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家学佛的人,如何对待家庭问题?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98

在家学佛的人,如何对待家庭问题

  佛教处世为人的原则有两条:一是善,一是智慧。善德的核心是利他心,即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快乐让给别人,别人的痛苦自己承受,视别人的乐为自己的乐,视别人的苦为自己的苦,发菩萨心,为别人创造快乐,以慈悲心对待别人,以平等心尊重别人,以忍让心忍让别人、宽容别人等等。佛门智慧的核心就是制服自己以自私为根源的爱恨、喜怒、自尊心、自私心、虚荣心等感情,发挥理智的作用。在家庭和人际关系上若出现矛盾,学佛的人首先应该从自身找根源。在法护大师的《剑轮修心法》中有这样一颂,应常记心中:

  放下追求一己之乐的冲动,

  给予他人更多的欢乐,

  即使众叛亲离,

  也要责备自私,承担责任。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的人如何对待社会职业?
下一篇:佛教思想如何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结合?
 为什么密法修持会有五肉、五甘露?
 学法获得成就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依止了多个不同教派的上师后,修法和闻思时,应怎样安排为宜?
 藏传佛教有什么特点?
 佛教徒向佛菩萨做水供有什么意义?
 比如大威德两个角表二谛这些表法是否有深刻的内涵,对于真正实修的时候指导..
 为什么说人身难得,认识到这点有什么利益?
 所谓的“开天目”和佛教的“开悟”是一回事吗?
 有人说“烦恼是菩提”,“烦恼是佛法”。此话有道理吗?
 皈依三宝后需要遵守什么戒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舍利弗问经略注[栏目:周叔迦居士]
 四无量心如何观修?[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华藏上师演讲稿集要 三、世界新专佛学社恭请演讲稿[栏目:吴润江上师]
 《唯识学及其发展》序[栏目:黄心川教授]
 世出世法 本立道生[栏目:李炳南居士]
 往生解脱靠接引[栏目:传喜法师]
 向内看,因爱实现超越[栏目:雪漠]
 1736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 81-85[栏目:07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清明祭祖应该烧什么?[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禅七第七天[栏目:本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