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略说三种礼拜(常静法师)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43

略说三种礼拜

◎常静

礼拜是后世佛弟子为表达对三世诸佛和一切佛教典籍的恭敬之心而行持的跪拜之礼。礼拜诸佛及经典有多种功德,虔诚礼拜可以消前世之业障,还可开?礼拜者的智慧,使人远离恶业多行善事。

在汉传佛教礼节中有三种礼拜,即拜佛、拜经和拜舍利。现分别就三种礼拜的行持方法及意义略述如下:

一、拜佛。我辈末法众生,身处五浊恶世,只有礼拜佛陀,方是超越一切法门之上的捷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末法众生,从无始以来,所造诸种恶业,相互轮回受报,永无出期,这就象人借债一样,前债尚没有还清,又复借债,如此循环,永无止息之日。作为末世佛子,若能发大愿心,归命于佛前,至诚礼拜,终身不懈,我们便会清偿往世之业债,培植未来之福果。

拜佛之所以有如是功德,是因为人若诚心以身拜佛,则身业清净;口称佛号则口业清净,意虔诚向佛则感得意业清净。人若三业清净,不久即会成就无上佛道;能一心虔诚,可消灭多世之罪。因此,诸佛如来和历代祖师都劝诫世人忆佛、念佛、诚心拜佛,实则是真实希望苦海众生早日脱离轮回之苦。

拜佛的功德来自于拜佛时的虔诚之心,此外还要掌握正确的拜佛之法。正确的拜佛方法是拜佛时合掌当胸,直身下拜,俯伏称名,其心不能被外境所染。若是妄念生起时,可高声念佛,拖长声音。念佛不能过慢,慢则容易生起妄念,又不应过快,,快即易生疲劳,缓急得中,心存正念,才是最佳拜佛念佛之法。

二、拜经。拜经的功德,亦超出于其他行持之上。因为经法为佛所说,拜经既是拜佛。恭敬诸佛有助于明了佛法。若佛法同等修持,可福慧双至。具体而言,拜经功德有三,即依经拜字,则圆成文字般若;一心不乱,心缘佛经,则圆成观照般若,依经解义,籍字明心,则圆成实相般若。

拜经之时,必须五体投地,一字一拜,不计多少,不论日期。如果计算字数多少,日期长短,就有可能心不专一,甚至于看漏字迹,而不能达到一心专念专拜的功德。如果我们只专注于何时拜完某经,计算日期的短长,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快拜经的速度,草草结束拜经,若是如此,则只会增加我人色身有漏之福,却难以培养法身无生之慧。

三、拜舍利。舍利的中文名为灵骨,即佛世尊金身之灵骨,因阿育王曾建塔藏骨,又称骨塔。在俗众中经常所说的佛舍利,通常指佛牙舍利和佛指舍利。佛舍利所在之处即为佛之存在。因此,虔诚礼拜佛舍利有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能够观瞻佛舍利也是殊胜因缘之感召。

舍利有许多灵瑞之相,在三国时期有天竺康居沙门康僧会,欲在东吴建业建寺立会塔。有人奏明孙权,孙权即召康僧会问曰:“佛何灵验,汝独改形?”会曰:“如来迁化已过千年,遗骨世间,名曰舍利,在所应现,神耀无方。昔阿育王,统阎浮提,乃起八万四千宝塔,夫塔寺之兴,以表异化也。”

孙权以为康僧会夸大其词,就说:“若能得舍利,当为造塔。”康僧会就以瓶盛水,烧香礼请至第二十天也没看到,在第二十一天五更时分,忽然听到瓶中铿然有声,康僧会自往探视,果然得到舍利,第二天早上便上呈孙权。权观舍利,五色光焰,照耀瓶中,孙权拿起瓶,将舍利倒于铜盘上,舍利倒下,盘即破碎。

孙权大惊,赞曰:“稀有奇瑞。”康僧会有曰:“舍利威神之力,并不只是其光泽和形相,而且火烧不化它,金刚宝杵也捣不碎它。”孙权不信,就命力气最大的护卫,将舍利放在铁砧上,用锤击 舍利,结果,砧锤具破而舍利无损。

孙权由此大为叹服,就为康僧会建塔,同时建建初寺,此为江东佛教之始,自此江东佛教大兴。

凡是诚心拜塔的人,或拜舍利或拜纸印画像,一香一花,等同佛陀最后的供养;一瞻一礼,同于灵山现在的世尊。此时若求福,则福自会随声而来,此时忏悔罪障,则罪障自会消除,于自心中自会种下菩提涅槃的种子。

对于此三种礼拜,不论是拜佛、拜经、拜舍利,都应怀有至诚之心,在礼拜终了之时,还要发愿,普度苦海众生,或发愿往生,或发愿无病,若不发愿则不能感应道交。这正印证了中国古言: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明了了三种礼拜的缘由、方法及功德,我们对于礼拜的真正内涵则会有更深的体会,从而会在礼拜时更为投入,达到礼拜的理想效果。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百丈禅师警训解读(常静法师)
下一篇:藏慧法师访谈
 大乘不共法(了中法师)
 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石揆禅师之“痴绝”(甸甸)
 老父辞世感怀(无负)
 念佛的意义(山口益)
 禅宗的境界(易中天)
 弘一法师传略(文牧)
 寒山和拾得的传说(智海)
 智慧是第一生命(慧音)
 欣求极乐勤念佛 厌离娑婆修忍辱(李卫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们平时念佛念咒回向给冤亲债主,真的能超度吗?[栏目:开愿法师]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二十八课[栏目: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Practical Insight Meditation - Basic Exercise I[栏目:Mahas Sayadaw]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三六、佛法就是佛法[栏目:慈航法师]
 婚姻、家庭会给我们带来烦恼,是不是就不要结婚了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当下正是精进修法之良机[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信心铭-禅解 第五章 心境如幻[栏目:达观法师]
 现在就要转变[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渴求强烈才能心无旁骛[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栏目:普贤菩萨·经典]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