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禅序说(高令印)
 
{返回 禅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5

中国禅序说

编辑:高令印
来源: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本文从宏观上论述了中国禅的渊源、含义、境界、文化价值等。作者认为,由于慧能把“见性成佛”叫做禅,使禅具有了理和行两个方面的含义。慧能禅标志着中国禅的真正形成,而中国禅的义理体系和践履规范之确立是圭峰禅;以慧能为代表的中国禅是世出世间禅,叫做最上大乘禅;禅之境界是悟者的内证体验,惟其自知,但是也有描绘自己体悟光景的;默照禅、禅净结合是当今和未来中国禅的方向。作者强调,中国禅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它充分表达出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中国禅的“见性”精神,启示人们从各种桎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人内心蕴藏的生命力,在实践中把人生的价值和崇高人格实现出来。
  关键词:见性成佛  最上大乘禅  默照禅  禅净结合
  作者简介:高令印,男,1935年生,山东阳谷人。现任厦门大学研究所顾问、哲学系教授。著有《中国文化纲要》、《厦门宗教》、《中国哲学史纲要》等多种。

  一  禅之含义
  佛教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结为戒、定、慧三学。戒即戒律,防非止恶谓之戒。定即禅定,静虑澄心谓之定。慧即智慧,断惑觉真谓之慧。修学者依戒入定,以定发慧,以慧断惑,显发正觉而成佛,从而达到修学的目的。戒、定、慧三学是不可分的,戒指导定使思虑凝聚于一境而发出智慧来。中国佛教不注重信仰,强调慧解脱,由智慧而觉悟,以至净土而成就佛道。
  佛教的最终目的是成佛,而成佛要靠他力或自力。他力即诸佛菩萨之慈悲救度,自力即自悟自度。这就是所谓救或悟的问题。救是靠持戒,种下善因而得正果。诸佛菩萨发大慈悲接引而成佛。悟是基于人人皆有佛性,通过由定发慧,去染复净即可超凡入圣,至于佛境界。
  一般把禅指为三学(戒、定、慧)之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五,其实定慧是不能分开的,定是为发慧,定慧不二才是禅,“如斯习定,非智不禅”[1]。
  禅亦名禅那,是梵语Dhyāna的音译,意译为思维修,它的本来含义是静虑、冥想,思维真谛。静息念虑,心注一境,即所谓定(止)、慧(观)双举,音(禅那)、意(定慧)兼用,简称为禅。著名的唐朝佛学家宗密说:
  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维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为禅那。此性是禅之本源,故云禅源。……今时,有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达理行之旨,又不辨华竺之音也。然亦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方名禅定。……然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德万行,乃至神通光明,皆从定发。故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至于念佛求生净土,亦须修十六观禅,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2]
  禅定是佛教各宗派最基本的修行方式,为其所共有。由禅定而引发智慧,定慧结合,从而达到成佛的目的。十六观禅,是说在禅定中观想日、水、地、宝树、八功德水、总、华座、像、佛色身、观世音、大势至、普、杂、上辈上生、中辈中生、下辈下生等想。[3]三昧,是梵文Samādhi的音译,旧称三摩帝(提),意为定、正受、调真定、正心行处、息虑净心等,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佛书有谓“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4]有两种念佛三昧,一是默想佛之法身或默念佛名,是为因行念佛三昧;二是通过上述修行而达于心入禅定或见佛身现前,名为果成念佛三昧。般舟,是梵文prayutpa-nnasmandhi的音译,意为常行道或佛立,这种修行以90天为一期,其间无休止的常行,行、声、意皆念和定于阿弥陀佛。禅为定慧、止观的结合,定、止到一定工夫,即出现慧、观之境界,以至于成佛。隋朝天台宗智岂页说:
  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籍。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坠邪道。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故经云:“声闻之人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5]
  伏结,即制伏系缚,意为断除烦恼;胜因,特殊的善因,即制伏烦恼的能力。智岂页在这里深刻地阐明了禅为定慧一体,在成佛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唐朝慧能所创立的禅宗,把“直指人心,见性成佛”[6]叫做禅。这种禅宗之禅和上述佛教的修行之禅不同,是一种佛性论,它把定融合在慧里,形成为佛教的一种理论观点,称为禅理。这样,禅就具备理和行两个方面的意义。宗密说:
  禅那理行者,此之本源是禅理,忘情契之是禅行,故云理行。然今所集诸家述作,多谈禅理,少谈禅行,故且以禅源题之。……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无背无合,无定无乱,谁言禅乎?况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识;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7]
  在这里,宗密明确地把禅分为理与行两个方面的意义。上面所讲的修行之禅为行,而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之禅则为禅理。上引宗密讲“今时有但目真性为禅者,是不达理行之诣,又不辨华、竺之音也”。这是说,有人不懂得禅有理行,光讲禅理,是搞不清楚华、竺禅之区别。印度禅重行,重理才是中国禅的特征。禅理讲佛性,也就是讲成佛的根器和可能。佛性叫如来藏识——众生在成佛之前所具有的清净自性,因烦恼隐伏而不显(如来藏)。佛教认为,心为万法之本,能分别显现一切诸法,故名心地。佛经有谓,“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8]对于禅之理与行的关系,宗密说:
  言本无事者,是所悟理。谓心境本空,非今始寂。迷之谓有,所以生憎爱等情。情生诸苦所系,梦作梦受。故了达本来无事,即丧己忘情。情忘即度苦厄,故以忘情为修也。[9]
  在宗密看来,人的心性本来空寂“无事”,由是非善恶所“迷”,为憎爱等情所系,通过修行复原“本来无事”,即是“悟理”。故修行至“忘情”为目的。
  二  禅之分类
  禅作为修行方法,至为广泛。凡通过修行而达到一定境界者,皆可称之为禅。因此,对于禅之分类五花八门,有种种说法,提出各种各样的禅法。婆罗门仙人所修为非想非非想禅,大乘修六度禅,小乘修四谛十二缘起禅,法相宗修五重唯识禅,天台宗有三谛三观禅,华严宗有十玄六相法界观禅,真言宗有三密瑜伽禅,还有一味禅、五味禅[10],以至老婆禅[11],等等。
  首先要分的是外道禅和佛教禅。《楞伽经》曰:
  大慧,有四种禅。何等为四?一者愚疾凡夫所行禅,二者观察义禅,三者念真如禅,四者诸佛如来禅。大慧,何者愚痴凡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自相同相骨锁故,无常、苦、无我、不净执著,诸相如是。如是,决定毕竟不异故。如是次第,因前观次第上上,乃至非想灭尽定解脱,是如愚痴凡夫外道、声闻等禅。大慧,何者观察义禅?谓观人无我自相同相故,见愚痴凡夫、外道自相同相自他相无实故,观法无我诸地行义次第故。大慧,是名观察义禅。大慧,何者观真如禅?谓观察虚妄分别,因缘如实,知二种无我,如实分别一切诸法无实体相。尔时不住分别,心中得寂静境界。大慧,是名观真如禅。大慧,何者观察如来禅?谓如实入如来地故,入内身圣智相三空三种乐行故,能成办众生所作不可思议。大慧,是名观察如来禅。[12]
  这里讲的第一种是外道禅,第二、三、四种是佛教禅。
  其次,在佛教禅中,又要区分一般佛教之禅和慧能禅宗之禅。前者实行坐禅,根据经论和戒律,“藉教悟宗”[13],主张渐修,称为教门之禅;后者抛开经论和戒律,实行参禅,“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14],主张顿悟,称为宗门之禅。禅宗学徒把一般佛教之禅叫做如来禅,即如来(释迦牟尼佛的10种尊号之一)通过言语所传之禅,摄六度而得;把禅宗之禅叫做祖师禅,即达摩祖师所传之禅。[15]佛教有所谓教内和教外之别。释迦牟尼佛以言语传授的,由弟子记录下来,叫做经,因此经是佛语,谓之教内之法;释迦牟尼佛离开言语,直以自心传与他人之心的,即不立文字(心印、默许),叫做教外别传。因此,诸佛代代相传之佛意,至达摩之再传,谓之祖师禅。其实,所谓如来禅与祖师禅、教内之法(佛语)与教外别传(佛意),都是指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之前和之外之禅,包括达摩以下至神秀之禅,他们大都主张渐修。
  对于禅的分类,宗密分为五种,叫五味禅。他说:
  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次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达摩未到,古来诸家所解,皆是前四禅八定。诸高僧修之皆得功用。南岳、天台,令依三谛之理修三止三观,教义虽最圆妙,然其趣入门户次第,亦只是前之诸禅行相。唯达摩所传者顿同佛体,迥异诸门,故宗习者难得其旨。得即成圣,疾证菩提;失即成邪,速入涂炭。先祖革昧防失,故且人传一人,后代已有所凭,故任千灯千照。[16]
  在这里,宗密从低级至高级,渐次分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如来清净禅。前两种包括印度之瑜伽(多用舌抵上颚以制心处息)在内为世间禅,即不入佛门所修之禅定。小乘禅以下为出世间禅。小乘禅之基本内容为四禅八定。关于大乘禅,《法华经》曰:
  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受信,勤修精进,求一切智、种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智见,力无所畏,悯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17]
  佛教的各个宗派虽皆修大乘禅观,亦有所不同,如华严宗为一真法界观、天台宗为三止三观等。南岳、天台指天台宗的慧思和智岂页,他们的三止三观禅法是依据其三谛圆融,即认为客观事物是因缘和合的,因此是虚假不实的空,是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的存在假设。把空与假统一起来即是中。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就是一心三观。此即所谓三观“唯于万境观于一心”[18],没有人的主观意识就没有一切。其所谓三止,即体真正,与空观相应;随缘止,与假观相应;各无分别止,与中观相应。
  依据以上论述,可把禅归结为下列类别:

  外道禅(主要指瑜加)。
  世间禅———
  凡夫禅(凡夫不入佛门所修之禅,似外道禅)。
  小乘禅(小乘经论所说之禅,主要指四禅八
  定。四禅加四念处即八定)。
  禅——出世间禅——
  大乘禅(天台等禅)。
  最上乘禅(如来清净禅、祖师禅)。
  世出世间禅——最上大乘禅[19](佛心禅,亦名自性禅)。
  按照上引宗密的说法,在达摩未到来之前,中国禅可归为一大类,即表中所列小、大乘禅;达摩禅“迥异诸门”。而“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宗密叫做最上乘禅,并判此禅有三宗。“禅三宗者,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灭无寄宗,三直显心性宗”[20]。息妄修心禅主要指北宗神秀等的禅法。泯灭无寄禅主要指牛头宗法融等的禅法。直显心性宗主要指南宗慧能等的禅法。其实,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超出达摩禅之外之上,上表列为世出世间禅,因其企图泯灭出世与世间的界限,有的认为其“基本特征就是日常性”[21]。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世间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间法。胡适说:
  禅有印度禅,有中国禅。自《安般经》以至于《达摩多罗禅经》,皆是印度之禅。天台一派,《续僧传》列入“习禅”一门,其人皆承袭印度禅,而略加修正;“止观”即旧禅法的两个阶段,天台始以为禅之要旨,故天台是禅之过渡时期。达摩一宗亦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禅。此项半中半印的禅,盛行于陈隋之间,隋时尤盛行。至唐之慧能、道一,才可说是中国禅。中国禅之中,道家自然主义的成份最多,道一是最好的代表。……南宗成为正宗之后,北宗门下又多捏造世系自附于正统。故保唐寺一派(七家之一)本出于金和尚门下,也自附于南宗。马祖道一也出于金和尚门下,因为有怀让的关系,遂成为南宗宗子了!神会一派不久便衰歇。道一门下不久成为正统。中国禅至此始完全成立。[22]
  慧能是中国禅的真正创始人,至其再传马祖道一便形成为完整的中国禅学体系。此禅法叫做佛心禅[23]或叫做自性禅[24],也可以叫做顿悟禅。
  中国禅由慧能确立起来后,经过神会、道一等作了些充实和发挥,随即便出现禅学大师宗密,他以禅宗的禅学为主干,运用华严宗的一些思辩禅理,对当时盛行的各种禅学进行理论整合和加工提高,使中国禅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加系统完善。禅华结合使中国禅达到最高水平,无以复加。此后,禅宗之五宗七家虽一度呈现繁荣景象,其公案禅只是在悟解上兜圈子,在本体论上无理论建树,缺乏内在生命力,因此五宗七家很快大都被儒、道所吞没。这时,又出现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等,与慧能所确立的正宗中国禅越走越远。不过,其中的默照禅有回复正宗禅之特征,又为近代社会所需要,故为近现代禅净结合之禅学所发扬,有为刚刚开始的新世纪所发扬和繁盛的趋势。
  综上所述,禅的历程列表如下:
  定(行) ─┬─定(行)───────────┬─禅净结合
  │                               
  │                     ┌─文字
  └ 顿性(理)──公案─┼─看话
  └—默照─
  三  中国禅之境界
  以上所讲的是中国禅在形式上的衍变过程,而其内在的生命,即其所达到的境界,却另有一番旨趣。
  根据达摩所传《楞伽经》所讲,众生“自性清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25]。达摩至神秀一系的楞伽宗(神秀及其法嗣称为禅宗北宗),以及天台、华严等宗,与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南宗及其诸支派,都主张众生同一真性,客尘障蔽而不显。此在慧能《坛经》中有反复地申说,如谓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26]。他们的根本区别是,前者主张“息妄看净时时拂拭”[27],即渐悟;后者主张“即时豁然,还得本心”[28],即顿悟。这就是说,以慧能为代表的中国正宗禅学主要特征是顿悟。上表中名其为佛心禅、自性禅,其实叫顿悟禅更为恰当。这是研究中国禅学首先要区分的一个大界限。
  其次,在以慧能为代表的中国正宗禅学对禅境的理解,也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大都沿着慧能所提出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方向,以“见性”为禅。而见性的内含是“无念”——善恶都不思量的本来面目,“于念上离境,不于境上生念”[29]。对慧能的这种无念禅,其后继者只是作些具体化、通俗化。如道一提出“平常心是道”[30]。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无念”,即是禅。对于慧能的“即心是佛”,道一有这样一段答问:
  问:“如何是佛?”师云:“即心是佛。”……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如何?”师曰:“非心非佛。”[31]
  这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有肯定就有否定,反之亦然。因为众生根器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开导,通过从反面“非心非佛”理解“即心即佛”,就更能达到“即心是佛”的境界。
  那么,中国之见性禅或无念禅到底是个怎样的境界呢?也就是悟后成佛的光景如何呢?一般来说,只能是自己体验,即俗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过,悟者也有描绘其体验光景的。
  有的说,见性后,一真皆真。所谓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那时,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总是真如。大地山河,皆为佛境。石头瓦块,概属菩提。嬉笑言谈,真心妙用。扬眉瞬目,佛法宣流。五蕴皆变为佛性。“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32]即体起用,即用归体。即体即用,即用即体。体为用之体,用为体之用。体用不二故,所以左右逢源,无不自得。“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33] 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就是说,法是竖穷三际(过去、现在、未来三际时间贯通),横遍十方(东、西、南、北、东北、西南、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皆被打破),都体现于悟者一身之中,从而达到实性或中道之境。慧能说:
  实性者,处凡愚而不灭,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乐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为道。[34]
  此道即中道,就是成佛。佛即真如,是绝对的。绝对真如之本体不可名,而强名之曰佛。佛字是假名,而佛之本体是真如。破尽相对才有绝对。绝对则一真一切真,佛真、法真,一切皆佛性、真心。
  由上可见,在妄心时,凡所有法,皆无明妄心所造,万法唯心,心外无法;妄心变幻无常,故法亦无常。法为妄而说之,就是以妄除妄,以幻破幻,则仍是被法系缚。而到悟后见到性,便又回到一切皆真。青原惟信说:
  未参禅时,见山是山;既参禅后,见山不是山;可是,禅悟之后得到休息处时,见山又是山。[35]
  未参禅时,是以俗世常识和理智之分别心去看山,当然见山是山;既参禅后,按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不把山看作是竖立在自己面前的自然物,而是其与万物为一体,故山不再是山;当真心悟解见性后,便把山融合在自己的生命里,也把自己融合在山里面,人与物都是不可分割的生命整体中的部分,人与山相互并立着,自然是见山又是山。笔者在广东尼众佛学院讲学时,有一位学僧脱尘撰写《出家的回忆》,全篇富有禅味,其中有曰:
  出家虽不同探险,同样需要勇气。以寂寞伴随,方才感到生命的份量,才不会孤独。寂寞是信心的保证,萌芽的种子。在夜深时光走出漆黑的寮房,停立于静寥悄然的小径上。我有独立的世界,自己的天地。面对竹林的无语,聆听山谷中的幽静,让生命在无声中充实。于黄昏时分在弯曲的山路上散步,夕阳则不紧不慢地随着我的步子,默默地听我心中的自说。这日子使我活出了纯洁、真诚和热情,使我保留了一份天真,让别人将我当成傻子。这只是连接未来世界的一个起点。
  悟后的禅者,自己与山水林鸟融为一体,全属自然景象,人天、情景同脉博。以其所见,方有所悟;以其所悟,遂似更有所见,景景于情,沛乎宇宙,情而不尽,玄冥莫测,便出现无限悟景。
  四  中国禅之文化价值
  中国禅主要是指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之禅学。根据禅宗学徒的叙述,禅最早可以上溯到释迦牟尼拈花传心于其大弟子摩诃迦叶。自迦叶以下第28传至菩提达摩。达摩于南朝刘宋晚年(约470-475年)由南印度来到中国。达摩被推为禅宗东土初祖。其实,禅宗作为佛教一个大宗派的正式出现,应该是从唐朝慧能所创立的禅宗南宗开始的。以禅宗作为佛教的宗派名称,也是始于慧能时代;被推为初祖的达摩及其弟子所创立的教派应称为楞伽宗。慧能所创立的禅宗南宗,是禅宗的正式建立。事实上的禅宗始祖应该是慧能,他是中国禅和禅宗的真正创始人。因此,一般所讲的中国禅学,是指慧能以后的禅宗之禅学。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才是真正的中国化佛教。
  佛教是外来宗教,是于两汉之际(1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在中国的早期,它基本上是搬用印度佛教的经典和戒律,依附于中国当时原有的主要思想而存在和发展的。在这个时期,佛教禅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中国特点。到了隋唐时期,佛教经论大量翻译,各种教派都介绍进来,并进行引申发挥,佛教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出现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天台、华严、禅等宗派。特别是禅宗,大胆地否定印度佛教的经论和戒律的权威,提出了一套全新的佛教义理和禅学,以自己独特的“万法在诸人性中”[36]、“但用此心,直了成佛”[37]的禅学思想立宗,对佛教进行了大胆的革新。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有坚定的主观信仰,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自性),就可以“顿悟成佛”[38]。这种禅学,是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观点改造印度传入的佛教以适应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当时,伴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重心由北方逐渐往南方转移,中国文化重心也开始向南方转移,需要一种新时代的思想意识。慧能便在岭南把印度式的佛教改变成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佛教,创立禅宗南宗。其后继者又创立五宗七家,在闽、浙、赣、湘一带和儒、道鼎立发展,三家不断综合,最后融合成为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正宗思想。因此,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把佛教真正中国化,开辟了佛教在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奠定了佛教进一步兴盛的基础。到中唐以后,佛教其它宗派先后衰落,或传播范围逐渐缩小,而禅宗却更加兴盛,不仅遍及全国,远播朝鲜、日本等国,而且传至近代。禅宗和儒家、道家、道教互相融合而成三教合一或儒佛一致的发展趋势。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波及和影响各个思想领域的所谓禅学或禅说,都是在不同程度上渊源或接近于慧能以后的禅宗思想。禅学是中国后期思想史的最主要意识形态之一。
  禅宗把佛教所信仰的佛从遥远的彼岸世界移植到每个人的内心,把依靠佛教的经论和戒律改为只相信自己的主观信仰或觉悟,这就使佛教奉为“三宝”的佛、法、僧只剩下“僧宝”了。佛、法、僧“三宝”是佛教不可动摇的根本信仰。因此,禅宗在当时佛教各宗派看来是个异端,是对佛教的否定。但是,它同时又是一种肯定,因为禅宗所强调的人的主观信仰或觉悟,在一定程度上正是重复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思想。释加牟尼在菩提树下独坐冥想,用自己的主观精神忽然成就了无上正觉,即所谓成佛。佛的意思就是觉悟,即觉悟人生的究意,解决生死的问题。应该说,禅宗比较接近于释迦牟尼说教的原意,更多地保留了释迦牟尼的遗教。这样,禅宗好像使佛教又回到它的出发点,像是一个“圆圈”[39]。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到大乘佛教再到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是一个大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新的肯定)的“圆圈”。因此,慧能以后的禅学不仅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世界佛教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我们说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学使佛教又回到了它的出发点,只是从形式看的。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思想是出世的,而慧能以后的禅学却把佛教从彼岸世界移到每个人的内心,使佛人性化,把般若(智慧)的绝对超越性实体还俗为一般人的觉悟,因而就把佛教由出世推向入世的方向。禅宗由中唐至宋明,僧徒关系家族化,师徒相传有如父子继承;其教义不断世俗化,把宗教生活看成是日用常行,强调平常心是道,禅即生活。慧能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40]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41]
  慧能禅学排除了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现实社会)之间的樊篱,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人类的一切生活,都当成佛的体现,宗教生活也就是世俗生活。这样,慧能以后的禅学使佛教从否定人世间的一切,反过来又肯定了人世间的一切,把神学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这从佛教本身的发展来说,应该是一个进步现象。
  慧能禅学把佛教世俗化和人格化,使它和中国传统的儒、道学说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思想由前期的神学正宗发展到后期的理学正宗的一个承前启后的中间环节。从唐末到宋明,一些理学(道学)家都出入佛老,主要是禅宗的思想。他们吸取禅学中的思辩命题,像吃营养强身一样充实和提高儒学,形成为直接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宋明理学。这就丰富了中国哲学史的内容,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中国禅在本质上是一种见性工夫,它能启示人们从各种桎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中国禅能使人们破除迷妄而把内在隐藏的活力发挥出来。这种思想对后来中国的思想家影响很大。他们接受禅宗以主观信仰(理性)为是非标准的思想,促进了他们进步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上有不少激进的思想家,如明代的李卓吾、近代的谭嗣同等人,接受禅宗思想,怀疑传统,批判迷信权威,抗议不合理的压迫制度,要求自由平等,显示出中国社会近(现)代化的趋势,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返回 禅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明末清初禅门“异端”——关于临济三峰宗的几点研究(修明)
下一篇:《坐禅三昧经》中五门的思想及意义(蔡宏)
 禅与王渔洋说略(何绵山)
 菩提心、般若见与息道观(净慧法师)
 试论道家思想对禅宗心性论的影响(陈建华)
 慧能的自由思想研究(陈洁)
 从《周易禅解》看藕益大师的会通儒佛观(陈建华)
 百丈怀海的禅法思想及其丛林清规(释若宽)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明尧)
 禅宗公案的人生哲理(思齐)
 日本唐宋禅宗史研究概观(石井修道 )
 禅宗农业的形成与发展(王建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