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也谈寺院住持的内外形象(释妙贤)
 
{返回 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18
也谈寺院住持的内外形象
  释妙贤
  形象是内在品质的外化,又是综合素质的表现。素质和形象有著天然的因果关系,素质是因,形象是果,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也就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所谓“内”,就是道风、戒规要严,佛门形象要“正”,即要严于律己,精进修持。所谓“外”,就是指服务对象,即对众姓要慈悲柔和,满腔热忱。寺院的住持,也就是一个道场的带头人、修持的引导者、任务艰巨,承担著如何加强内部管理,保持寺院的清净庄严,树立纯正的道风学风,使大家都能做到正信正行,它直接关系到一座寺院的兴衰、十方施主的功德、僧团大众的慧命,也直接关系到全山佛门的形象。“住持”一词易懂而含义颇深。家有大有小,小至一个家庭,大至一个国家。家庭中的父母,要时刻为子孙操心;国家的领导人,就要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我们是寺庙的当家住持,寺庙虽有大小和人数不等之分,但我们的工作都是一样的,既要为僧职操心,又要为众生服务。寺庙又是弘法利生的场所,面对的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群体,而是一切众生,所以要想当好寺院的家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一个领导人最忌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佛教兴亡,佛子有责”。住持正法,千秋大业,更是任重而道远。有了远大的志向,才会有最大的动力和最坚强的意志,在修行的路上走得更坚定,才能获得最高的智慧,取得事业的成功。寺院离不开社会与人,因为佛法本来就在世间。做住持的还必须具有非同一般的远见卓识,因为我们考虑的是整个佛教的发展、壮大,而佛教的命运往往是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的,国家安定则佛教兴旺,国家动荡不安,佛教也必然无法生存。况且爱国爱教又是我们佛教徒的基本义务。佛教的宗旨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作为出家人,就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在信众当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这样,才能让人对你肃然起敬,才能真正做个福田僧,受天人供养。祖宗三法不可丢,现实生活不可避。丛林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必须继承;现实生活是每天要接触的,必须面对。所以,如今的住持既要不违佛法祖训,又要适应融洽现实生活,两者缺一不可。起到一个好的带头作用,让前来恭敬顶礼的信徒从自己身上得到一种社会上得不到的力量,激发他们为社会、为整个人类作奉献的热情。
  形象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形象往往代表著品牌,代表著资源,代表著潜力,所有有眼光的企业家都十分注重策划并塑造自己企业的形象,所有有眼光的领导都十分关注并努力塑造自己地区的形象。归根到底,形象是一个单位综合实力的外在体现,是一个人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具体体现。而僧人形象则是指四众弟子给予人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总看法、印象或感受,即社会公众对僧人的总体评价。它是僧人价值观念、基本素质、道德修养、威仪教相、做人品格的综合反映。而住持的形象体现了寺院道场的精神风貌,是住持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包括仪表形象、学识形象、修持形象、造诣形象等。
  今天,时代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会上很多东西在不断影响著出家人的思想,给寺院管理带来了新的难度,如今的出家人已不像过去那样凭佛制戒律、祖制清规,就可以使一个丛林做到道场清净、海众安和。他们当中的一些人难免不受社会上的名望、金钱、地位等等的诱惑和左右。因此,在做好寺院的管理上,首先要加强对僧人的信仰建设。我们常听到在家人说:“没有理想的人是没有希望的。”这话很有道理,要是出家人没有坚定的信仰,就不可能有寺院的健康发展。经书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仰就是方向,就是目标,有了坚定的信仰,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寺院才能有向心力、凝聚力。否则,就会“身在曹营心在汉”,把寺院视为“过路凉亭”。其次,要采用机动灵活的方式方法,组织僧众学习,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宗教素质、身体素质等,并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时时处处以“八万细行”、“三千威仪”来检点自己的言行,以身供养三宝,护持三宝。都是对佛的信仰,纯正道风的最好体现。这样才能做到寺像寺,僧像僧,才能在广大信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引导广大信众正念、正行,与信众形成既和合又融洽的关系,为维护常住、住持佛法、庄严道场奠定可靠的基础。把道风视作佛教的灵魂,僧人的生命,自觉加以维护。
  现实中的人们都十分明白这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也出人才。对于一个寺院来说,团结一荣俱荣,分裂一损俱损。有鉴于此,之所以把团结和合看得如此重要,我想就是因为团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身为住持要避免一些不珍惜、不重视、不维护团结和合的现象出现。”我国著名思想家管仲,年轻时曾与好友鲍叔牙合伙做生意,赚了钱总是自己多分些,但鲍叔牙从不计较,因为他知道管仲是因贫困,并不是贪财。后来,管仲做了齐桓公上卿,率领三军同敌国作战,三战三败。鲍叔牙并不认为他是无勇无谋之辈,而是知道他在惦记高堂老母无人照料,心思分散所致。因此,他不但不责怪管仲,还在齐桓公面前为管仲说情,把他的老母接了过来,并情愿做他的助手。管仲后来终于取得了大败敌军的胜利。由此可以看出,理解他人,培养站在他人立场上观察和解剖自己的能力,是决定寺院六和敬精神体现和稳定发展的先决条件。如果各自为战,自搞一套,你敲你的锣,我打我的鼓,势必出现混乱的局面,对外形象也就无从谈起。
  在道风建设上,住持必须以身作则。这就要求我们勤修三学,严守戒规。时刻警策自己,做到素食独身、僧相庄严、诵经礼佛、过堂用斋,以六和为准则,坚持朝暮课诵,树立一寺之主的形象,保持优良的道风。在自身建设上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如在管理寺庙方面,住持必须要精通佛事仪规,懂得财会知识,善于对人才的使用,并能关心大众生活和身体健康。在知识方面,当家应具备一定的佛学文化水平和社会各类知识,以及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等方面的常识。所以,必须认真学习佛教的经、律、论三藏和中外佛教历史,以戒定慧三学来规范自己。此外,在学习佛法的同时,加强时政学习,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和汉传佛教共住规约的学习。这不仅是佛教事业兴旺昌盛的法宝,也是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爱国爱教思想的有效途径。把维护法律尊严、人民利益、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世界和平的思想扎根于头脑,自觉抵制当今社会不良倾向对佛门的侵蚀,严防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搞渗透活动。成为一名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持戒上是楷模、品德上能服众的合格住持。在为人处事上,要有忍一忍、让三分、退一步的思想境界。对他人要以善为本,真诚勤勉。在待人接物上,应广交朋友,耐心不烦,平易近人,面带笑容。佛门有首偈语,叫“面上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心地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因此,作为一名好的住持务必要心包太虚,博学多闻。
  但是,没有一个人做事不求成功的,然而这个娑婆世界实在是缺憾太多了,常常伴随我们的是意想不到的失败。不过我们学佛的人是乐观的,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住持著十方寺院,代表著佛菩萨为众生做事。为使如来的正法得以久住,就得挑起如来家业的重担。所以要做个好当家、好住持,首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敢地迎接泥泞和坎坷!

{返回 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专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试论展示当代佛教形象的几个重点(法量法师)
下一篇: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作比丘(法慧法师)
 在传统与现实交织的风景中前行(王仲尧)
 提升中国佛教公众形象关键在僧教育(张伟然)
 近代中国佛教思想上的佛法与政治论述(龚隽)
 庄严·神圣·慈悲·净洁(张弘)
 浅议中国佛教的公众形象问题(王公伟)
 二十一世纪僧伽的挑战(菩提比丘)
 实践“内强建设,外树形象”的社会意义(心净法师)
 从佛耶宗教传播的比较看佛教僧侣的社会公众形象(申丽霞)
 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佛教的根本命脉(温金玉)
 试论如何提升中国佛教21世纪整体的宗教形象、社会形象、公众形象(星月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间佛教的展望(杨曾文)[栏目:人间佛教]
 大悲咒句解 84、娑婆诃[栏目:大悲咒句解]
 217.苏东坡居士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坛经》中的阿含精神(林崇安)[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相应78经 狮子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法和心态要符合[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深心定力一心不乱[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法传天台 普度有缘法──西方寺弥陀佛七法会开示[栏目:宽运法师]
 如何念佛修行[栏目:传喜法师]
 华严禅行法--《禅修前行》第三集[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