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59
如何正确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所谓的感应,即自心对心外各种事物产生的反应。
  人们看到圣人的画像,寺庙的佛像,阅读佛经,以及在夜梦中所历种种境界,凡有感于心,皆属感应。
  一切唯心造,无心一切无。自性虽然能够感知万物,但是自性的本体的是无形无相,无声无嗅,无有见闻觉知的。人们无论在夜里,还是在白天,见闻觉知到的一切存在,均属于心外之物,而非真实佛性。人们对闻觉知到的存在心生贪著,就会被幻境所转,而遗失心之本体。《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无论正宗宗教,还是在民间宗教,或是邪教组织,气功组织,都存在贪著幻境的现象,很多人因此误入魔境。
  人们看到的种种幻相,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是自心变现出来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例如一个人饥饿之极,思念食物之极,不但白天会产生看到食物的幻觉,夜晚也会梦到丰盛的美餐。
  2.是魔幻。此大多是狐、黄、白、柳等精灵鬼魅所变现,或阿修罗道的鬼神所变现,意在夺舍附体,引诱学者堕入魔道。
  3.是佛菩萨化现。佛菩萨的化现,有在人们的梦中出现者,有在白天借某种事物出现者,但无论以何种方式出现,或以何种相貌出现,皆属虚假,皆属幻相,皆属无常。
  《菩提达摩大师血脉论》中说:“故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无定实,幻无定相。是无常法,但不取相,合它圣意。故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问曰:因何不得礼佛菩萨等?答曰:天魔波旬阿修罗示见神通,皆作得菩萨相貌。种种变化,是外道,总不是佛。”
  当今一些愚迷之人,在梦中和白天见到一些幻境,产生一些幻觉,不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相皆非心之所本有的道理,以幻为实,认假为真,自以为是,坚执不舍,如此极易被邪灵附体,误入魔境。
  本人并不否认佛菩萨化现,教化和开示世人的事情。孔子梦到周文王,算是一种感应吧。俞净意公遇灶神,也算是一种感应吧。本人也有过感应,也梦到过圣人。但是,佛菩萨感应的出现,无一不是以教化和开示众生,把众生引向理性和觉悟为目的。佛菩萨是绝不会把人们引入幻境,引向贪嗔痴的。
  末法时期,群魔下界,邪法竟起。当今,即使是宗教界的法师,亦有误入魔境,以魔法惑人者。对此,人们要保持警惕,要学会用正宗佛法和圣人经典来评判各种理论。《金刚经》、《楞严经》、《菩提达摩大师血脉论》、《五祖弘忍禅师最上乘论》、《心经》、《六祖坛经》均是圣人的经典,正宗的佛法,学佛者常读这些经典,自会有明辨是非邪正的能力。
  末法时期,真正遇到佛菩萨感应者,万中稀有,一般人所见所闻者,大多是自心或邪魔变幻。不识自性,不辩真假,轻投误入者,不是被邪灵附体,就是走火入魔。
  禅宗祖师说:“佛来斩佛,魔来斩魔”,又云:“心外无别佛,心外无别魔”。意思是说,心外皆属虚幻,无一真实。真正的佛,是无相的;有相的,就不是真佛。学佛修道者应坚信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中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道理,对于各种感应,对于见闻觉知到的一切存在,应作虚幻观,不要心生贪著取舍,如此才不会迷失心之本体,丧失理性,误入魔境。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势至”的含义
下一篇:学佛要具备三个条件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
 关于财富的随想
 真正的美丽
 信念坚定让你所向无敌
 佛陀不是神
 归途
 怎样确定出家人是真修行?
 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失去的快乐
 动物保护行为指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生只偷一次[栏目:禅是一枝花]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让我相健全成熟[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张姓营长 信佛经过[栏目:金山活佛]
 我们为什么要为众生活着?[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Qualities of the Triple Gem[栏目:S.N. Goenka]
 沙门果经7讲[栏目:玛欣德尊者]
 慈航大师全集(一)相宗十讲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栏目:慈航法师]
 大圆满前行 第一章 关于大圆满法 第一节 2 关于大圆满前行[栏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真正皈依佛教三宝(土登相切桑布)[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