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汉传佛教大德主张学佛必须先从“有”后到“空”若不知“有”焉知“空”这种说法和藏传佛教的观点是否一致?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24

汉传佛教大德主张学佛必须先从“有”后到“空”若不知“有”焉知“空”这种说法和藏传佛教的观点是否一致

  这种说法和藏传佛教完全一致。

  起信修法的过程也是个认识的过程,认识必须从有形的现象入手逐步达到无形的本质。

  “有”和“空”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世俗智的认识境界是事物的现象——“有”,超世智(圣智)的认识境界是物自性、法性——“空”,若不承认以世俗智确立的一切存在,轮回、解脱、因果业报、四谛、六度、根、道、果等理论将无从建立。进而,佛和佛法也就无从谈起。同时,真假二谛也是对立统一体,若无假谛的“有”,也就无从谈起真谛的“空”,悟“空”的真境是没有“有”、“空”分别见的“无戏境”。

  在菩萨戒中对信念和认识条件达不到的弟子宣谈空理也是犯戒行为。原因是根基差的弟子往往会错误地理解空义而否定一切善行,反而遭到下堕的恶报。

  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略)论》中,把修止观放在上士道的最高修道位上。这除了有六度的先后次序和认识上的难度外,也有深恐理解空心出偏,反受其害,应待到思想成熟再开示之义。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汉传佛教禅宗是密宗还是显宗?
下一篇:佛教如何看待环保?
 佛教中的“手印”一词是指手势动作吗
 佛教如何看待“生命本源”的说法?
 佛教只关心来世,不关心今世吗?
 怎样对待以前拜的不具格老师才不违背亲师法?
 没有道次第前面部分的禅修基础,重点修菩提心对吗?
 什么是八小成就和八大成就?
 有人说“我对宗喀巴的佛学思想,有的赞成,有的不赞成”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
 什么是“教法”和“证法”二者是什么关系?
 什么是“道种智”?
 佛教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的事物,靠神灵启示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皈依[栏目:新编佛教念诵集]
 转识成智人间法[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22.当野猫碰上野鸡[栏目:动物的故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0三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佛教与管理[栏目:佛教与管理]
 无门直指 第七十三节 圆相[栏目:程叔彪居士]
 假如一个人在北方死亡心灭去的,结生心可能南方或国外更远的地方结生,怎么会那么快就到遥远的地方结生了呢..[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第四册 佛教史 第四课 印度诸王朝的佛教[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四册]
 誓愿宏深的药师如来(洪启嵩)[栏目:药师佛·文集]
 灵鹤云霄外,钝鸟不离巢[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