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利乐众生,只有行善教化一种方法吗?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55

佛教利乐众生,只有行善教化一种方法吗

  佛教的精神宗旨是兴利除弊,以大悲大智大勇从轮回的苦海中拯救一切有情众生。

  佛教认为众生所以在苦海中漂流,受苦受难的总根源是愚昧无知的俱生无明,消除愚昧无明的唯一办法是进行教化,点燃众生自己心中的智慧明灯。

  由于众生心态各异,根器不同,为了适应一切众生的心态、根器,在开发真智、消除无明的大前提下,佛祖设置了种种方便之教。所谓方便,就是不拘一格,对症下药,有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禅宗、净土、实教、权教、渐门、顿门、在家、出家、修德、修慧、世法与出世之法,以佛教的形式和非佛教形式,离欲修行之法和不离欲修行之法,以文教化之法和以武制恶之法,修世间快乐之法和修出世成佛之法,等等。

  一切利众和度众之法,不拘一格,都是佛教的方便之法。佛教的这种适应一切众生心态、根器的大方便,包含着佛陀的无滞无碍、深明圆通的大智慧。拘泥于一经一说之人,怎知佛门的无限大方便。外行所谓“佛经中的很多观点自相矛盾”,就是不懂佛门的大方便所造成的误解。

  佛教度化的对象如果只限于一种心态,那么,对机之法也只需要一种,其余诸法与此一法也许有相互矛盾之处,但无量众生有无量心态,每个众生各得其所,有什么矛盾呢?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如何看待死亡?
下一篇:佛教中有占卜预测之术吗?
 参加过无上部灌顶就等于受了三昧耶戒了吗,如果没有听懂内容呢?
 佛教说“善有善报”,为什么行善者无好报,行恶者反而看起来比较好呢?..
 有人说金刚瑜伽母法对末法众生加持力特别大,选择修此本尊可以吗?..
 大乘佛教如何定义“善恶”?
 得到密法经典法本就是得到传承了吗?
 真实存在都能看到,看不到的东西,怎能证明是存在的呢?
 为什么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
 为什么说单凭显教无法最终成佛?
 如何辨别打着佛教旗号,诈骗钱财的邪门歪道?
 藏传佛教有什么特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阿含经》卷30[栏目:中阿含经讲义·福严佛学院]
 怀疑木筏喻:信未入心[栏目:净宗譬喻·净宗法师开示集]
 第一百 伤歌逻经[栏目:第二篇 中分五十经篇]
 发菩提心(弘一)[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八 1 财布施[栏目:宽见法师]
 佛法与婚姻 前言 目录[栏目:佛法与婚姻]
 佛学很注重逻辑性...我想问一下,非逻辑的方法是怎么样的?[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关于身体的布施[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现代小人[栏目:寂静法师·福慧灯]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七十六集[栏目: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