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十六届:《赵州禅茶颂》浅释(宗舜法师)
 
{返回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80

《赵州禅茶颂》浅释

授课老师代表宗舜法师

(2009年7月20日下午于文殊阁)
 
我这次选择慧公长老的《赵州禅茶颂》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是因为在2005年的时候,我参加“天下赵州禅茶文化交流大会”的活动,会上第一次读到这首诗,就被它感动,几乎是读了一两遍以后,就能成诵,所以对这首诗印象极深。

我们先一起来读诵一下:

赵州一碗茶,今古味无差;根植菩提种,叶抽智慧芽。

瞿昙曾记莂,鸿渐复添蛇;瓯注曹溪水,薪烧鹫岭桠。

虚空为玉盏,云水是生涯;着意尝来淡,随缘得处佳。

正清和雅气,喜舍慈悲花;上供诸佛祖,平施百姓家。

人人亲受用,处处绝尘渣;林下清和满,廛中敬寂夸。

千年逢盛会,四海颂蒹葭;三字禅茶意,和风送迩遐。

学习这首诗,我们必须回顾茶文化的一些历史印迹,从文字上首先去认识一下茶。

在古代,茶圣陆羽在他所著《茶经》里曾经指出,茶有五个称呼:“其名一曰茶,二曰槚(jiǎ),三曰蔎(shè),四曰茗,五曰荈(chuǎn)。”

么是茶?《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山茶科,灌木或小乔木。”灌木是比较矮的小茶树;乔木有小乔木树种,也有大乔木,在云南还有野生的大乔木茶树。茶的原料,从茶树形态分,从大到小都是有的。而茶叶,“呈椭圆形或披针形。经焙制加工后为茶叶,可制饮料。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盛行栽培,品种繁多。国外也有引植。唐陆羽《茶经?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陆羽这句话说得非常动人。他说什么是茶呢?茶是南方最美的树。它不是一朵花儿,但是比起花来,却对我们的身体更有益、更有价值。非常有意思的是,越往南,海拔越高的地方,所出产茶的品种越好,越往北就次之,基本上在北方很难出好茶。茶确实是南方所产的嘉木,从小灌木到大乔木,有非常多的品种。这是比较传统的对于茶的定义。

这里面有几个重点:茶的科属,是归在山茶科;它的外观、叶形呢,有常看到的椭圆形,也有松针那样的针形;它经过焙制后则为茶叶。其实,茶叶焙制的方法出现得较晚,最早我们的先民是把茶叶摘下来生吃,然后是拿来煮汤,再后拿来蒸,蒸青茶,最后才出现炒青茶。

第二个字特别少见:“槚”,是茶的别名。《尔雅?释木》曰:“槚,苦荼。”就是味道苦的茶称作槚。晋代郭璞作注说:“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在晋代,大家吃茶的方法还是煮,把它煮成菜汤那样。

这里教大家认一个字,“荼毒生灵”的荼字,大家都会读。荼是一种苦菜,味道很苦的野菜,由此引申,凡是让我们很难过的,就是荼毒。我们今天看到有些茶楼里面“茶”写成“荼”字,荼是茶的古字,还得读茶音。宋代杨万里说:“至于荼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既,而不胜其甘。”茶的苦味还没喝完,即回苦为甘,觉得滋味太美了。这话很形象地讲述了茶先苦后甜的回甘特色。清代顾炎武也曾考证说:“荼字自中唐始变作茶。”郝懿行《尔雅义疏》:“今茶字古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今则知茶不复知荼矣。”槚作为茶的别名,最早的茶叶罐就叫做槚笥(sì)。在出土的汉代墓葬中有槚笥,说明在汉代就有专门存放茶叶的器具。

再看“蔎”,这也是茶的别名。陆游曾说“蜀西南人谓茶曰蔎”,不知道四川人今天是不是还有将茶读作蔎的。

我们再看“茗”字,大家经常在看到茶字的同时看到这个字。那么到底“茗茶”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多年。我说茗就是茶,茶就是茗,写什么茗茶不是多余吗?不过这在文法里是说得通的,因为茗一般指茶芽;又有所谓“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中唐诗僧皎然《山居示灵澈上人》诗“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芜看茗归”句,就是指看茶归。

最后一个字,“荈”。这是一个现在基本上不再用的字。我有一位在西安的朋友,喜欢茶,也喜欢写诗,基本上每一首诗里都会写到喝茶的事情。因为“茶”在音律里面是读平声的,要用到仄声字的时候,用“茶”就不行了,“茗”也不行,他就喜欢用这个荈字。宋代王安石《答冲卿》诗“破瓜青玉美,浮荈白云香”句,也是用这个字。荈一般指晚采的老茶。

总之,槚,荈,茗,茶,荼,蔎,都是一样东西,都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茶。

再来看关于茶的实物印证。我们讲中国有几千年悠久的饮茶历史,拿什么东西来证明呢?刚才说有汉代的槚笥,此外还发现了汉武帝时代的一枚印章,出自长沙,上面就写着“荼陵”两个字。荼陵,就是今天的茶陵,在湖南东部,隶属株洲市,北抵长沙,南通广州,它既是产茶之地,也是古代一个很好的茶叶集散地、集市交易场地。陆羽曾说:“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陵谷里面长了很多茶树,故称茶陵,是一个跟茶叶关系最为密切的地方。古代长沙茶陵这枚印章的出土,证明这个地名在汉武帝时代就有了。汉武帝通西域以后,一方面引进西域各种香料、琉璃和特殊的金银制品,同时也输出茶叶、绸缎这些中华特产。中国人饮茶有悠久的历史,茶陵古印被发掘是一个最有力的实物证明。

我们再看看古代的画。这幅唐代的《宫乐图》,里面有一群宫女在奏乐,每人身边的桌子上都有一个黑色小碗,中间一个大锅一样的器皿,还有一个长柄勺。这是煎好茶汤在分茶的场面,是唐代饮茶的一幅实证画。

再看五代时期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这是反映贵族人家生活的一个写实的画卷。当年没有录像设备把王公贵族的豪华生活记录下来,但是我们通过这幅画就可以看到,韩熙载面前的茶几上摆着一个茶碗再加一个茶托子,还有饮茶的工具——这一类的东西还有很多。从这些画和实物,可以看出我们古人在茶具上已经极尽讲究之能事。

讲完了茶的基本概念,现在就来谈谈我们的赵州茶。

赵州是唐代的禅师,俗姓郝,法名从谂。师幼年出家三受具,曾经去参南泉普愿禅师,得南泉禅师的印可,后来一直各处参学行脚。八十岁的时候,大家请赵州和尚到赵县城东的观音院住,一共住了四十年,直到他去世。赵州和尚提出了很多很多话头,包括墙上(指柏林禅寺普贤阁背墙上的“無”)所悬的“无”字——被称为无门关,包括狗子有无佛性的问题,等等。“吃茶去”是他最有名的一则公案,其来历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必须细细分析才能得其大概。可能有很多饱参饱学之士会说,一则公案如果细细地去讲去品,那已经早失掉了禅的本味。

是的,从禅理的妙悟的角度来说,禅师禅人之间的交流是在电光石火的刹那之际,心与心相印,心与心相契合,不假言辞,常人也无从参究。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禅的事情可能是不可说的,但是禅的公案却是可以说的,因为毕竟是用语言文字记载的,那就一定有雪泥鸿爪,有印迹可寻。

尽管禅如水中之盐,了然不见踪迹,我们在汤水里加上盐之后,你还看得到盐在哪里吗?但是,我们尝尝盐还是盐,它不会跟白水一样。所以从文字的角度着相来看看,这则公案是不是还有一些新的解读呢?对赵州“吃茶去”的公案做一个新的、个人的理解,也是我讲这次课的一个私心目的。这则公案讲评的人太多,大家基本上路数差不太远,各种理解都未尝不可,不过我有自己的一个想法。于是我把这则公案特地排成四段。请看宋?普济《五灯会元》里记载的原文:

“师问新到……”什么叫新到呢,就是指寺院里不常住在这里的师父,刚刚来到这里预备挂单参学的师父。一般新到可以挂单一天乃至三天,三天以后你就要决定,是留下来还是继续云水参学。

“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你到赵州、到这里来过吗?

“曰:曾到。”我来过。

“师曰:吃茶去。”那你吃茶去。

“又问僧。”估计新到是两位,又问旁边那一位。

“僧曰:不曾到。”这就省略了师前面的问话。

“师曰:吃茶去。”

好,到这里,“吃茶去”出现两次。第三位主角登场了。这个主角是这则公案里的关键人物,观音院的院主。院主不是今天的方丈,在过去,院主拥有寺院的产权,土地、房子都是他的私产,但他是请德高望重的大德来当住持。所以这位院主是寺院的法人代表,而赵州和尚是他请来的首席运营官,是这样的角色、身份关系。

“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老和尚您真是奇怪,为什么别人来过了你叫他吃茶去,他说他没来过你也叫他吃茶去呢?

“师召院主。”什么意思呢,就是喊一声“院主”。

“主应诺。”院主答应说:“哎,在”,或者“是”。

结果,“师曰:吃茶去。”你也吃茶去。

讲到这里,你说有什么玄机呢?似乎没有玄机。但是大家却把这一段捧得极其高妙、神乎其神。是不是里面有神妙的东西呢?确实有。这则公案,在我看来,它包含着前后两个层次。

其实禅宗的话头,机锋的应答,就有点像我们谈话,朋友间熟悉了,两人拌嘴,斗智斗勇。所以禅师发现根器契合的,故意用一句两句话去拨他一下,像我们烧的火,炭盖压在上面就把火给压死了,你拿火筷子拨一拨,火苗就会窜起来。点拨点拨,用意在此,接引禅人开悟。但禅师也是常人,并且还是普通人,他虽然是个老师,也要讲究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我相信老师都有一些天然的喜欢教育学生的习气,当惯了老师,见到什么都喜欢用教育口气的那种婆心对待。禅师也是这样,但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要把接引禅人这件事时时抓在手上,也是要看时机因缘。

以我的观点来看,这则公案里面包含着一个转折,原本平平常常的生活变成公案的这样一个剧本转换。为何这样说呢?我尝试着模拟用话剧的形式来演一演,看看这则公案究竟是什么样的现场感觉:

老和尚坐在那里,看到两个新到预备参学的僧人来顶礼。老和尚很慈祥地说,你到这里来过吗?你是哪里人哪?山东人。这么大老远过来的,辛苦。来过赵州没有啊?来过来过。啊,来过,那好啊,就把这里当家一样,吃茶去,吃茶去。又转问,你哪里人啊?湖北。啊,跟我老乡,好好好。来过没有啊?没有来过。多住两天多住两天,吃茶去,吃茶去。

这一段,大抵如此。这是一个宗门下的新到见方丈的基本礼数,叫相看,也叫相见,就是到任何一个庙里面,都会首先拜访方丈或者当家的师父。而方丈、当家师父这时也都是讲一些客套话。“吃茶去”在这里两次出现,不是禅语,因为中国的待客之道,就是请客人吃茶。而且刚刚见面,大家没有来言也无去语,上来就把他提撕一下,垂劝一番,显得我们赵州老和尚这么喜欢教育,老师习气如此之深。这个时候,老和尚纯粹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慈悲:来了辛苦,如果问的是吃饭了没有,没吃,那“吃饭去,吃饭去”,只是礼数而已。

但是,这里出来的观音院院主一下把事情逆转了。明明他知道新到来了总是要相看、吃茶汤,何必多此一问呢?他是在挑事:“老和尚,您今天很奇怪哦,为什么明明人家来过了你也要他吃茶,没来过你也要他吃茶呢?难道您这‘吃茶去’里面,还有什么玄机吗?”老和尚看了他一眼,唉,没事儿找抽型。所以老和尚说,“院主,嗨,你也去吃茶吧,不要在这里罗嗦多嘴。”

大家会说,你这个解释固然新奇,但是恐怕与禅门的宗旨和讲得这么神秘的茶禅一味大不相合,大煞风景,焚琴煮鹤,太不好了。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因为我是学文献学的,所以喜欢研究古制,了解一下禅宗宗门下茶事的情况。我曾经计划写一篇小文,叫《宗门茶事》,搞清楚到底当年禅宗是怎么喝茶的。我们不要把茶太神秘化。借这个机缘,我们就来看一看禅宗关于吃茶的记载。

我们看《百丈清规》。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天下丛林之始。当时在黄梅的东山,动不动就居住几百人,如果没有规矩,生活上不可能有序。应该是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大师的时代,禅宗的规约就已建立起来,不过因为百丈有了一个完善的清规,显得特别突出,大家就把第一本清规归结到他那里去。

《百丈清规》里有“赴茶汤”一则:“凡住持两序特为茶汤礼数勤重,不宜慢易。”“住持”,方丈和尚;“两序”,两序大众;“特为”就是专门设一次,不是平时我们倒杯茶喝,有点像今天的供斋。过去请大家喝一次茶,像今天郑重请大家吃饭一样隆重,所以叫特为茶汤,是专门来供众的茶汤。“礼数勤重”,不可以轻慢对待。“既受请已”,你接受那位师父或居士供养茶汤茶斋以后,应“依时候赴”,绝对不能耽误了。所以今天在茶席里面,姗姗来迟,根据古礼是极不礼貌的事情。说“先看照牌明记位次,免致临时仓皇”,事先要看挂好的牌子,什么时间地点,位次怎么安排,不能够临时再去看。

晚了怎么办?《百丈清规》里讲究要求非常明白,“如有病患内迫不及赴者”,如果是生病不舒服,“托同赴人白知”,一定要托一个去参加茶汤的人,去告诉、呈白。“白”是客套话,我们在客堂常看见告示,下面落款“客堂白”。上对下说话称为告,你看佛经里面,经常是佛告某某菩萨,绝对没有佛白的。谁白呢?“须菩提白佛言”。下对上称为白,客堂向大众告白,是表示谦虚,表示处在低位。所以这里说“白之”。“惟主持茶汤不可免”,一个例外,方丈请喝茶,绝对不能免,就是说,生病也要去,为什么?“慢不赴者,不可共住。”敢不去参加方丈的茶宴,马上出院、迁单。你说我没有犯规矩,没有犯戒,你怎么把我赶走?轻慢方丈,就是轻慢常住。你都没有把这个庙放在眼里,你住在这里干什么呢?所以出院不可共住,很严重。

吃茶汤在古代的丛林里,不是一件小事情。那么怎么个吃法呢?古代在法堂里面,设有一面法鼓、一面茶鼓。法鼓是上堂说法才敲,在东北角;茶鼓是喝茶的时候才敲的,在西北角,长击一通,就是连着咚咚敲下去,这是打茶鼓的方法。只要是寺庙里专设茶汤时,就敲这面鼓,大众闻声,赶紧就得来,在堂外恭候,预备赴茶汤。所以宋代林和靖的一首诗《西湖春日》说,“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寺院里敲茶鼓,是个非常风雅的事情,在这些文人听来,估计和吃饭听到打板一样,很亲切:有茶喝了。宋陈慥有《县西》诗:“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禅林象器笺》也说:“法堂设二鼓。其东北角者为法鼓,西北角者为茶鼓。”今天茶鼓已经不设,古礼无存,大家对吃茶汤这件事就变得非常朦胧。表面看来只是不吃茶汤而已,其实,它代表礼数越来越简慢。礼的简慢,也代表我们的心越来越急躁肤浅。所以礼这件事情大家不要小看,孔子重礼乐,礼教在第一。过去说礼教杀人,但是今天又太不重礼教了,这两者都是不及。

我们来看看慈受禅师的《示众箴规》(箴,意为座右铭),里面讲茶汤这件事情非常好玩:“宾客相看,礼不可免。”所以前面我说,两位新到见赵州和尚不过是礼节的来往,是有依据的,就是客人来了,主人总要招待一下,大家见个面,一定要拜见一面。

“茶汤才罢,叙话已周”,面已经见了,请你喝茶也喝完了,“叙话”是问候的话:哪来的?吃饭没有啊?哪的人啊?出家几年了?师父是谁啊?……好好好,好好发心。这就叫“叙话已周”。刚刚见面就是讲这些话,并没有什么请益。所谓“怀香”,是把香藏在身上专门去诣方丈,展具请益,机锋对了,把怀的香拿出来烧,才有一番接引问答。哪有逮着人见面就接引的呢?

“相引出寮,不可久坐。”学规矩学规矩,我们大家往往太喜欢师父那了,一坐三个小时都不肯走,没想到这是很不守礼数的。既然面也见了,茶也吃了,话也说了,赶紧告假出来,不要絮絮叨叨地把家里的陈芝麻烂谷子给方丈一股脑儿倒一遍。说这太不近人情了,我们好久不见了,叙一下旧不可以吗?可以啊,“若是旧时道伴,远地亲情”,如果是过去就认识的同修,或者远来亲友,“相邀林下水边,方可倾心谈论”,大家慢慢话家常。方丈会客的地方是不宜久坐的。过去的规矩早就在,是我们自己不学,其实不要过多打扰师父们才是讲礼数的,有事则长,无事则短。所以赵州和尚一句“吃茶去”,意思是你该走啦。

再看,“煎点茶汤,丛林盛礼”。慈受禅师的《示众箴规》编于宋代,唐代是煎茶法,到宋代是点茶,所以煎点合说。煎茶是用茶末放在专用茶具里去煮;点茶呢,是将茶末放在茶碗里,注水来冲。我们今天是散茶的冲泡法,都不是煎点法。

“大众云集,方可跏趺”,说这是丛林里很隆重的事情,大众都来齐了,你才可以盘上腿坐。人家敬你以礼,你也要敬人以礼。人家给你煎点茶、奉茶,你在那把腿一盘大大咧咧一坐,显得很没有礼数。因为这不是禅堂,毕竟是在喝茶汤。

于是“盏槖收归,众人齐退”,把杯盘碗盏收起来,众人也一起就退下了,也是不要在那唠嗑说话。

“私藏茶末,取笑傍观”,这八个字特别有意思,你说古代为什么还有“私藏茶末”的事情,这个茶末不值钱哪?在古代,就说唐代吧,制茶法是蒸青饼,蒸后压成末子。经过小榨、二榨,把茶汁、茶的苦涩去掉,然后大榨,用力把所有水分榨掉,才做成一饼茶,跟今天的普洱茶砖一样,拿出来就是一大块。没办法煮,怎么办?要解开,放到茶碾子里碾,再拿茶箩筛一下,筛出的茶末按照茶典的记载,不是灰尘一样的细粉,而是有点质感的小颗粒,这样的茶末才能煮。我们回家拿一点茶末投到锅里去煮,根本不好喝。因为茶在古代毕竟属于难得之物,有的师父喝了觉得味道还不错,就把剩下的茶末私藏起来。所以这里慈受禅师特地说,你私藏茶末,实在是贻笑大方。剩下的茶末就搁在那里好了。

下面,“只手揖人,是何法度?”这是今天在电视剧里常见的。我看到最夸张的,一个出家的道声阿弥陀佛,这只手要画个360度的弧,然后“喔(wō)弥陀佛”,这就叫“只手揖人”,就是单掌给人作礼。慈受禅师说,这是哪家的规矩啊?我们出家人见面对人家都是合掌,今天的丛林真的规矩坏掉了,出家师父居然也有这样学的,是极不礼貌的。你说那我拿着东西怎么办?一般丛林里面讲,手上拿东西可以不作礼,比方说你端着一碗汤、一碗饭,实在要表示礼敬怎么办?把碗往上一举,跟眉眼平齐,就表示我尊敬你啦。手不能腾出来时,你点个头也好,绝不能只手作礼。

“有故不赴,须白知寮。”如果有原因不能去参加茶汤喝茶,那么一定要告诉知寮,就是管客寮的寮院啊知客啊,才能够请假不去。所以你看,古代的茶汤礼数有这么复杂的规矩,我们如果不是学习规约,如何知道这里面的学问呢?

那么到了特别省缘办道、不喜繁文缛节或者条件清苦的寺院,茶汤有时都吃不起,因为在古代,茶还是一个奢侈、高档的消费,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朝为官二十年,只得皇帝赐龙团凤饼,就是小龙团茶一饼。好在寺庙多有茶人,禅宗的语录里经常就有摘茶、到茶园锄地这样的事。寺院里面自己种茶,还好一点。

宋代曹洞宗的一位大德芙蓉道楷禅师曾讲:“新到相见茶汤而已,更不煎点。”(《祇园正仪》)新来的拜见方丈,大家见一下面,就是请他喝碗茶汤。“更不煎点”,有两种解释,一种指备点心,喝茶汤不用茶点;另一种是说不需要复杂的煎点程序,后面一句“唯置一茶堂,自去取用”就是明证。这有点像我们大碗茶,我把茶叶末冲好了备在那,新到到茶堂去,自己舀一碗茶,喝了就算了。煎茶、点茶都有一套规矩程序,要烧水,要冲,要点,分给大家喝。所以“更不煎点”是讲,不要搞这么罗嗦,务必省缘,越省越好,专一办道。从道楷禅师的开示就知道,在古代吃茶,即使是在简朴的寺院里,也有这些规矩。

刚才我们说过,新到喝茶,唯方丈请喝茶是必不能免的,你要是不去,会出现严重的后果。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在历史上还真发生过不去赴方丈茶汤要被赶出院的事情。

我们从一则故事来看看宗门下的规矩。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里记载:“抚州明水逊禅师,在法云侍者寮时,道林琳禅师挂搭。”道林琳禅师也是新到,那么方丈和尚就“特为新到茶”,专门为新到准备茶汤,极为隆重的礼节。“逊躬至寮请之。”

逊禅师是侍者,亲自到云水寮去请新到。结果道林琳禅师不在,一位同行的同参道友跟琳禅师“联案”,就是并排、同座,说:“汝去,俟渠来,我为汝请。”你先去,等他来了我替你转达邀请,于是逊禅师一声“拜托啦”就走了。

结果这位同行的师父就忘了告诉。好,“斋后鸣鼓会茶”,吃完早斋以后,鸣茶鼓,方丈会茶了,结果琳禅师没到。圆通是方丈,就问:“新到在否。”新来的挂单那人在哪里呀?“趣请之。”趣,急忙。给我赶紧把他找来,居然没有报到还了得。方丈显然在当时已经非常生气,你说这个方丈修养不好,不关修养的事,因为你失礼在前,所以他这个问话语气很重,“趣请之”,表示后果很严重。

“琳到,圆通令退坐榻立。”不许他坐,站在那里。当着大家的面,责备他说:“山门特为茶”,我们这个庙特为你们新到请茶汤,“以表丛林礼数”,以表示我们大众常住对你们新到师父的礼敬,“因何怠慢不时至。”你为什么敢怠慢?你看问得很直接吧?没有拐弯抹角讲客气话。琳说“适闻鼓声,忽内逼,趋赴不前”,我一听到打鼓啊,我肚子忽然疼啊,想上厕所了,实在是想来来不了啊。琳禅师听茶鼓知道,坏事了坏事了,明明方丈请茶,没有人通知我,现在打了鼓到不了,怎么办呢?赶紧说,我是肚痛。结果圆通方丈就骂他说,“我鼓又不是巴豆,击着尔便屎出”,我一打鼓你就像吃了泻药一样想大便吗?这话说得非常粗俗,可见当时圆通长老极为震怒。你不赴茶汤是怠慢大众,是瞧不起整个丛林,这是极其严重的过失。

“逊前白云”,侍者连忙上前说,哎呀,是我忘记了,我忘掉请他了。“某当出院”,我作为侍者没尽到责任,自己认罚出院,收拾走人。这个时候没有把话带到的那位同行师父连忙也出来说,“不干侍者与新到事,是某不合承受”,我实在是不应该接受这个委托的,“为渠请偶忘记”,答应为请琳禅师,我自己忘记了,“某当代二人出院”,我应该自己离开。

事情解释清楚以后,圆通知道这中间有些误会,并不是有意怠慢,所以“高其风义”,认为这三个人品行都很好:第一位,明明没有收到通知,完全可以说,没有人通知我啊,你怎么能够责备我呢?但是他说内急,导致圆通长老一顿呵骂。侍者不是说我话带到了你没来,而说我没见到人,事没办好,勇于承担责任,说我出院。第三位受请没有完成,也出来承担责任,有担当。这是真禅人,真汉子,大丈夫。所以圆通长老认为这样的人风义很高,“并宥之”,全部宽恕了。

从这则故事可以知道,古代丛林里茶汤的规矩很深。前面我们讲请新到喝茶向赵州“吃茶去”公案的转换,就是说,作为院主,他明明知道宗门下的规矩,对新到是要讲客气,你来没来过,他总是新到,总是要请他去吃茶,你为什么要来故意问老和尚“你为什么都让他们去吃茶”呀?所以一个原本不是公案的平常事,变成千古佳话,是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因缘在。

由于赵州茶实在是名动天下,后来也就出现被异化的状况。当时好多外道邪说,譬如《莲宗宝鉴》记载说,“今愚人不明祖师大意,妄自造作将口内津唾,灌漱三十六次咽之,谓之吃赵州茶。”把唾液反复灌漱三十六下再吞咽,道家有这样的养生功夫,但和赵州茶没有关系。还有的教人家说,你把朱砂和茶末点一碗,给临终的人吃下去,叫“会赵州机关”,死后肯定不堕地狱,这更是瞎说了。“更可怜悯者,有等魔子以小便作赵州茶,何愚惑哉?”小便当然不是赵州茶,中医里叫做“回龙汤”,固体叫“人中白”。“非妖怪而何耶?真正修心者,但依本分念佛,期生净邦,切不可妄将祖师公案杜撰穿凿,是谤大般若之罪人也。”

居然出现这么多古里古怪的赵州茶,讲这些是要大家增广见闻,从传播的角度说,任何东西传到一定的程度是会走样的,会被人利用。我们欣闻祖师之本心,还是老老实实依据原典进行解读,大概能模拟祖师之万一;如果我们连这个也做不到,基本上就会离祖师千里之外。这点希望大家注意。

前面讲了半天茶和禅,还没有涉及《赵州禅茶颂》这首诗本身。因为这首诗的立足点就在一个茶字上,或者说就在“赵州茶”这三个字上,所以我们弄明白这些,后面的内容就势如破竹,基本上好理解了。

我们来看,老和尚这首诗并不是一首茶诗,它其实是一首禅诗。在邢台玉泉寺我见老和尚的时候,曾经了解过这次夏令营要讲什么主题。我就在饭桌上和老和尚说,“我讲您的《赵州禅茶颂》好不好?”老和尚一听很高兴,说:“好啊。”当时他还说:“我这个诗啊,是以茶写禅。”这句话就奠定了这个基调。

古往今来写茶的人、诗,太多太多了。但是,如何在诗中间,把茶和禅糅合得巧妙,而且借茶来传达出自己的佛教信仰、禅宗理念,这才是独到之处。这是这首诗存在的价值。我拜读老和尚这首诗,感觉里面表达了他老人家对禅、对茶,乃至对怎么修行的体悟。什么叫禅茶,我也尝试做各种各样的解读,但是想来想去,觉得老和尚在诗里所传达的观点,就是对禅茶的一个非常好的诠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赵州一碗茶,今古味无差。”

这碗茶在此处是特指赵州的茶,这一碗,才是“今古味无差”。没有其他的任何茶,能像赵州茶这样横越古今、沟通今古,打通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今天都还能跟赵州祖师一同呼吸。这是其他的茶所不具有的品质,因为只有赵州茶里面有禅意。赵州茶指出了一条修证解脱的道路,所以赵州的这碗茶,是一碗特别的茶;是今天喝来却不觉古今有味道差别的茶;是一碗平等的茶、一味的茶;可以说,是“法尔如是”、亘古如是的一碗茶。这是老和尚开篇就确立的一个基调。

赵州的这碗茶穿越时空,味道不会走样,也就是说,当我们今天再品饮赵州的这碗茶时,获得的受用,跟当年赵州亲自叫我们吃茶去的时候,是完全不会有差别、不会两样的。

“瞿昙曾记莂,鸿渐复添蛇。”

瞿昙(Gotama)是印度的刹利种姓的一个家族姓。宋代以姓赵为荣,唐代以姓李为荣,时空转易,都会发生变化。而在讲究种姓的印度,如今依然等级森严,下等种姓要和上等种姓的人通婚,是一件难于登天之事,所有人都要反对。大家读《法华经?信解品》,穷子被雇去除粪,干这个最低等的事,他还觉得很相应,你要让他干更高级的事他做不来;同样,高级的人你让他做低级的事他也做不来,这是种姓的烙印。瞿昙表示释迦牟尼佛的种姓,他是瞿昙仙人之苗裔,也译作乔达摩、瞿达摩等等,这些就不去细说,瞿昙在这里代指释迦牟尼佛。

说释迦牟尼佛曾经亲自授记——“记莂”,也有写作“记别”,也叫“授记”。佛为弟子们预言他们将来要成佛的事情:满多少劫,要成一个什么佛叫什么名号,国土叫什么名字,寿命多长,教化多少人,就叫授记。最著名的有释迦牟尼佛在然灯佛处受记,大家读《金刚经》就可以看到;《阿含经》里还有弥勒受释迦牟尼记,将来成佛;还有一些,《无量寿经》中法藏比丘受记成阿弥陀佛,等等。最最高妙的,就是在《法华经》中,首先为他的声闻弟子有学无学人授记,之后为恶人——提婆达多授记,还为女人授记,大爱道(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她们都被授记。让每一个人都有成佛的希望,这种预言叫做授记。

读了老和尚这首诗,曾经有一位茶人很疑惑地跟我讨论说,宗舜法师,老和尚这个诗句写得很奇怪,好像佛教里面、印度的佛经里边没有谈到喝茶的事情啊,怎么叫做“瞿昙曾记莂”呢?觉得不好理解。我说,“瞿昙曾记莂”并不是记载茶这件事,是记载的“赵州古佛”传佛心印这件事。所以“赵州一碗茶,今古味无差”是说灯灯相传、心心相印,永远无尽,这才无差呢。当年佛在灵山会上拈花遍示四大众,迦叶尊者受法(为后世禅宗初祖),祖祖相传,这是“瞿昙曾记莂”。

茶是中国的特产,茶的原产地在中国,这是确定无疑的。世界上和我们同纬度的地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茶树,它不过是一棵树,我们叫它茶树。它有品饮的功用,其实我们捡任何一片树叶来冲冲,都可以当作茶来喝,只不过味道不那么好而已。在印度或在其他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都会有一些野生的茶树,但是他们都没有以茶作饮品的习俗。

在印度,从来都是把茶当作药。印度开始尝试培植茶是在1834年,到现在才175年的历史,而真正的印度茶开始在市场上销售,到今天正好70年。1939年东印度公司在伦敦销售的茶,说得好听是从中国移植过去的,说得不好听,就来自当年从福建偷盗过去的几百棵母株。所以印度的经典里边没有记载茶,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印度人、英国人喝茶,乃至欧洲人、美国人喝茶,都是受中国人的影响:最早是汉武帝时代传到东南亚,后来中东一带慢慢喝茶,又传到欧洲去。美国人饮茶就非常晚了,那是受英国人习俗的影响。

英国人之所以爱喝茶,特别是爱喝红茶,有些当地的特殊原因。因为英国水质偏硬,口感极差,而红茶特殊的香气和味道能掩盖水的异味,且恰好稍硬(偏碱)的水跟红茶的结合,能够产生一些特殊口味,再加上奶和糖,就形成英国的饮茶风俗。英国人喜欢喝下午茶,因为英国人午餐与晚餐间隔的时间太长,晚餐到八点钟才吃;再加上伦敦天气很糟糕,经常雨雾,动不动就变天,大家下班以后很少在外面参加社会活动,怎么办呢?就把社交活动放在下午茶时间,所以在白金汉宫女王接待大家吃下午茶点,这是极高的礼遇。这些饮茶的习俗都是受中国影响。

茶是中国极其特殊的饮料,它对世界的贡献之大,甚至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今天喝一杯冰红茶、柠檬茶,似乎洋派、时尚,好像很“潮”。其实,所谓的冰红茶是美国家庭妇女的发明,历史极短。因为美国人最喜欢吃冷东西,冰淇淋、冷饮等,这些家庭主妇发现,把红茶一煮,放上冰块、加一点蜂蜜,口感特别好,再加上相对冰淇淋的高热量来讲,茶非常健康,所以极力推广冰茶。冰红茶、冰绿茶、冰乌龙茶等等,都是美国人的习俗,中国人的习惯是喝热茶不喝冰茶,而今天大家也跟着喝。这些习俗是很有趣的。

所以“瞿昙曾记莂”讲的是佛在当年心心相印、灯灯相传之际,就已经授记赵州古佛将把如来的传法一代一代传下去,已经预言赵州古佛借吃茶就能够接引无数的人。果然,“吃茶去”这则公案,历经千秋,到今天大家仍津津乐道;果然无形之中把禅法在普通老百姓中间推广开来。

今天我们中间有的人敢说不信佛,不过但凡爱喝茶的人对禅茶还是心存恭敬的,就是受赵州茶的影响。不信佛的人还能对赵州茶如此崇敬,这果然就是三宝佛陀当年授记过的一个机会,也是菩萨护念加持的作用。

第四句“鸿渐复添蛇”,鸿渐是陆羽的字,姓陆名羽字鸿渐。根据史书的记载,陆羽因为长得太丑,居然三岁时被家人遗弃。按说孩子再丑,我想父母也不至于遗弃他,不知他父母是什么人。陆羽被天门智积禅师在湖边捡到收养,这是在湖北的天门县。根据陆羽29岁写的自传,他说“字鸿渐”——《周易》里有一卦叫渐卦,是说鸿鹄高飞,时低时高、时高时低,循序渐进,鸿渐有这个意思;“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不光长得丑还结巴。但陆羽是不肯向命运低头的人,这么一个丑陋口吃的人,居然逃出寺院,混到一个戏班里演丑角,专门讲笑话逗人乐,了不起。他后来还著了一本笑话书。

陆羽爱茶,一生历游名山大川,亲自去探访茶的源头,找茶树,找水,去分辨各自的差异,于是就写了一本《茶经》,后世也称《陆子茶经》。《茶经》只有三卷,但确实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对茶的起源、用的水、茶质的选择等等,做了完备系统的说明。如果没有《茶经》,中国的茶文化今天发展成什么样呢?不大好想,历史不允许假设。不过我们也可以想象在那样一个时代,如果没有陆羽,会有其他人做同样的著述。但是,因缘际会,他选择了命运,命运也选择了他。他的使命就承载在这一部《茶经》上,他成为茶圣。

但是,什么叫做添蛇?画蛇添足,多事。陆羽《茶经》的系统总结,历代茶人视之为宝,成为整个茶科学知识的奠基,有开创茶业之功。如果谁的茶被陆羽品得好,身价立刻百倍。地位都这么高了,老和尚为什么还说陆羽这个人真是多事,写一部《茶经》画蛇添足呢?我理解,茶道、茶艺,都包含丰富的层面。比如说茶叶的加工制作乃至保存运输,基本上属于技术环节;茶叶在冲泡品鉴时用了一些手法,便升华到艺术的高度,称为茶艺;到更高的层面呢,我们通过对茶的品饮、跟茶的交流,从茶中感悟人生、感悟哲理、感悟禅意、感悟大道,这个时候,就从技术、艺术上升到了哲学。茶就不再是单纯的饮品,而成为修行的载体,它是一种工具。

所以,茶之至简至易,说它很简易,贩夫走卒都能以茶解渴;说它高贵,宋代龙团凤饼做好后要加麝香、涂膏油,贴上金箔剪的龙凤,这一饼可说价值甚巨,导致大家普遍视饮茶为极其奢侈的行为。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贡团茶改成散茶,不许再进贡团茶,耗费民力,就只用散茶。我们今天抓把茶叶来泡就是从明代开始。所以茶可低可高,极具包容之性——后面讲茶的品德还会讲到。我们理解,祖祖相传,心心相印,并不在吃茶这件事上。茶吃得再多,不过是妙玉所说的“饮牛”而已。一杯为品,二杯为饮,三杯就叫做饮牛,难道喝得越多就能悟道吗?

所以,道不在茶上,禅也不在茶上,写一本专门研究茶叶茶具茶水乃至种种技术的东西,可不就是挺多事的吗?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任何事物都要善待它的诚意。对于茶叶来说,它牺牲了自己,我记得明海大和尚讲过,说茶树牺牲生命,任人家去揉捻烘焙,最后在沸滚的水里获得新生,舒展了自己的生命,就是给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茶以牺牲给予我们足够的奉献,我们在品饮时,当然要对这生命抱有足够的诚意,才是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选好茶、好水,选好茶具,认真地去找好的冲泡方法,也并没有什么错误。所以《茶经》可作,也可以不作。从禅的角度来说,天地之间不妨存有这么一部著作,聊作我们大家对茶的牺牲的一种敬意。所以说,老和尚这句话是禅人本色,要我们不是死在吃茶这件事情上。“鸿渐复添蛇”,并不是否定《茶经》之意。

“瓯注曹溪水,薪烧鹫岭桠。”

瓯,是茶碗。里面倾注的是曹溪的水,曹溪在广东,是六祖所驻锡的地方。当年六祖获得五祖的衣钵之后,隐身于岭南,在广东一带,在韶州开演禅法,大阐禅风,讲出了《坛经》——古往今来中国人唯一被称为经的一部佛学著述,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瓯注曹溪之水,就是说心法的这一脉由赵州直接接到曹溪,曹溪禅是世尊祖祖相传。据说梁代一个天竺的婆罗门、梵僧到曹溪,一喝,哎呀,这个水太好了,这个地方极为殊胜,就在这里建一个寺好了,因为非常像印度的宝林山,就称为宝林寺。这是“瓯注曹溪水”。

再看“薪烧鹫岭桠”。烧,煮茶的时候要取活火来烹,炭头上有蓝色火苗的,既不见烟,又要有火,叫活火。我烹这碗茶,用的是曹溪的水,烧的是鹫岭的桠,枝桠,就是树枝。鹫岭就是著名的灵鹫山,佛经里所说的耆阇崛山,在古印度摩羯国的王舍城东北边,简称灵山,也叫灵岳、鹫峰。为什么呢?山峰尖尖像一只秃鹫的脑袋,印度山中多鹫。佛在这里宣讲了《妙法莲华经》等多部大乘经典,所以是佛教圣地。中国人特别喜欢印度,但凡灵山一定要跟印度沾上关系才行。譬如说普陀珞珈山,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在《华严经》里有专门记载,确实不在浙江的舟山群岛,而是在印度。我们因为供养观音大士特别灵验,于是就视普陀山作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其他的很多名山也是如此,比如鸡足山,就不细说了。叫灵鹫山的还有福建福清以北的鹫峰,杭州的飞来峰也叫灵鹫山。在佛经里记载比较明确的是五台山,明确指示说震旦国(中国)有五台山,文殊菩萨在那里应化清凉地。由此,印度的出家僧人毕生以朝拜一次五台山为最殊胜,这是一个特例。

我们讲到这里,就慢慢地契入禅宗一些老和尚对于禅茶的理解了。

“虚空为玉盏,云水是生涯。”

这两句不用做更多解释,因为每个参禅的出家人,对禅茶有一定的接触,都会有亲切的感受。整个虚空就像一个玉盏,里面盛满甘露;行云流水就是我的参学生涯。老和尚用非常美的语言阐释出本色衲僧所独具的行云流水般自在无碍的禅境。下面就出现了很关键的八个字:“正清和雅气,喜舍慈悲花。”正、清、和、雅四气,喜、舍、慈、悲四朵花,提出了老和尚对禅茶的一种认识。我们前面说“虚空为玉盏,云水是生涯”,这是禅人质朴的境界。老和尚的态度是,这样行云流水般的生涯,需要用一种自在随缘的姿态来对待。他说:“着意尝来淡,随缘得处佳。”如果刻意地去品尝茶的滋味,感觉茶味淡薄。不是茶本身淡薄,是因为刻意,是因为执着,是因为我们心有挂碍。这时这个茶即便是至好的美味,喝起来也不觉得如何美妙。

但是如果我们随缘,随各种因缘来喝这碗茶,会感觉到真是无上妙味、甘露醍醐。我们昨晚在老和尚的会客室里聊了一会儿,有位居士就讲,追求一个没有遗憾的人生是他最大的目标。老和尚很感慨地说,唉,他这个目标就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是啊,我们人生哪有一个没有遗憾啊?连佛都不例外。

佛也要受人诽谤,有人把木盆扣在肚子上,假扮说怀了佛的孩子,不如意吧?佛的亲族释迦族遭到屠杀,他没有办法救,不如意吧?佛的弟子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怎么死的呢?被一群外道拿砖头瓦块砸死的。众人看到说,这是佛最厉害的弟子、上首弟子,砸死他我们可以扬名立腕啊,于是围着目犍连尊者,把他砸得遍体是伤,挣扎着回到僧房。见了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问他,“你不是神通第一吗?你的神通哪去了?怎么会被人打成这样呢?”目犍连尊者说,“我被打的时候,神通两个字都不知道是怎么写的了。”不如意吧?

你看以佛的圆满福德,以目犍连尊者的智慧神通,尚且不能如意,不能事事无憾,何况一个凡庸之人,想要做到没有遗憾,这样的人生,确实是一个负累,因为抱着这样的心,处处斤斤计较,追求完美,处处去追求所谓的极致,已经跟随缘背离太远了。所以老和尚说“随缘得处佳”,暗含着不仅是茶的理,更含着禅的理,生活的哲理。

我们就从肤浅的角度来看,在你肚子饿的时候,吃个馒头觉得很满足,但是在你吃饱以后,哪怕让你再吃半个,都会不堪重负——馒头本身性质没有变化,你吃的前三个馒头跟这第四个馒头的面粉、蒸制工艺、味道完全没有差别,你的需求变化了。唯有随缘对待,逢茶喝茶,遇饭吃饭,困了睡觉,寒冷赶紧穿衣,这样才是真正云水自在的生活,才是一个禅人的境界。否则,就是天天给你最好的茶品饮,给你最好的美食,都会变成负担。所以老和尚讲的“随缘”两字深可玩味。

那么,随缘是不是真的没有原则、没有标准?可能有人会说,法师您既然说了随缘嘛,我本来还挺想供养你一些好茶,那就给你次的好了。不是的,好茶和次茶确实是有区别。好,刚才敢笑我的,我就吓唬吓唬你们,我是有分别没错,如果你们把预备送我的好茶换成次茶,你也有分别心,你也比我高明不到哪儿去。不要笑我,不笑的同学还有一点禅意,笑我的人跟我境界差不太远。

我们说的是一个非常真切的道理,因为任何东西都有美丑、真假、善恶之别,无念、无别,只是说我们对境界没有分别执着的心的状态,并非境界本身没有美丑,所以极乐世界黄金为地,七宝池、八功德水,道路两旁的树木珍宝围绕,为什么不说堆的都是建筑垃圾呢?说佛都无分别了,还要讲极乐世界黄金为地,不是佛也挺执着吗?不是这样的,黄金本身在佛的眼里,跟土木平等,是因为他的心平等。如果事物本身无差别,那佛不用吃饭,天天吃沙子就好了。佛还是吃饭喝牛奶,受大家的供养,这些没有和我们常人两样。品质有精粗美丑,对待它却看你的心能不能平常。

禅宗有许多吃茶的公案,其中讲到一位禅师非常有意思,皇帝请他去吃茶,他是一个老修行,根本没有什么礼数上的讲究,作揖坐下,拿了杯子“啧啧”作声,吃完茶看到杯里还有一点茶末,自己弄点水晃荡一下,仰头喝下去。要从茶礼上来说,极不守规矩,但是皇帝一看,龙心大悦,说这才是一个真正朴实的修行人。你看,一切就按着他的生活来走,他并没有觉得战战兢兢,所以一切取决于心。

随缘的生活, 是说以平常的心态很淡定地看这些人事——这个词今天已经被扭曲,说出来显得古怪,而内心真实地充满了平静喜悦,时时就是在一种淡定、随缘的状态,也就是“正清和雅,喜舍慈悲”。

“ 正清和” , 是文怀沙先生的三字真言, 说儒家从“正”、道家从“清”、佛家从“和”,“正清和”这三个字能涵盖三教。从我们的角度看,儒家固然真是讲中正为大,但孔子以仁、以礼作为立教儒家之本,不完全能用一个正字概括。道家的清,老子言,“一气化三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道家重一、重清,《道德经》里讲清气。和,佛家讲“和”,僧伽“六和敬”,这话也不错,但是佛家首重智慧解脱,讲中观正见,讲悲智双运,也不是和字能够概括的。所以文先生的三字真言,恐怕不能概括三教的真实状况。但是老和尚在后面加了一个“雅”、一个“气”,拿来说禅说茶,就立刻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尤其是说茶,“正、清、和、雅”就非常准确。茶,善利人,不害人。它性虽寒凉,却无毒性,反能解毒,就像君子一身正气,它能除邪秽、去腥膻。这是正气。

清,清气。茶树生存的环境,最高处海拔2800米,低处离海平面几米也可以,但越是高山峻岭,产茶的品质越清,这种清雅的环境培养出的茶品清洁;任何污染加在它身上,它立刻就变味道,不再保有本色,宁愿牺牲不为瓦全,绝不和异味共存。茶道,茶事活动,一定要有洁具、净手的准备,都是表现出这种清气、清净整洁的气氛。所以说茶性清。

和呢?茶具包容性,它充满和气,善待每一位,每人都能得到受用,所以茶性的和谐是能同任何东西调和。现在提倡本色品饮,不在茶里添加东西;早先喝茶是要加姜、加桂皮,那是因为制茶方法不太高妙,要掩盖煮茶的苦涩味道。今天的茶,只要简单冲泡,就能泡出本色。拿茶来泡饭,也非常香美。我有时没有胃口,就特地沏一壶好茶,倒到饭里,茶泡饭,吃点小咸菜,就是无上的妙味,天厨妙供,我看也不过如此。所以茶性极和,不排斥任何东西,能与任何东西和气共生。

雅气,更不用说。茶,生的环境就高洁而雅;我们冲饮时,茶礼、茶具的精美,冲茶方式的一道一道步骤,都体现出高雅的氛围,反映出我们每个人的修养。再粗野的人喝茶,都必须放慢,放缓,心态放柔和,就像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样,心急的人也是吃不了那一碗滚烫的茶。从环境的欣赏、字画的陈设、插花的技术,到茶品、水、具的选择,甚至来一点诗赋表达心境,整个茶事活动是一个品鉴过程。

赵州一碗茶,这一套完整的茶礼、茶事程序,今天保存在日本。中国早期茶会很繁琐,从有钱人的角度来说是高雅,世俗的心态、贪人的习气就是如此,会把简单视为怠慢。你弄简单了,他不顺你这一套,喜欢繁琐的名堂,所以这样调伏他的心;等到大家慢慢入道,就会越来越简,一个小小的盖碗就很好,是不是?这就是雅气改造了我们的心灵。所以一个烦恼就有一个对治的方便,有简的,也有繁的,有增的,也有减的,看需要,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浙江已故的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在1990年提出茶有四德,叫“和敬廉美”;我们老和尚提出“正清和雅”四气,都是非常能反映茶的特色。

“喜舍慈悲花”,这就把茶拉到禅、拉到佛教上面来了,必须要落到实处,因为我们能够通过品饮赵州茶,体会赵州的禅境,升起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如果单纯喝茶,何必到这里呢?什么叫做“慈悲喜舍”呢?就是四种广大的利他心,能够令众生离苦得乐,也叫四等心、四梵行。

什么叫慈无量心呢?就是给一切众生快乐。悲无量心,就是能够拔尽、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喜呢,就是不嫉妒众生享有安乐之心;我们平时解释,都是用欢喜来解释,但是还不准确。喜心是看到你达到了离苦得乐的境界,有任何一点好,就非常非常为你欢悦,感到你得道了,离解脱越来越近,你不再受苦,发自内心地不会嫉妒你。我们凡俗的人见不得人家好,但凡超过自己一点,甚至和自己毫无关系的,我们心里是不是多少还会有点酸溜溜的?这种习性老在嫉妒别人,我落水也把你扯下来,大家都是一脚泥,心里就好过些,凡夫心是这样。

而“佛视众生,犹如一子”,佛看我们每一个人都好像看独生子一样,心中充满怜愍:看到你有一点点不如意,我心中无限痛苦;看到你越来越好,心中就充满了慈爱欣悦。所以喜无量心不是单纯的欢喜高兴。

舍最容易被误会,不是舍得,也不是布施、放下、看破的意思——我们有位老法师讲四无量心经常望文生义。舍心是平等之意。什么平等?看仇人跟看亲人是完全平等,态度上没有差异。这是非常难做到的。所以《俱舍论》里讲到修四无量心时说有个训练的方法:你先找一些跟你无亲无仇的人,观察他,感觉和他亲近了,能够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因为没有利害关系,能生起平等心;然后再找利害关系少的,最后才能观仇如亲,非常难。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论”里讲到这样的修行方式,也来源于《俱舍论》,而《俱舍论》讲的是来自佛经,这是四无量心的修法。所以这个舍心,是平等心。

那么这四无量心和我们的茶有关系吗?老和尚在这里难道是凑了四个字与前面对称吗?不是。我们看,茶确实有这样的四心:

慈是给予别人快乐,茶之美味带给我们欢愉健康不用说;茶还能除病、解毒,这不是在拔苦吗?悲无量心。茶的妙用非常广大,古人常把茶和药混在一起用。今天有人偶尔见到中医在药里用上一点茶,觉得稀罕无比,其实不要说茶是药,我们吃的药都是草根木皮,那么茶作药有什么好奇怪的?像福建福鼎一带出的陈年白茶——起码八年以上的,清热治感冒的功效非常好,当地人有点感冒都不去看医生,就把老白茶酽酽地沏一碗喝了就可以。茶拔除人的痛苦,还有很多妙用有待我们发掘,所以茶具有悲无量心。
喜呢?它都全心全意地牺牲、奉献给我们了,还会嫉妒我们吗?天生它就是牺牲的,没有得到人们一点点好处,真是天生天养,为我们人所利用。茶真可说是彻底的无我、彻底的放下,把自己完全牺牲,没有任何索取。喜无量心。

舍无量心,更是如此。不会因为他是个十恶不赦的人,喝起茶来便是苦的涩的,不给他喝好的;它也不会瞧不起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让茶味有所改变;同时它也不是特别喜欢老百姓、出家人,经我们一喝就变得甘美。它永远是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所以历史上也有一些奸臣、所谓的败类精于茶道。宋徽宗作《大观茶论》,堪称茶道高手,亡国之君啊,难道不说是坏人么,但茶对他也是平等。所以茶的品性真的就是“正清和雅气,喜舍慈悲花”。

我们这样去享受这碗茶的时候,是“人人亲受用”:我们只要亲自去喝去品饮,都能得到受用,得到好处。“处处绝尘渣”,因为清茶对我们最为有益,所以我们三碗茶喝后,觉得神清气爽;喝到七碗,两腋习习如生凉风,感觉已经长出翅膀,要飞到琼阁玉宇。茶能把我们的烦恼,我们的焦虑,我们的一切,都清洗得干干净净。

“林下清和满,廛中敬寂夸。”老和尚在这里讲的是日本茶道的四德。“林下”是山野,“廛中”是闹市,古代平民城市里的居所,都叫廛中。这两句话要连在一块儿看,是说林下廛中都崇尚和敬清寂。不要误会了,说林下山野之人崇尚清气、和雅之气,而闹市中的人崇尚敬、崇尚寂。闹市还有什么敬寂可言呢?这是说,无论山野还是闹市,只要接受茶道清修,我们都会接受“和敬清寂”茶之四德。

日本茶道提出的茶之四德,源自珠光禅师。珠光禅师曾到浙江余杭的径山寺学习中国茶道,茶道就是由他传入日本的。一位叫义政的将军问他茶道大意,珠光禅师答说:“一味清净,法喜禅悦,赵州知此,陆羽未曾知此。”这句话是禅人的话,不是茶人的话。由于禅风、禅茶人人都得到受用,无论在山野还是闹市,都是一片和敬清寂之气,一片太平景象。

“千年逢盛会,四海颂蒹葭。”所谓“千年逢盛会”,是指2005年10月19日的“天下赵州禅茶文化交流大会”,我有幸受邀参加,亲眼目睹了各国高手品茶论道,真是一次千年盛会。我与禅茶、与赵州的这段因缘,也就是因为这次盛会而更加广大,结了很多的善缘。

“四海颂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篇,大家都很熟悉,是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思念异地的友人,都用“蒹葭之思”,后来才窄化成对爱情的观念,《诗经》的本意并非如此。老和尚说,四海都在传诵《蒹葭》的诗篇,是大家都把茶友当朋友、当亲人看待,长久没见今日重逢,再次吟诵《蒹葭》篇的时候,觉得格外亲切。“蒹葭”这个词用意在此。

最后, 老和尚这样解释: “ 三字禅茶意, 和风送迩遐。”

“三字禅茶意”,三字禅,就是“吃茶去”。这三字禅茶之意,就像和风和气远近飘扬,“迩遐”一般写作“遐迩”,就是远近。无论远近,大家在赵州一味禅茶这样的熏养之下,感到和气充满。

至此,《赵州禅茶颂》就画上了句号。但是,世间所萦绕的那股正清和雅之气,喜舍慈悲之花,还有和风远近吹送所传达出来的浓浓的禅茶之意,却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欢乐。其实这三字禅茶意,不光是在远近,也在今古——远近是空间,今古是时间的概念,今古远近时空交错的中间,都能感到浓浓的禅意。

赵州这碗茶,亘古回味,余味无穷。启功老人家写过一首极好的诗,我把它当作讲课的结束。他说:

七碗神功说玉川,生风枉托地行仙。

赵州一语吃茶去,截断群流三字禅。

三字禅的千古传诵,正是因为它是真正的佛祖源流,正脉传心的法要,诸佛的妙谛,祖师的正见;而老和尚又把“吃茶去”这禅茶一味的精神发扬光大。我们今天有幸在夏令营中学习《赵州禅茶颂》,希望大家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返回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六届:认识虚云和尚——虚云和尚的生平及其启示(明尧)
下一篇:十六届:第十六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的讲话(明海法师)
 十七届:普茶
 十五届:普茶——柏林夜话(三)
 十一届:在开营式上的讲话(黄云锁)
 七届:在开营式上的讲话(夏泽红)
 四届:在闭营式上的讲话(湛如法师)
 七届:在闭营式上的讲话(周文)
 十八届:上殿、礼佛、过堂礼仪及注意事项(道智法师)
 八届:吴立民忆朴老(吴立民)
 十七届:学习仪轨(道智法师)
 十三届:让感恩的清泉浇灌生命的绿洲(安虎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要[栏目:宋智明居士]
 我痴(慧律)[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成功是无路可走的逼迫[栏目:寂静法师·福慧灯]
 给世界佛教青年的建言[栏目:星云法师]
 二一老人的启示(周迅)[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53集[栏目: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净空法师]
 前行讲记 第二百〇八讲 普贤上师言教-发心-四无量心-舍心3[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修行心法[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45 奴守门[栏目:百喻经译]
 57.云何持戒能生智慧?[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