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利乐众生,只有行善教化一种方法吗?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4

佛教利乐众生,只有行善教化一种方法吗

  佛教的精神宗旨是兴利除弊,以大悲大智大勇从轮回的苦海中拯救一切有情众生。

  佛教认为众生所以在苦海中漂流,受苦受难的总根源是愚昧无知的俱生无明,消除愚昧无明的唯一办法是进行教化,点燃众生自己心中的智慧明灯。

  由于众生心态各异,根器不同,为了适应一切众生的心态、根器,在开发真智、消除无明的大前提下,佛祖设置了种种方便之教。所谓方便,就是不拘一格,对症下药,有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禅宗、净土、实教、权教、渐门、顿门、在家、出家、修德、修慧、世法与出世之法,以佛教的形式和非佛教形式,离欲修行之法和不离欲修行之法,以文教化之法和以武制恶之法,修世间快乐之法和修出世成佛之法,等等。

  一切利众和度众之法,不拘一格,都是佛教的方便之法。佛教的这种适应一切众生心态、根器的大方便,包含着佛陀的无滞无碍、深明圆通的大智慧。拘泥于一经一说之人,怎知佛门的无限大方便。外行所谓“佛经中的很多观点自相矛盾”,就是不懂佛门的大方便所造成的误解。

  佛教度化的对象如果只限于一种心态,那么,对机之法也只需要一种,其余诸法与此一法也许有相互矛盾之处,但无量众生有无量心态,每个众生各得其所,有什么矛盾呢?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如何看待死亡?
下一篇:佛教中有占卜预测之术吗?
 是否得到过金刚上师灌顶的都可以做上师?
 藏密中有“七日成就法”吗?
 能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来解释一下“十二因缘”?
 学习藏传佛教应从何处入手?
 二谛间是什么关系?
 为何说时轮密法是属于特殊的密法?
 藏密双身修法是怎么回事?
 佛教的“业”有什么特征?
 有人说道谛是欲界中的天人的境界,这话对吗?
 金刚持是什么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是病从口入[栏目:传喜法师]
 楞严八十分义 六入分第二十八[栏目:乘一法师]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B 二、龙象经[栏目:界定法师]
 佛教教育之我见(自信法师)[栏目: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为什么要护生放生[栏目:仁焕法师]
 观世间如幻[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先恩师真禅长老圆寂15周年祭[栏目:觉醒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一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三七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