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近现代佛教史上的杰僧虚云和尚——纪念虚云和尚圆寂五十周年(杨曾文)
 
{返回 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49

近现代佛教史上的杰僧虚云和尚

——纪念虚云和尚圆寂五十周年

杨曾文

内容提要:对虚云和尚生平及其对保护和发展佛教中做出的贡献、佛学思想进行概要介绍和评述。

关键词:虚云、禅宗、五宗、净土宗

作者简介:杨曾文,生于1939年12月,山东省即墨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着有《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禅宗史》、《宋元禅宗史》等。

今年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杰出高僧虚云和尚圆寂50周年,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虚云和尚走过的一生,可谓因缘殊胜。值此时刻,虚云和尚的弟子之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县柏林禅寺前方丈净慧法师主编的《虚云和尚全集》继内部出版之后,最近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为人们提供了比原来流通的初由岑学吕编修后经过多次修补的《虚云和尚年谱》、《虚云和尚法汇》更为丰富翔实的资料,为我们更全面考察虚云和尚的事迹和贡献,推进中国近现代佛教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今天在虚云最后复兴起来的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隆重举办纪念虚云和尚圆寂5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教内外学者会聚一起发表和交流对虚云和尚的研究成果,共同缅怀虚云和尚非凡的一生和为振兴佛教所做出的贡献,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的。

笔者限于时间,对新发表的虚云和尚的资料未能全部认真阅读,不能撰写全面论述虚云和尚的事迹和佛教思想的文章。这里仅提要性地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将详细论文的撰写推至来日。

一、虚云和尚简历

中国近现代的着名高僧虚云(1840~1959)和尚,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年十九岁时在褔建省鼓山涌泉寺依常开老人出家,次年依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兼承禅门临济、曹洞二宗法系。此后,虚云和尚四处行脚,参访名山,拜师问道,足迹遍及四川、西康、西藏乃至印度、锡兰、缅甸等地。五十六岁时在江苏高旻寺,因经历沸水溅手使茶杯落地而顿悟。

此后更名虚云,曾出国游历槟榔屿、马六甲、吉隆坡及我国台湾等地,所到之处讲经弘法。在六十八岁于泰国讲经时,曾入定九日,轰动四方。其后曾在云南传法十八年,1929年九十岁时始离云南返福建鼓山涌泉寺任住持。1944年在重建南华寺之后,以一百零五岁的高龄前往广东乳源县住持云门山大觉禅寺,将久已荒废的寺院予以恢复;1947年在一百零八岁时应请到香港弘法,后又回云门寺。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7月率弟子入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致力寺院重建,直到1956年才基本完工,使这座曹洞宗祖庭重新成为佛教传法中心。

虚云和尚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发扬爱国爱教的精神,拥护人民政府,对在佛教界进行民主改革表示支持。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参加捐献,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购置飞机。他拥护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热情参加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参与筹建中国佛教协会,努力促进各民族佛教徒的团结。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他被礼请为名誉会长。

虚云和尚在1959年秋于云居山圆寂,年一百二十岁。

二、保持中国佛教的民族特色,继承禅宗活泼的传法传统

中国禅宗经过唐末五代的初传,进入宋代以后形成自己独特的升座、上堂、参禅、请益等接引门下弟子和参学者的生动活泼的传法方式。近现代以来中国佛教界的有识之士虽鼓吹改革,然而并不完全废弃传统;即使那些被视为“旧派”的代表人物,也并非绝对反对改革,他们在保持和传承佛教传统的同时,也适应时代发展的形势对对佛教教理和思想作出新的诠释。

应当认为,虚云和尚是属于比较重视保持佛教传统的高僧。从现存始于清末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经民国元年至三十一年(1912-1942),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的部分升座、因各种缘由的上堂、法语、普说、小参、开示及其他常接引学人的语录来看,他在继承了唐宋以来的丛林禅师的说法传统的同时,也随顺时代作出某些变通,特别在进入现代以后,不仅在形式,而且在内容、语句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变。例如他在1929年《在上海世界居士林普说》、1933年《在福建功德林佛七开示》、1947年在南华寺上堂的法语《佛法是家常便饭》、《南华寺传法法语》、1946年的开示《参话头》、1952年在上海佛教界祝愿世界和平法会的开示《参禅与念佛的关系》,还有时间不明的《参禅法要——禅堂开示》等,不仅语言比较通俗,而且加入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

这种既保持中国禅宗活动的传法传统,又适应社会的形势和民情的做法,无异对他的弟子及信众有很大影响,并由此影响中国近现代佛教随顺时代传播和发展。

三、嗣法临济、曹洞,远承断嗣的沩仰、云门和法眼三宗

虚云和尚既传曹洞禅法,又兼传临济禅法,并且以“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自任。

在临济宗,他上承临济义玄——兴化传奖……汾阳善昭……昭觉克勤——虎丘绍隆……幻有正传……鼓山妙莲觉华,为第四十三世。

在曹洞宗,他上承洞山良价曹山本寂、云居道膺……大阳警玄……芙蓉道楷……天童如净……万松行秀——雪庭福裕,至第三十世无明慧经以后的“寿昌鼓山续派”,他嗣法于第四十五世妙莲地华、第四十六世鼎峰耀成,为第四十七世。虚云认为曹洞宗在道膺禅师时法道大兴,而且得到朝廷封赐,遂改曹洞宗为洞云宗,将曹山本寂与道膺二人皆作为第二世。

同时,虚云和尚还遥嗣沩仰为第八世,遥嗣云门为第十一世,遥嗣法眼为第第八世。这样,虚云和尚一人而兼祧禅门五宗法脉。

实际上,中国禅门五宗中的沩仰宗早在唐末已经断嗣,法眼宗、云门宗在北宋时期也先后断嗣。虚云除从鼓山妙莲和尚嗣临济、曹洞二宗法系外,其他只是象征性的继承,可称为遥嗣或隔代相承。虚云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使禅门五宗得以延续下来。因为在佛教史书和禅宗灯史中关于沩仰、法眼、云门三宗的祖师传法因缘及禅法语录大量保留,这种做法在客观上有利于遥嗣这三宗的禅师继承三宗的传统和禅法。中国进入宋代以后不仅诸宗深入会通和融合,禅门临济、曹洞二过也逐渐融合。虚云一人兼承五宗的做法,则进而推进了禅门五宗互相吸收和融合。[1]

虚云和尚以五宗兼承和兼传为标榜,培养出众多弟子,在他座下归依、剃度、受戒、受法的弟子达百万之众,直至近年仍活跃于大陆佛教界的着名法师有本焕、佛源、净慧、一诚、传印等人。

四、提倡禅、净融合,八宗兼传并弘

中国佛教在隋唐时期先后成立八大宗派,即: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然而在传播过程中,诸宗逐渐会通融合,特别是禅宗与净土宗之间的融合最为突出,此外诸宗的融合也日渐深入。

虚云和尚生活在近现代,自然受佛教界这种潮流的影响,在传法中不强调各宗彼此的差别,而是以禅宗的心性思想为基础,提倡信众根据自己的素质和愿望,或禅、净兼修,或选选择其他诸宗,重要的是要净心行善。例如他在1947年9月27日对广州联义社的演说中说: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总要步步立稳脚根,远离妄想执着,便是无上菩提,古德所谓‘平常心是道’。

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瞋、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

佛门略开十宗(按:当是在八宗之外,加上成实宗、俱舍宗),四十余派,而以禅、净、律、密四宗,摄机较广。善知识,佛境如王都,各宗如通都大路,任何一路,皆能觐王。……《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吾人要一门深入,不可分心,不可退转,……禅宗的行人,便应以禅宗法门为主,余宗教理为伴;净土宗的行人,便应以净土法门为主,余宗教理为伴;律宗密宗亦复如是,方免韩卢(按:指狗)逐块之弊。

虚云和尚认为,佛法其实是最平实的教说,不外是人人本分之法,主要内容以规范人的道德行为的“十善”为基础。尽管佛法有十宗之别,然而最流行的只有禅、净、律、密四宗。虚云和尚虽嗣法并弘传禅门五宗,然而并没有排斥其他各宗,只是强调修行者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禅、净、律、密四宗中选择一宗为主修的方面,而以其他诸宗的教理为辅助法门,重要的是觉悟自性,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然而虚云和尚讲得最多并且认为最适合信众修持的是参禅与念佛,即特别提倡禅、净会通融合。现存这方面的语录很多,仅举几例:

参禅、念佛等等法门,本来都是释迦老子亲口所说,道本无二,不过以众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为应病与药计,便方便说了许多法门来摄化群机,后来诸大师依教分宗,亦不过按当世所趋来对机说法而已。

如果就其性近者来修持,则那一门都是入道妙门,本没有高下的分别,而且法法本来可以互通,圆融无碍的。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净;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参禅与念佛》)

宗门主参禅,参禅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所谓“明悟自心,彻见本性”。……宋代以后,人们的根器陋劣了,讲了做不到,譬如说“放下一切,善恶莫思”,但总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恶。到了这个时候,祖师们不得已,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教学人参公案。初是看话头,甚至于要咬定一个死话头,教你咬得紧紧,刹那不要放松,如老鼠啃棺材相似,咬定一处,不通不止,目的在以一念抵制万念。……古人公案多得很,后来专讲看话头,有的看“拖死尸的是谁?”有的看“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晚近诸方多用看“念佛是谁”这一话头。其实都是一样,都很平常,并无奇特。……心即是佛,念佛即是观佛,观佛即是观心。所以说“看话头”,或者是说“看念佛是谁?”,就是观照自心清净觉体,即是观照自性佛。(《参禅的先决条件》)[2]

这正是进入明清以后佛教界相当盛行念佛禅,将净土宗的念佛与禅宗的参禅密切结合,如上所说“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虚云和尚明确指出,看话禅的看话,归根到底是观心,是观“自性佛”。

受虚云和尚的影响,他的门下弟子及信众也这样传授念佛禅,进一步促进了禅净二种法门的会通和融合。

五、力挽佛教颓势,恢复和振兴佛教名山祖庭

中国佛教自进入清末以后,愈益颓废,又经清末民初的“庙产兴学”的剧烈冲击,名山大寺废毁严重。此后,由于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奋起抗争和采取多种自救措施,才使得形势有所改变。

虚云和尚也以自己的方式加入改变佛教颓势,致力振兴佛教的事业。他在这方面的突出贡献是致力名山寺院的恢复和发展。虚云和尚一生重建大小寺院约有几十处,着名者有云南宾川鸡足山祝圣寺、昆明云栖寺、福建鼓山涌泉寺、广东韶关曲江南华寺、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寺、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其中的南华寺、云门寺、云居寺皆是禅宗着名祖庭。虚云和尚重视培养人才,在鼓山寺和南华寺设立戒律学院,培养合格的僧才。

虚云和尚为人正直清廉,对振兴佛教虽做了很多贡献,然而能做到功成身退,每修复一座寺院,必选拔一位德学兼优的法师担任住持,自己不侵占寺院任何钱财宝物,离去时随身仍旧一铲一衲,两袖清风。[3]

虚云和尚为寺院制定了各种详细的规约,如共住规约、客堂规约、云水堂规约、禅堂规约以及仪规、仪式乃至文书格式等等,至今仍有实用或参考的价值。[4]

虚云和尚圆寂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中国和世界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中国正在遵循党和政府的宏伟规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佛教界广大信众以实践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人间佛教为旗帜,积极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虚云和尚的爱国爱教的精神,一生致力爱护和发展佛教事业的非凡事迹,必将激励广大佛教信众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营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奉献。

2009年10月15日于北京华威西里自宅

[1] 参考《虚云和尚全集》第12分册所载素闻《虚云老和尚五宗法嗣录》及《禅宗五派历代法脉》。

[2] 载《虚云和尚全集》第二分册,另可参考《参禅法要》、《参禅警语》等。

[3] 参考释觉民《关于虚公老和尚的一般情况》、怀西《怀念师尊述往事》,分别载《虚云和尚全集》第八分册、第十分册。

[4] 详见《虚云和尚全集》第六分册。


{返回 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姚卫群)
下一篇:虚云老和尚的佛教领袖作用(黄心川)
 虚云禅师与近代佛教(纪华传)
 虚云茶诗的修行智慧直解(冯天春、蒋九愚)
 论虚云和尚的殉教意识(刘建平)
 虚云和尚道德思想研究(田青青)
 从百丈清规到云居仪规——佛教本土化的另一路径(温金玉)
 学习虚云和尚丛林营为思想与实践——兼谈继承佛教制度传统与构建和谐社会之..
 虚云大师振兴佛教及其佛教教育思想(胡孝忠)
 虚云老和尚禅茶诗歌十四首
 虚云大师——近代中国禅宗第一高僧
 虚云和尚的规约思想对现代僧团建设的指导意义(牛延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止观禅修之三十七菩提分法1[栏目:智中法师]
 相应2经 梨犀达多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41.质多相应]
 03-008饮食与情绪[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论庐山慧远法师的念佛禅观[栏目:业露华]
 生死的桥梁——中有(传章)[栏目:其它法师]
 净土宗第七祖省常大师[栏目:净土宗祖师及高僧的故事]
 轮回与十界[栏目:刘元春教授]
 四弘誓愿该怎么理解?自性本来清净,为什么还有自性烦恼要断呢?[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世界坏的根本 The Basic Cause Of The Worlds Demise[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22. Returning Home .[栏目:Life of the Buddh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