心中,跟阿弥陀佛的功德感应道交。这方法颇适合那时的根机,故得到很多人的响应,当时有123人在庐山共修,很多人都取得成功。
到了唐朝的善导大师,他提出散心感应的方法,他认为要感应道交,应该用持名念佛为好。他的理由是:观想法门,境细心粗,观难成就。因为所观的境太过微细,如观想阿弥陀佛的白毫光、整个相好,这个境太微细了,而我们能观的心太过躁动,因此这个观想很难成就。所以善导大师认为最好的方法是:
专心的听我们心中佛号的声音,并认为这个方法还比较容易修。所以在整个所观境当中,善导大师提出“持名”,而他的目标是散心感应。他认为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不一定就是定心,散乱心也可以。但是善导大师提出一个原则:必须要一心归命。
所以善导大师说:我们凡夫的心跟阿弥陀佛的感应道交,重点不是在有没有得到禅定,是在于对阿弥陀佛的强烈归依之心。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所说的深心:大师说深心就是深信之心。包括两个方面:一者决定深信,我们的自身是念头不离罪恶果报的、受生死轮转的凡夫,旷劫以来在生死苦海中,恒常汩没恒常流转不休,无有出离生死的胜缘;二者决定深信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遍摄九法界众生,可使永离生死之苦,得涅槃乐。对此没有怀疑,没有忧虑,乘托阿弥陀佛大悲愿力,决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东林寺大安法师说:善导大师别具慧眼,从常没众生的罪恶与阿弥陀佛悲愿的互动关系中,诠显净宗他力信心之内蕴,称佛本怀,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
善导大师提出了持名念佛,使得念佛法门所被的根机更加广大,也可以说自唐朝以后的净土法门,都是采用善导大师所提倡的,以持名念佛作为主课的修学方法。
到了宋朝以后,因为禅宗有很多大德转到净土,所以提倡禅净双修。特别到了明末的时候,禅净双修到了颠峰的时代。但是我们看看禅净双修的内涵,也没有离开善导大师的持名念佛,没有离开善导大师一心归命的内涵。善导大师提出了“散心的感应”,但是有一个最低的标准,他的最低标准,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十念得生”。他说:你要使散乱心能跟阿弥陀佛感应,就必须在临终的时候,具足十念的相续。这个法门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善导大师把第十八愿的核心思想提出来,于是整个净土宗的思想,就得到一个定位,就是往生的最低标准,就在临终的十念。善导大师提出这个思想,也有很多人对此产生质疑,关于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十念得生疑”
征问
【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期,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可通?】
这个人提出的怀疑是:我们念佛人,我们不是从圣人开始念佛,我们是凡夫念佛。我们过去无始劫以来,已经造了很多的罪业,凡夫跟圣人的最大区别,就是凡夫心中有罪业。这个罪业不只是前生造罪,即使在今生的一期生命当中,在我们还没有遇到佛法之前,我们也造了很多身口意的罪业,所以观察我们的内心世界,是罪业深重。这样的人,怎么能临终十念佛号,就成就往生呢?
首先,解释一下十念:历代祖师在解释十念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解释,就是说这个“十念”指的不是一个数目,十念是一种概念,是比喻短暂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造的罪业是这么长的时间,无始以来在心中已经熏习了很多的罪业,怎么说在临终的时候,这么短暂时间的念佛,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超出三界的轮回呢?从因果的道理来说,这怎么能通呢?
我们的阿赖耶识中有很多善业的种子,也有很多罪业的种子,临终的时候,到底是哪一个业先得果报呢?学唯识的人都知道答案,那就是强者先牵。按照次第,一定是业力强大的种子先表现出来。我们一般说:无始劫造的罪业应该是强者,临终的十念应该是弱者,从这个强弱的角度,就会产生质疑。我们看智者大师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释疑
【答:众生无始以来,善恶业种多少强弱并不得知,但能临命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皆是宿善业强,始得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若恶业多者,善知识尚不可逢,何可论十念成就?】
这段同修们一看就可以理解: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善业、恶业的多与少、强或弱,大家都不知道。如果他在临命终时能遇到善知识,能临命终十念成就,这就说明他宿世的善业强,才有可能遇到善知识,才有这个十念成就。若是恶业多的人,根本连善知识都遇不到,更别说是十念了。下面这一段是智者大师回答的重点,同修们请注意听。我们一起念:
【又汝以无始已来恶业为重,临终十念为轻者,今以道理,三种校量轻重不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云何为三?一者在心,二者在缘,三者在决定。】
智者大师说:我们总是认为我造罪业的时间特别长,你看我在过去这么久的生命之中,每一世都造过很多罪业,因这么长时间所造的业,应该是很重了。而我今生的念佛,是在临终的时候,只是十念的相续,时间又特别短,所以这个业是轻。
智者大师认为这个思想是错误的,他认为所谓的重业、轻业,不在造业的时间,我们应该用缘起的道理,从三个角度来加以比较,才能够决定这个业的轻重,才能决定招感的决定性与不决定性。重点不在你造业时间长短,而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决定:一者在心,就是你造业的时候,你那个能造的心有差别。二者在缘,你所造的境缘,是你在什么境缘下所造作的。三者在决定,你在造业的时候是决定的、还是犹豫不决的。就是说,我们单从时间上来判定业的轻重,这是个错误的概念,应该从能造的心、所造的境,跟你造业的时候决定不决定来判断。
以下,我们就分别加以解释,首先我们从心想方面来看:
【在心者:造罪之时,从自虚妄颠倒生。念佛者,从善知识,闻说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名号生。一虚一实,岂得相比?譬如万年暗室,日光暂至,而暗顿灭。岂以久来之暗,不肯灭耶?】
先看看我们造罪时候的心态:一个众生他会造罪,那个能造罪的心是怎么有的呢?是从虚妄的颠倒生,这里的重点是在“虚妄”这二个字。为什么一个人好端端的会去造业呢?他就是有一个虚妄的妄想生起。这个妄想是怎么生起的呢?简单的讲,我们身是一个果报体,我们有眼睛、鼻子、嘴巴等等六根,六根感受的功能,跟六尘相碰撞的时候,就会创造一个心识出来。这个心识的很大部分,都是盲目的、情绪化的念头。
比如说现在我要骂一个人,这个生起想骂一个人,是一个能造罪业的心,就算是还没有产生行动,那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呢?你一定是眼睛看到某一个人,或者耳朵听到某一种声音,如果根同境没有碰撞,是不可能产生念头的。那么你要去骂一个人,这个心态是怎么一回事呢?第一个,它是直觉性的,他绝对是没有透过智慧的观察。第二个,它是盲目的。第三个,它是生灭的,最重的是它是生灭的,它是随着境而生灭的。你如果把这个所缘境拿掉了,你当初是缘某一个声音生起这个念头,直到你把这个声音在心中也拿掉,这个心念就消失了。所以我们常常说生灭心是来无所从,去无所止。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刹那生灭的。所以我们简单的讲,虚妄心就是“觅之了不可得”,因为它来也不知道怎么来的,去的时候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就算是在造作的过程当中,它也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所以要知道,我们每一个造罪的念头,虽然有很多的差异相,有的是贪烦恼、有的是嗔烦恼、有的是高慢心,但是它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虚妄的,是盲目的、情绪的。
我们再来看看念佛是什么心态?念佛的人他为什么会念佛呢?这个能念的心又是怎么回事呢?是从一个佛法善知识的开导,听闻了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以后,经过如理的思惟,而产生一种智慧的观照。所有修行念佛的人,他念佛的心,都是透过智慧的判断才念佛的。所以我们知道,造罪时是盲目的,那个心是一种虚妄性。而我们念佛的心,是透过智慧,智慧的心它的形象是真实的、永恒的。所以说,一虚一实不能相比。造罪的时候是虚妄心,念佛的时候是透过观察真理而产生的一种念佛的心,一个是随顺于情绪,一个是随顺于真理,这二种是有虚实差别的。
现在我们讲一个譬喻:有一个万年的暗室,日光暂至,而暗顿灭。这暗室是比喻我们无始劫来的妄想。日光指的是我们对三宝功德真实的归依,那是一种智慧的观照。观照力现前的时候,我们的情绪马上消失掉,这是很正常的道理。不可能因为它时间已经很久了,就说它不能消灭。不管它有多久,因为它的本质是虚妄的,所以光明能够破除黑暗。这里使我们明白,我们的心态有二种:一种是真实的心,一种是虚妄的心。
比如说我现在要去骂一个人,这个心是情绪化的,这个念头你只要不管它,它自然会消失掉。你看我们每一次发完脾气以后,每一次都后悔。为什么?一个人会后悔,表示你那个心消失了,所以你才会后悔。如果你那个心还在,你怎么会后悔呢?只要是恶念的心,都是突然间来、突然间消失,来得快、去得也快,都是那种很情绪化的、很躁动的心。但是我们每一次修行的心都是很平静的,我要广度一切众生,这个念头它是从智慧而生的。好多同修都已受了菩萨戒,诸位同修还记得吗?诸位在受菩萨戒的时候,“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也是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是一个恒久的心。我们受完戒以后,当初缘三宝的境而发心,回来以后这个心还在,它是一种持久的心态。为什么呢?因为它随顺于理,它是一种真实的心。所以我们要知道,问题不在时间的长短,问题是在于它是一种真实的心,还是虚妄的心,这有本质上的不同。
在《净土圣贤录》中有一个公案:唐朝的马子云居士,科举时中了举人,担任泾县的尉官,平时也念佛。当时朝庭遇到叛乱需要粮饷,于是官府就派遣他把本郡的田赋税捐,督运到京城。当时他所乘载的船只,因在半途遇到天气突然转变而沉没,一万斛的大米也沉入江中,因而被关进牢狱。要知道损失这么多的军粮可是个死罪啊!于是马子云被关进狱中,他就专心一意地念佛,经过五年之后,终因遇到特赦而出狱。后来就隐居在南陵山的寺院中精进念佛,并持日中一食戒。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于泾县往生。在往生前一天马子云曾经告诉寺里的人说:“我因为命运坎坷,而能到寺院里专精地学佛,如今西方的行业已经成功,我将要往生极乐世界了!”第二天,自己沐浴,穿着新的衣服,端身正坐恭敬合掌,不久突然异香满室。马子云说:“佛来了!”说完即安然往生。
我们看完这则往生故事,可以探讨一下,马子云遇到死罪这个灾难之前,他也念佛,但是那个时候念得不相应。为什么他一定要遇到死罪的时候,他到监狱中才真实的念佛,才把这个业转过来呢?为什么经过这场挫折之后才发心住寺院,才开始精进用功念佛而使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乃至到临终的时候招感佛陀的接引呢?我们可以这样来说,他刚开始在家念佛的时候,缺少真正的、真实的念佛心。他后来遇到了逆境,这个时候对世俗的因缘,那个攀缘心才开始收敛,这时候心中才真实的看到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所以说在我们发了真实道心以后,我们的业就可以改变。因为以前的心是虚妄心,故心随妄转,这时的根同境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情绪,这个情绪就是我们的心,它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但当我们开始缘无上菩提的功德,生起一个出世的道心时,这种心是不可破坏的。所以说我们念佛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一种出世圣道的心,那才是真实的心。我们过去造业的时候,是在当下的所缘境产生一种一时的情绪,这个是虚妄的心。所以说真实能够破除虚妄。这是第一个理由。
现在看第二个理由:
【在缘者:造罪之时,从虚妄痴暗心,缘虚妄境界,颠倒生。念佛之心,从闻佛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无上菩提心生。一真一伪,岂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中,箭深毒惨、伤肌破骨,一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岂以箭深毒惨,而不肯出也?】
这段文讲到我们在造罪的时候,他当初的所缘境有所不同。在造罪的时候,他的所缘境是依止一时的情绪,那个情感性的、黑暗的心,去攀缘一种虚妄境界而生,这个虚妄境在唯识学上叫做“遍计所执性”。你看到一个人,你会对他生起贪爱,就是你没有看到他真的实相,你一定是把这个人想得太美好了,就是你对他有所增益了,这个增益的相是你心中捏造出来的。你看到一个人起嗔心,你也没有看到这个人的真实相,你把他这个相给损减了、把他丑化了,你才会生起嗔心。
所以,我们过去起颠倒的时候,因为没有看到真相,你只是活在你心中错误的影像里。你或者把这个影像过度的美化,或者过度的丑化,所以那个影像是错误的影像,故你当初所缘的境界是一种虚妄的影像。
而我们念佛就不同,我们念佛所缘的是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我们真实能够感受到无量光、无量寿的真实功德,我们真实的为了要追求菩提,为了要成就无量光、无量寿的一种依正庄严而生起的。所以说你念佛时候所缘的境,是真实的境,因为那是从听闻正法、如理的思惟而产生的,所以真妄也是有所差别。
我们举个例子,譬如说有人被毒箭射中了,这个箭射得很深,伤到骨头里面了,而且这支箭毒性还特别强,它能伤肌破骨。但是重点不是它射得有多深,重点也不在于它的毒性有多强,重点是你是不是有消除箭毒的“药鼓”,你有这个“药鼓”,一击起来这个箭就自然跑出来,这个毒性也自然消除。又好似一个人生病了,不管他的病有多重,重点是能不能找到可治这种病的药。如果能找得到药,它就能够疗救这个病人。
我们再从阿赖耶识受熏的角度来看修行这件事,我们的阿赖耶识,在虚妄的境造了很多的业、熏习了很多的种子,这个种子在唯识学叫虚妄的种子。但是你真实的发菩提心,你在受戒的时候,你缘三宝的境而发起一种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的心,这个种子在唯识学叫金刚种子。为什么?因为所缘的境界是三宝的种子。诸位都知道,一个人受菩萨戒,要嘛在法师的面前受,最低的标准是在佛像的面前受。所有的戒体要成就,一定要缘真实境的。什么叫真实的境呢?就是三宝的境。你在三宝前受,戒体才会坚固。如果对着一颗树来受戒,那就得不到真实的戒体。
因为这个境有真妄的差别。所以说,造业的时候,是缘着心中的一个虚妄性。而念佛的时候,是缘三宝的功德,缘那种真实救拔的功德。总而言之,我们念佛的时候,要相信、要建立真实能够破除虚妄的信心。
我们修行人要做二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当然我们要修习很多善法,看到大乘经典诸佛菩萨的德行,我们要生起好乐之心,但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趋吉这件事情还不是很急迫。一个初学佛者更重要的是避凶,远离灾难很重要。一个人要远离灾难,就要知道灾难是怎么来的,灾难就是我们心中的情绪,就是六根对六境时的第一个念头。对那个情绪、那个盲目的念头,我们一定要有克制的力量。我可以告诉同修们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对治负面的、破坏性的情绪的最好方法是“不动”。印光大师说:“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这个不动法门很重要,印光大师讲这句话实在是太殊胜了,他这个法门是来自《楞严经》中的一段话,它有很多对治妄想的方法,其中一个就是不动。
诸位知道,所有的妄想都有一个天敌,就是时间,时间是所有妄想的天敌。你试试看,你打一个妄想,你只要把这个妄想拖过一段时间,你这个妄想就会自然消失掉!你要是敢跟它拖,妄想是经不起拖的。世间的人常讲“主动、积极”,但要看场合。如果碰到要远离的过失,你去主动积极就要增长过患。一个刚开始修行的人,如产生一个与自己有利的念头,那最好还是不管它,不随妄转。所有的初学佛者,都是先从否定自己、不随妄转开始。如果一个人他连“不随妄想”这四个字都不知道怎么修,那要想避免灾难是很困难的。因为一个妄想起来,你就会跟着它走,妄想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那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说虚妄心是一种生灭相,我们念佛的心是真实的功德。
第三个我们看决定:
【在决定者:造罪之时,以有间心、有后心也;念佛之时,以无间心、无后心,遂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围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须臾两分。又如千年积柴,以一豆火焚,少时即尽。】
前面是讲真妄,这里是讲它的强弱。我们造罪的时候,心是有间断的、有终止的。
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不是随便就念佛,也不是一时的冲动。我们是经过长时间的听闻大乘法义,建立了愿成佛的菩提心。由于我们长时间听闻净土的教义,对阿弥陀佛生起了归依的心。所以这个时候的心,是无间心,特别的坚定,而且是无后心,念念的相续没有终止。同修们想想看,一个坚定而相续的心,面对一个犹豫不决、间断的心跟有终止的心,那当然是善心猛利,所以就能够往生。
以下举二个譬喻:
如一条周长十围的绳索,这个绳索很粗,要有十个人才能够把它围起来,一千个人都拉它不断。叫一个小孩子拿把利剑来往中间一砍,刹那之间这条绳索就分成两截了。这譬喻的意思就是说:不论你的业有多重,只要有方法,不论有多麻烦,只要有智慧就好解决。
又如千年的积柴,用来当柴火的木头累积了一千年,只要点燃一根火柴,这个像一颗豆子大的微细火苗,一下子就能把千年所积的木柴烧得精光。这个譬喻的意思是说:你若是有智慧,刹那之间见本性。或是你在临命终时,用最强的力量去念佛,这口气一断,立即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在《净土圣贤录》中也有许多公案,我现在讲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唐朝张善和往生的故事。我想很多同修都看过《净土圣贤录》,并且在《佛祖统纪》、《龙舒净土文》等书中也有记载,说的是:唐朝有个叫张善和的人,他以杀牛为业。临命终时阴境现前,见群牛前来讨命,用角挑他的眼、刺他的胸。张善和大惊失色,就对他的妻子说:“快请僧人来救我!”师父来到他家,就对他进行开示:“在《观无量寿佛经》中讲到,若有人临终时地狱相现,如果能以至诚心称念南谟阿弥陀佛十声,则能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净土。”张善和听后就用左手举火,去点右手的香,向西方专一恳切念佛,未满十声,即说:“群牛已经离开了,我见到阿弥陀佛从西面来,并递给我莲花宝座,叫我坐上去。”话刚说完,他就往生了。
张善和临终念佛不到十声,讨债的牛就离开了,不但这业障已经消除了,连阿弥陀佛都现前接引他了。同修们会说:“他造了一生的杀业,他临终的时候念佛还未满十念,为什么未满十念的念佛,能够把重大的杀业转过来,转成清净的莲华呢?转地狱的火成清净的莲花呢?”理由只有二个:第一,他念佛的时候是用真实的心来念佛的,不像我们平时念佛没有真实用心,念佛时还要打妄想。第二,他用坚定的心来念佛,专注、坚定。因为他以真实的心、坚定的心来念佛,所以能把整个杀业转过来,故牛就消失了,佛就现前了。
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在他的文钞三编卷四《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中说:“念佛之人,若是一心念佛,不念世间家业儿女,决定可以蒙佛慈力,接引往生。无论修持久近,乃至临终始得善友开示,一心念佛,或止念上十声即命终,亦得往生。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志心信乐,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由此因缘,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可往生”。
所以,我们不可用时间的长短来判定业力,应该从本质的真实、虚妄,同用心的坚定、不坚定来判断。 “十念必生”的问题我们就讨论到这个地方。
【又如有人一生已来,修十善业应得生天。临命终之时起一念决定邪见,即堕阿鼻地狱。】
譬如说有个人,他一生都修十善业,照理说他是可以生到天道的,但是他在临命终时,起了一念决定邪见,就堕落到阿鼻地狱中去。
讲到这里我要劝告诸同修:在我们临命终时,这一生若是有和你过意不去的人,临命终时最好不要让他靠近。万一临命终之时,刚好遇到最讨厌的人,那就完了!本来临命终念佛已经念到面貌红润了,看到讨厌的人来,脸色马上变黑,光是气就气死了,这样就很凄惨了!所以学佛的人,平时要尽量学着肚量大一些,若是有人欺负我,侮辱、诽谤我,要置我们于死地,我们就当作这是我欠他的。我们平时遇到业障时,就要学会欢喜、轻松。若是累积到临命终时,就像整笔账款要一次还清,那就很困难了。若是分期偿还就比较轻松,所以一期一期欠人的都要及早偿还,应该起欢喜心。所以有智慧的人遇到逆境他会很欢喜。若是没有智慧的人遇到逆境就会很气愤,他会觉得自己很委屈,却不知道自己前世是怎么陷害别人的。所以说修行当中不论有什么委屈,逆境来时,也欢喜地接受,业障就拿我们没办法了!这样临命终时就有几分把握了。不然的话,你想想看,平时修十善的人,应该是能够生到天上的,只因临命终一念决定邪见就堕落了,嗔恨心一起就堕地狱了!
【恶业虚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业令堕恶道。岂况临命终猛心念佛真实,无间善业不能排无始恶业,得生净土,无有是处。】
恶业是虚妄的,但临命终的那一念恶因为猛利,就能将我们一生所造的善业排除,令堕恶道。何况到临命终时,我们发一念极猛利的念佛真实心,那这个无间善业,怎么会不能排除无始的恶业,而得生净土呢?是绝对可能的!刹那之间,念十句佛号决定往生,绝对不要怀疑!
下面说:
【又云:一念念佛,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为念佛时心猛利故,伏灭恶业决定得生,不须疑也。】
你想想看!虔诚地专念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因为念佛时心的猛利,故可伏灭恶业决定得生,同修们请不要怀疑。智者大师的《净土十疑论》,的的确确太重要了,因为论中所举的这些怀疑,都是生生世世所有众生的怀疑。
【上古相传判十念成就,作别时意[6]者,此定不可。何以得知?《摄论》云:“由唯发愿故,全无有行。”《杂集论》云:“若愿生安乐国土即得往生,若闻无垢佛名即得阿耨菩提者。”并是别时之因,全无有行。】
世间流传临命终时十念成就往生,这要靠宿世的善根才能成就,绝对不能这样解释。如果这样解释的话,岂不是临命终时能猛利地十念都不能往生了吗?为什么呢?下面大师就引用无着造、真谛三藏译的《摄大乘论》来为我们作证,《论》中讲到:“由只有发愿,全无修行。”《杂集论》也讲:“只要你发愿往生安乐国(即极乐世界),就能往生。只要听到无垢佛的名号,就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阿耨菩提。”这些讲的都只是最初所种的因,及最后所成的果,而省略了中间的修行法。因为这些都是没有修习正行,这才是别世别时成就往生之正因。
现在接下去说:
【若将临命终,无间十念猛利善行是别时意者,几许误哉。愿诸行者深思此理,自牢其心莫信异见,自坠陷也。】
本段文字说:若是把临命终时,在听闻善知识开示之后,能无间断地十念,能勇猛、认真地念几声佛就往生,看作是后世成佛之远因,那就错了。若是这样理解十念往生,就会误了许许多多众生。
善导大师认为临终的十念往生非别是意,他在《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中说:“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故知临终十念愿行具足,则非别时意,因十念时十愿、十行都已经具足。
所以,我们今天要有这个决定心:不管你前世有没有善根,不管你以前有没有听到佛法,不管你以前有没有发愿,过去有多少恶业全部不管,十念必定成就。只要在临命终前听到佛法,又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不管他念几声佛,只要能念佛都能往生。其实任何人无量劫以来,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善根,我们前世若无善根,今生你还能信吗?还能临命终十念吗?同修们能来学佛,大家宿世都有善根!只要你能信你就早种有善根,希望诸位同修好好想一想这个道理。“自牢其心莫信异见”,这一句太重要了!我们今天听了智者大师的《净土十疑论》之后,我们就要听智者大师的,坚固自己的道心,既然修净土了,就要坚持到底,不再改信别的法门,免“自坠陷也”。
再说几句:如果学佛不久,哪里有讲经就到哪里去听,还以为是多闻、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其实初学佛者没有一点基础,更没有择法眼,你听得多了,就会分不清楚。听得太多,听听每个法师所讲的都很好、都很有道理,这样修行就会变得很复杂。拜了很多师父,就不知到底要听哪一位的了?我们既然对净土有信仰,那就听佛、听祖师大德的,相信了就要去做。好,开始认真地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