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只关心来世,不关心今世吗?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58

佛教只关心来世,不关心今世吗

  这种说法是非常错误的。

  来世是今世的继续,今世是过去世的来世。三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三世”代表生命流转的全过程。佛教所关心的是一切生命流转的一般过程和部分众生从流转中解脱升华的特殊过程。“整体”观念是佛教哲学的一个最大特点。那种只考虑今世利益而不考虑影响到来世,只考虑今世的苦乐处境而不追溯过去世的因缘,是一种“见树不见林”的局部观念。世俗观念的阶段性和支离破碎性就表现在这类问题上。

  佛教来世的幸福并不是一种虚幻的追求,而是建立在今生今世的道德行为基础上的造福行为。这种造福的高尚道德行为,利己利众行为,本身是立足于现实,有利于自己和社会的今世见效行为。如人的高尚行为对家庭社会造成的利乐和人类道德的堕落所引起的犯罪行为对自己和社会造成的祸害。可惜世俗的眼光只觉察到这种今世的利害现象,认识不到长远的利害关系,因而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


{返回 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只是向往来世而不重视现实的消极宗教吗?
下一篇:佛教的出世思想是消极的厌世思想吗?
 佛教中的“金刚”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把佛法僧称为“宝”?
 没有得到传承能否修上师供仪,要将谁观想成上师?
 心目中的老师,怎么样亲近才可以得到他的摄受?
 佛教徒向佛菩萨做水供有什么意义?
 有人主张以白话文翻译经典,而有人主张以文言文翻译,该如何看待?..
 佛教中说供水浅了、溢了等都要受不好的果报,为何会有这样的果报?..
 佛的遍智有什么特点?
 在高科技社会里,佛教为什么能够获得广泛的信仰?
 有人说:“佛教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这话有道理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关于金刚萨埵修法[栏目:希阿荣博堪布]
 《前行广释》思考题 第64~83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09、七重行树观[栏目: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生命的无比尊严与无上价值—— 在佛教生命观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栏目:学诚法师]
 中级佛学教本 第十三、十四、十五综合指要[栏目:中级佛学教本]
 人身难得 人生易失[栏目:东宝·仲巴仁波切]
 印光大师说故事 40、画僧显灵 病得痊愈[栏目:灵岩故事]
 A Discussion Of Model Subject No.51[栏目:Shunryu Suzuki]
 怎样培养无量的心胸?[栏目:济群法师·微教言]
 对美国净宗学会讲话[栏目: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