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过与三德
 
{返回 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47

三过与三德

  ◆ 所谓的“远离现象之过”,实际上就是在说远离“贪著现象”之边;

  ◆ 所谓的“远离空性之过”,实际上就是在说远离“贪著空性”之边;

  ◆ 所谓的“远离无生之过”,实际上就是在说远离“贪著(现象和空性)二相”之边。

  《珍珠之鬘》第七则

  顶礼诸位胜妙上师!

  大宝上师医王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应诸位邀请,为向大家奉献一些教法,所以就以下内容,略作开示:

  作为一个已从今生暂时利乐反转心意的足以载道的修行人,我们在拋弃了自私自利的心态之后,那所作的一切,就都必须是要为了利乐有情而发心了,而不应再观待一己小我的利害得失。

  由于大家是要依赖尊贵的有情众生们而觉悟成佛的,所以,我们也就必须对于有情众生,发起慈心与悲心,心中并该自忖:“假如一切有情众生都能离苦得乐,那该多好呀!”我们应该由衷地这样思考着,而来进行踏实地实修。

  假如我们借用归纳整合的方式,来分析自己(的修行过失)的话,那么,按照“大印”的传规,是要实修“三离过”的。

  所谓的实修“三离过”,即是指:

  ◆ 实修“远离现象之过”;

  ◆ 实修“远离空性之过”;

  ◆ 实修“远离无生之过”。

  那么,究竟又该如何实修呢?

  1.所谓的“远离现象之过”,是说应该不执现象为实地实修——这是说,应将一切外显的现象,都观修为梦幻、都观修为“显而无自性”。由于了解了一切现象显而无实,因而,也就会了解到痛苦的无实性,当(俗人认为的)痛苦不能干扰你心情的时候,就是“法趋于法”了;当我们业已了解到所有“自方或他方的现象”,都是“无实”的时候,就叫做“远离现象之过”了。

  2.所谓的“远离空性之过”,指的就是远离对于空性的贪著。假如认为“这是空”,或者心想“我要证悟空”,这时就会产生“想要空”的贪念,这种“想要空”的贪念,便是一种错误。假如了解到了烦恼与妄想的空无特性,那么,就会了解到产生痛苦的地方原是空性,(这时痛苦)也就不会生起了。这时,就叫做“远离空性之过”了。

  3.所谓的“远离无生之过”,是说不要将“现象”与“空性”分头放置。倘若了解到了“现象”是无生的,而“空性”也是无生的,那就叫做“远离无生之过”了。这个时候,又应远离“二显之识”呀!

  ◆ 所谓的“远离现象之过”,实际上就是在说远离“贪著现象”之边;

  ◆ 所谓的“远离空性之过”,实际上就是在说远离“贪著空性”之边;

  ◆ 所谓的“远离无生之过”,实际上就是在说远离“贪著(现象和空性)二相”之边。

  因此,在“大印”的经教传承里,有这样的说法:远离了“现象之过”、“空性之过”、“无生之过”的“三离过”,可得三种功德——三身。

  1.借由远离“现象之过”,就可以穷尽轮回的边际,从而获得“显空化身”;

  2.借由远离“空性之过”,就可以不住声闻及其“寂静涅槃”之乐,从而获得“无灭报身”;

  3.借由远离“无生之过”,就可以尽除认为自心空空洞洞、空无一物的顽空断见,从而获得“无生法身”。

  以上这些实修方式,是尊主“大婆罗门”(萨惹哈)所承许的。

  除此之外,别无深法。

  ——冈波巴大师全集《珍珠之鬘第二辑·珍珠之鬘》第七则竟


{返回 珍珠之鬘·冈波巴大师全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圆满的教导
下一篇:萃精的艺术
 悟者的呓语
 渐与顿
 即身成佛
 善心的力量
 金刚语
 平常心
 关于“大印”
 听法的意乐
 内在的调伏
 心性与现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初机净业指南 摄心妙法[栏目:黄庆澜居士]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金山规约序》解[栏目:真禅法师]
 为什么空间与时间是一种幻觉?[栏目:高月明居士]
 生死大事 - 堕胎罪同杀人[栏目:方外看红尘]
 《佛说阿弥陀经》开示一[栏目:常福法师]
 五百罗汉 352、修无德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什么是窍诀?怎样才能得到?[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抉择法无我无为法,无自性之修法,其概要为如何?[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无常的脚步[栏目:超然法师·我的清晨诗稿]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