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八八集
 
{返回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84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八八集)  2012/8/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8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八十四页第一行:

我们学到四摄,「转相教语故,必先以四摄,摄受众生」,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布施我们学过了,我们看第二个「爱语」。「谓菩萨随顺众生根性」,这一句非常重要,观机知道众生根性。「善言慰喻,则一切众生乐闻善言」,众生喜欢听善言,「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爱语摄」。爱语不是甜言蜜语,说这些好听的话,不是的,真正爱护他,这个叫爱语,出自于真诚。他有善的地方,可以赞叹;有过失的地方,要把它纠正。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沟通的工具,孔子教学把这个列为一个重要的科目。夫子教学四科,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言语,可见得言语多么重要。佛对口业说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这四个合起来都叫爱语。我们用口这四种语来解释爱语,非常恰当。特别是在现代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谁说真心话?人对于自己都不爱护,这不自爱。不自爱如何能爱人?不爱人,哪能说爱语?由此可知,四摄法在菩萨是四德,四种德行接引众生;这个摄受的摄,现在讲接引就好懂。把佛法介绍给众生,这个爱语是非常重要,能不能喜欢接受,全在爱语这一条。让对方知道,你是真正关心他,真正的爱护他,真正帮助他、成就他,他会生感恩的心,愿意听你的教诲,愿意接受。

特别是佛法,现前环境跟过去不一样,跟过去三十年就不一样,三十年前的人比今天的人厚道;再三十年前那更不一样,好教。现在的社会,人存的心是怀疑,对什么人都怀疑。这个怀疑是从科学里面学来的,科学第一个就教人怀疑,这在中国传统里决定没有的。中国传统都讲信,仁义礼智信,信是一切德的基础、一切德的根本,信要是没有了,上面四个全都没有了,所以信德是万德的根基。现在这个字没有了,用怀疑来取而代之,这事情就麻烦了,对什么都怀疑。怎么样他才能相信?拿证据来,他才相信;没有证据,人不相信。所以这个问题就非常严重。

古人的圣教,现在人把它看作不适合时代,这个时代天天在进步,学古人东西落伍了,这已经过时了,现在还用得上吗?孝悌忠信过时了,这是普遍都相信的,我们把这些东西捡回来非常困难。让别人接受不是一桩容易事情,所以他不接受是正常现象,他要接受,那我们只能说,这个人善根深厚。这是说现代学习圣贤教诲、学习佛法,比过去困难很多,难能可贵,所以今天听到佛法生欢喜心,这个人不容易,少有,不是占多数,占少数。今天无论什么都要拿证据,于是我们学佛要把证据给人看,你学佛到底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利益,不但你能说出来,你已经做出来了,你已经真正得到了,这才是真的,享受到了。所以行比什么都重要。

第三就是利行。首先讲自利,我学佛真正得到受用,身心安稳,以这个为例子就很容易接受。虽然不是完全能接受,他是半信半疑,但是好,总能接受少分,慢慢还是要用身教,做出来给他看。单单用言教没有身教的话,别人赞叹也不是真的赞叹,给你鼓掌、给你赞叹,过后就忘掉了,没有放在心上,一定要以行动。果然落实《弟子规》、落实《感应篇》,深信因果,不敢起恶念。不但不敢做伤害别人的事情,连那个恶的念头都不敢起,这是深信因果的人他做到了。这一般普通的处事待人接物上的礼节,养成习惯,自然而然的,这让人看起来,果然不一样。学礼,《弟子规》是礼的基础,学礼什么意思?李老师以前告诉我们,懂礼的人走到任何地方,不至于叫人讨厌你,这目的就达到了。这个话说得好,其他的不求,大庭广众之下人与人往来,别人对我不讨厌,这我的目的就达到,做人根就站稳了。学谦卑,谦卑,孔子如是,释迦亦如是,学得要尊重别人,特别在言谈之中懂得尊重对方。

利行,我们自己身口意所行的决定是利益众生,而不是自私自利,别人看到会尊敬你、会喜欢你,你是真正做好事。现在这个社会愈来愈自私,起心动念为别人想的人愈来愈少。所以四摄法是菩萨法,菩萨接引众生的方法,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为众生想,特别是为苦难众生想。今天众生普遍都在受苦受难,苦难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我们首先把这个搞清楚,不善念头生的。那我们自己先把自己治好,自己起心动念绝对没有不善,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换句话说,我们不制造社会的麻烦、不制造地球的灾难,我们动一个不善的念头,给地球带来灾难。念念要真诚、要善良,言语造作都要善,这是利行。

最后一个是同事,同事是最困难。「菩萨以法眼明见众生根性」,这一句跟前面几句的讲法不一样,菩萨有法眼、有慧眼能见众生的根性,这才有能力用同事摄。「随其所乐,即分形示现,同其所作,使其各沾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同事摄」。这个是要真正的定力、慧力,没有真实的定慧,这个事不能做。我在讲四摄法这一句,我多半是说我们要跟佛同事、跟菩萨同事。诸佛菩萨他跟一切众生同事,我们要跟众生同事,麻烦就大了。为什么?没有定力、没有智慧就被他拖下水去了。这个众生喜欢喝酒,能天天陪他喝酒吗?那个众生喜欢跳舞,这行吗?今天交际应酬场面里头都是这些,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力量,能受得了吗?所以没有这个定功、没有这个智慧,我不到这个场合去。你到我道场来,我们一同学道,一同研究经教,可以,你们那些场合我不能去。

可是菩萨不一样,菩萨摄受众生,哪里他都去,他真有本事,让你对他心服口服。在小说里面说到济公,《济公传》那是小说,济公确有其人,《高僧传》里头有他的传记,不像小说上写的。但是他确确实实能够跟人同事,摄受众生,令造业的众生回头是岸,真有这个本事。抗战期间,中国又出了一个跟济公差不多的,金山活佛,镇江金山寺的妙善法师。这个法师有神通,他可以跟你同事,他影响你,你没有办法影响他,你起心动念他都知道。用同事摄受众生,效果是最大的,这叫真实定功智慧,还有神通。没有不能骗人,骗人,事情拆穿则一文不值,没有人相信你了。所以这个四摄法,是合四种,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要灵活运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用得非常恰当,能摄受人心。这就是接引大众要懂得这些方法。

我们看注解,底下括号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四摄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故欢乐慈孝亦寓四摄义也」,这个欢乐慈孝里头都有四摄,每个字里头都有四摄,这是佛教给我们,跟大众接触要懂得这个方法。笑面迎人,迎人都是布施,布施欢喜。像布袋和尚,寺院庵堂,佛教的道场,山门当中一定是建布袋和尚像。那就是什么?布施欢喜,跟人见面总是微笑,总是带的欢喜相。古人提弥勒菩萨这个题词,「生平等心,成喜悦相」。弥勒菩萨怨亲平等,对待任何人都是欢欢喜喜,中国大乘佛法用他来表法,正是表佛在经上常说的,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就这个意思。所以把它放在天王殿,天王殿是山门。

下面第四段,「改过所愿辄得」。这里头分两小科,第一个「如教悔改」。经文:

【所作如犯。则自悔过。去恶就善。朝闻夕改。】

这是真修行,每一天必须要做的功课。我们早晚这个早晚课是佛弟子不能少的,早课目的是提醒自己,我这一天不能把佛陀的教诲忘记,我要依教奉行,早课提醒;晚课是反省,做晚课的时候,想想我这一天,有哪些事情做对了,跟佛陀教诲相应,有哪些事情做错了,做错了要忏悔、要改过。真正忏悔改过是后不再造,这些都是过去章嘉大师教我的,他说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上的忏悔,忏完了明天再干,这是假的不是真的,这是欺骗佛菩萨。泥塑木雕的佛菩萨,你都忍心去欺骗它,你说你能不欺骗人吗?你会有成就吗?所以我们想在这一生成就,这些教诲要非常重视。『朝闻夕改』这就是早晚课的精神在此地。

注解里头说,「所作如犯至洒心易行,皆劝奉持经戒」。经是说理论、是说概念。戒有两种,一个是止持、一个是作持。比丘戒是止持,告诉你哪些事情不能做,不能做包括不能去想。因为业通身口意,不能说,不能做,也不能去想,想是意业,杀盗淫妄这是要禁止的,这属于止持。作持的是菩萨戒,菩萨戒是利益众生的,告诉你哪些事情应当要做,那是利益众生的,利益众生的事情要做,损害众生的事情不能做。菩萨戒当中,利益众生损害自己的也要做。所以奉持经戒。

『去恶就善』,标准,标准的标准、根本的标准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不能小看它,你要小看它,你对它完全不了解。十善业,在小乘展开叫三千威仪,它展开的时候,就是依十善讲了三千条;大乘更多,大乘菩萨八万四千细行,根就是十善;成佛,就是十善的圆满。你看,十善最初教给你到最后成佛是十善圆满,它的意思多深多广!所以这些东西愈学愈欢喜,境界没有止境。我们常看到画的佛像,画的佛像圆光顶上常常有三个字,梵文写的,也有用藏文写的,这三种文字都很普遍,也有用中文写的,它的发音是「唵、阿、吽」。这三个字是什么?身口意,不就是十善!身不杀、不盗、不淫;口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不贪、不瞋、不痴。写在佛的光环上面,那就是代表十善达到真正圆满是如来。《华严经》上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十善在行持上讲就是一切,一切善法都从十善里开出来的,大乘菩萨把它开成八万四千细行。所以「去恶就善」,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改往修来」,过去所造的这个过失统统把它改正过来。真正的忏悔,儒家所说的不贰过,过失只有一次,没有重犯的,这是真正改过。

下面说,「舍昔非之恶行」,过去做错的、想错的、说错的统统把它舍弃。「修今是之善业」,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能跟十善相应。十善的意思深广无际,所以不能小看它,它是一切善恶的根本,反过来是十恶。「朝闻夕改者,谓从善如流,知过速改」。自己过失,自己不容易发现,别人毁谤,我们听到了,真的要做感恩想,好好的去想,想一想他所说的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那个说的人是恩人,他提醒我,我没有做这坏事,他说的是冤枉我,也是提醒我。为什么?他看错了,有时候他看偏了,这个不能怪他。凡夫看佛菩萨都有过失,看圣人都有过失,这是什么?对佛菩萨、圣人认识不够透彻,他做事有密义在里头,有他的真正意思在,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看个表面,这个只有他自己知道、菩萨知道、佛知道。这四句经文是教我们断恶修善、改邪归正。

下面还有一段经文,「洒心易行」。

【奉持经戒。如贫得宝。】

这两句话非常难得,我们读到、看到,有没有受到感动?注解里头说得好,我们看注解。「本品名如贫得宝」,这是比喻,故知『奉持经戒,如贫得宝』。什么是宝?世间的金银财宝能解决我们物质的贫乏,物质生活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可是佛的经戒我们真正是看懂、真正是看明白了,依教奉行,我们能够脱离轮回,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大千世界七宝都不能相比,大千世界七宝不能帮你了生死、脱轮回。哪个重要?了生死、出轮回重要,往生极乐世界是更重要,因为往生极乐世界,你得到的是究竟圆满。你在极乐世界成佛,成什么样的佛?跟阿弥陀佛一样。那我们知道,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成佛不是成别的佛,是成阿弥陀佛。我们修的是阿弥陀佛、念的是阿弥陀佛,成就的是阿弥陀佛,在一切诸佛当中,这是第一不是第二,你说这多可贵!尤其奉持本经,那这个戒就是三十二品到三十六品所说的,包括这一品三十七品,我们就选择这六品经做为晚课,天天读它,天天用这六品经文来反省自己,经上所说的我有没有做到?「故知奉持经戒,如贫得宝,乃本品之核心」,所以,莲老把这个用作品题,「如贫得宝」,本品的核心。「世尊慈心至极之垂示」,慈悲到极处。

「贫者得珍宝,则诸苦顿息,从此欢乐无忧」。物质生活解决了,用这个来做比喻。那你得到这部经戒,你的欢喜超过世间贫人得大宝,超过了。贫人得宝是救这一生,来生没有办法,他财宝带不去;你遇到这个经教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得的是无量寿,这什么人能够比得上!展开经卷,看看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才知道居住的环境是宝地,六道十法界里面的苦全部没有了。六道苦多,四圣法界没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他的忧苦,我们这个世间什么三苦、八苦,四圣法界没有,他那个地方的苦就是没有见性。一见性,他就离开十法界,就往生实报庄严土去了。那我们这个经上教给我们的方法简单容易,成就比那个法门高,高太多了。往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是实报庄严土的菩萨。虽然是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可是凡圣同居土的人,智慧、神通、道力跟法身菩萨平等,这是十方诸佛世界里头所没有的,这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净土道理在此地。

我们对于其他修学的,修学其他法门的这些大德,我们礼敬称赞,为什么?他们有能力断烦恼、消业障,不靠佛力,自力法门,他自己行,这是我们对他的礼敬、赞叹,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只有修学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带业往生,烦恼不必断,业障也不必消,带着烦恼业障就能往生,这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下下根都可以做到的。换句话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要有很好的根性,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我也是听到有些人责备我,说我偏心,只弘扬净土,其他的法门不弘扬。这是他们太大意了,对我认识不够。我不是中上根性,我是下根,不是上根人,那些法门我也曾经涉及过,不行,这些经有的读过、讲过,我做不到,所以我回归净土。我自己很清楚,这个法门,我的根性能做得到。选择法门是自己这一生成败的关键,我要选错了法门,来生依旧搞轮回,你说多可惜!选择这个法门,来生不再搞轮回了。这个法门能不能往生,关键就是放下,章嘉大师告诉我的,看破、放下。看破,对于事实真相明白、了解了,宗门教下我没有能力成就,老实念佛还行,万缘放下,老实念佛可以。我们从小贫苦出生的,从小就学会于人无争,于世无求,所以放下比较容易。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仗着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接引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这能做得到。其他的法门,真正是没有把握。国内、海外大根性的人多,我们景仰,我们不敢学习。所以,李老师我跟他十年,他对我了解很清楚,嘱咐我这一生学印光法师。印光大师是他的老师,他把这个老师介绍给我,老师不在了,老师的书在,《文钞》在。李老师送给我一部《文钞》,是《印光大师文钞》正篇、续篇,一共四册,正续两篇。现在他的东西齐全了,有全集,这六十年前没有全集,只有正续两篇,流通很广。老师送给我,要我熟读,学印光法师,印光法师没有别的长处,就是老实、听话、真干。

我们接着看,「此乃以宝喻经戒之妙用」,经戒就如同宝一样。「再者,贫者既得珍宝,则命根所系。自当全力护持,不可更失」。他会看得很紧,好好守住,不要让财宝丢掉。「此劝行人」,修行人,「得受经戒,应善自奉持,如护头目。如有缺犯,应速忏悔,誓不更作」。这就是如贫得宝的意思,佛用这个劝修学净土的同学,你得到这部经,得到这部经里头的教诲,经中教诲主要的是细说五戒十善,把意业的三善融合在五戒的酒戒之中,所以五戒就是十善,十善就是五戒,能够守护就行了。得到这部经戒,善自奉持,奉是依教奉行,善是好好的去学习,持是不能够失去。修净土,必须心行跟经上所说的要相应。要如护头目,人遇到危险,手会抱着头,别的地方受伤不怕,头目不能受伤。如有缺犯,缺戒、犯戒,应速忏悔,誓不更作,这真正持戒、真正修行。

「洒心易行者」,洒跟通常三点水这个「洗」字,是同样的意思,音也相同,音义都相同。「洒心即洗除心垢」,也就是我们讲放下,放下妄想、放下杂念,一门深入。如果想别的法门,都是心垢,其他的统放下,不想了,这是智慧、这是真精进。为什么?我一心就想到极乐世界,其他法门好,我喜欢,我到极乐世界再修,极乐世界有的是时间,有好的修学环境、有好的指导老师,这在现前环境里头,我们统统找不到。

极乐世界的教诲,阿弥陀佛亲自主持,这是一尊佛中之王,我们不能小看。亲自接受他的教诲,一直到成佛。极乐世界的教学没有中断的,因为那个地方的人不需要睡眠,那个地方的人是金刚不坏身,不需要饮食。所以我们这个世间再精进,睡眠就中断了,饮食也中断了,不要睡眠、不要饮食,省多少事情!身是法性身,居住的环境是法性土,法性永恒不变,不像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是阿赖耶变现出来的,阿赖耶是波动现象,波动现象就是生灭相,生灭相就是假的不是真的,没有一样是真的。《金刚经》上佛给我们说真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教给我们于一切法都无贪恋,你可以受用,你不能占有,你不能执著,这就完全对了。甚至于说,你不能起心动念,真正做到不起心动念,这就大彻大悟,就明心见性。还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是菩萨,这真正菩萨境界。

到了极乐世界,对于一切万法都不会起心动念,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控制的念头,决定没有了,为什么?他没有必要。我们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占有、为什么要控制?就是一切法不容易得来。西方极乐世界一切法随心所欲,你想它,它就现前,你不需要用的时候,它就没有了,你说这个多自在!它用不着收藏,它是随心所欲,变化而现,跟我们这个世间欲界第六天一样。欲界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这里面人的受用,动个念头,第五天化乐天就送供养来。不要了,不要就没有了。所以我们到极乐世界,物质上所有一切受用就像第六天,谁供养的?本师阿弥陀佛供养的,这不可思议。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真正对弥陀感恩,阿弥陀佛对我们照顾无微不至,一直到我们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大彻大悟,那就是自己证得法身,不是阿弥陀佛加持。没有证得之前,阿弥陀佛加持的,所以皆作阿惟越致菩萨,加持的。到自己证得的时候,就不是佛加持了。这都是一切诸佛刹土里头没有的,唯独极乐世界有。

「易行者,易指变易」,改变,「谓止恶向善。去邪从正,回小向大,舍伪存真等等」。这叫易行,改变了,我们今天说,断恶修善,改邪归正。回小向大这一句重要,小什么?小乘,小心量,要把它转回来。中国古人常说,量大福大,量不能不大,不大没有福报,也没智慧;心量大,福报大、智慧大。为什么?是你的自性,自性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叫真大。所以总得要快一些、早一些回小向大,念念起心动念都想着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这是训练让我们心量放大,决定不要去想自己。

起心动念想自己,很难往生,为什么?自私自利的人,佛不会接引他到极乐世界。你要问为什么?自私自利的人有嫉妒心、有竞争的心,他会把极乐世界的秩序破坏了,这是不好的影响。就好比带着有严重的病毒,你要移民到那里去,人家把关很严,不让你进去,就这个道理。到极乐世界一定身心健康,万缘放下,身心就健康;万缘放下,心量自然是大的,不是小心量,为什么?他回归法性了。舍伪存真,十法界是假的,一真法界是真的,一真法界就是实报庄严土,到那个地方所证得的是报身。《观无量寿经》上说阿弥陀佛的报身无比的庄严高大,那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性德之所成就,他不是修来的。

「如是则自然感降,所愿辄得。谓自得感应,佛力冥加,凡所愿求,皆得圆满」。这是你在极乐世界,你想要什么它都现前,不要的时候就不见了。所以用不著书架,书架没用,不用的时候,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要用的时候,全在面前。我们真正想通、想明白了,这是我们想要的地方,哪有世间这么麻烦!这个世界很容易去,为什么不去?还不想去、还半信半疑,就是对于极乐世界听说了,是不错,还有疑惑。只要你没有真干,你就有疑情在里头。疑怎么断?读经,让世尊一遍一遍给你介绍,古人所谓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真的,《无量寿经》读一千遍,你就会见到阿弥陀佛,你就会见到极乐世界,你相信了。没有疑惑,境界就现前;有疑,境界被疑障住了。你对这个世间还有贪恋,舍不得放下,这都是你不见佛、不见极乐世界的原因。

我们再看下面这段,这一段是非常精彩的一段,「佛化殊胜善利」,善是美好,利是利益。

【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念老说这段文,「表佛慈德无量」。我读这段文,我说这是佛化太平盛世,中国古人讲的大同之治。《礼记》里头有「礼运大同篇」,我们这个书上也有,这一章比「礼运大同篇」讲得还好。所以我说了,我上一次在马来西亚跟这些校长、老师好像有三、四百个人,我给他们讲教学为先,讲了十个教学为先。最后,诸佛刹土教学为先,极乐世界教学为先,这极乐世界教学为先。极乐世界为什么会那么好?阿弥陀佛天天讲经教学没中断,就这么成就的。如果把教学去掉了,极乐世界也会天下大乱,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教学,世出世法大根大本,一定要认识清楚。

『佛所行处』,念老也讲得很好,「指佛所行履之处,复兼指后世佛法流行之处」。我讲得更简单,更直截了当,是佛陀教育盛行之处,这叫「佛所行处」,佛陀的教育普遍推行的处所。大的是国家,这一国;小的是一个县、是一个乡、是一个城市,这是「邑」。「丘」有两个意思,《会疏》里面讲山丘。第二个说法,《周礼》讲:「四邑为丘。是则丘亦聚居之处。聚者聚落、村落」。望西师说得很好:「小乡曰聚」。『国邑丘聚』,这就是讲佛所行之处,应该是佛的教化流行之处所,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乡镇、一个村庄,有人在那里教学。「无不蒙受佛之教化,故云靡不蒙化」。所以佛法,佛法是教育,你看,佛之教化,教是教学,化是教学的成果。中国古人说,读书志在变化气质,那学佛?学佛目的是转凡成圣,这就是化,化凡成圣。这也有初级、中级、高级。初级的化恶为善,能够帮助现在的社会恢复安定和平,佛陀的教化能化恶为善;再提升,能化迷为悟,这小乘;再提升,化凡为圣,这大乘。所以佛教学的效用有这三等。化恶为善对人、天讲的;化迷为悟对二乘讲的,声闻、缘觉、权教菩萨;化凡为圣,那就成佛,对大乘根性人说的。所以,佛教是教育。如果大家遇到这个缘分,让你讲讲佛法,把佛法介绍给大家,这一段经文非常好,说明佛教是教育。

那佛教是不是宗教?那这个宗教,要用中国宗教定义来说,佛教是宗教。中国的宗是什么意思?我们去查查字典,宗有很多意思,但是里头有三个重点,三个最重要的意思:第一个,主要的,第二个是重要的,第三个是尊崇的,这三个意思好。教也有三个意思,教育、教学、教化。宗教连起来,它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这个佛教完全是宗教,不是外国一般讲的宗教,用中国这两个字,佛教是名符其实的宗教,那告诉你,是人类主要的教育,这多重要!极乐世界是全世界推行的,所以那个世界那么美好,阿弥陀佛亲自主持,天天在讲经、在教学。我们这里讲经教学用现在科学技术,卫星电视、网路电视,做为远程教育。极乐世界不需要这些工具,极乐世界很大,无论你在哪个地方,你就看到佛在你面前教你,这个不可思议。不需要这些工具,佛就在面前,转过弯,掉过头,还是看到佛在面前,佛没有离开。

极乐世界是宇宙之间科学第一,最高的,没有哪个地方科学能跟极乐世界相比。那我们知道,阿弥陀佛是大科学家、是大哲学家,这样一个好老师天天在授课,直捷来教我们,这能不去吗?而且到极乐世界,第一个好处就是你得无量寿,永远没有生死,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再不干这些傻事情了。这些全是真实不虚,如果你要怀疑,你善根种下去了,这一生不能往生,为什么?有疑,障碍你往生。来生后世你又会碰到,生生世世都会遇到,为什么?你与净土有缘。到哪一生哪一世不怀疑了,你就往生了。于是我们知道,我们大家过去生生世世都听到这个法门,都学习这个法门,为什么没去?还是有疑惑,所以没去成。这一生又碰到了,这一生能不能去?看这一生你是不是把疑情全断了。全断了,你决定往生;还是有疑惑,那好,下一次再来。这个权在自己手上,不在别人。阿弥陀佛的感应,就像海潮音一样,决定不失信,我们这边真正没有疑惑,具足这个条件,我们一念,佛就来了,你就看到他,就能往生。

香港人应该都还记得,何老太太往生,何东爵士的夫人,何世礼将军的母亲,她开往生大会,这人念佛的功夫不错。全家是基督徒,他们都是留学英国的,全家基督徒,就是老太太一个人念佛。往生前,她邀集佛友打佛七,佛七打完了,她告诉这佛友,大家多住一天,明天送我往生。每个人都呆了,说人好好的,一点病也没有,笑嘻嘻的,说话好像是真的,不是假话。大家说好,就待一天。到第二天,计画当中请大家助念,帮她助念,送她往生,让她的家人,儿子、媳妇,全家人都念佛送她往生。把床铺抬到大厅上,她坐着往生的,盘腿坐着,跟大家一起念佛,念不到一刻钟,真走了,一点病都没有。她儿子、媳妇看到了,全家学佛,全家都念佛了。这个高明,做出来给你看,看你信不信,你基督教没有这个本事,学佛的人真有这个本事。所以,报纸杂志上都报导,对香港佛教界是个很大的震撼,这念佛往生不是假的,大家看到的,她招待新闻记者,给她报导。

西方极乐世界是全世界接受阿弥陀佛教化,所以这个世界那么好。如果我们这个地球上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城市、一个村镇,乃至于一个小村,真正接受佛的教化,不一样!这桩事情要做出来,不做出来,现在人普遍怀疑,不相信。所以我这几年有机会到海外去访问,我到处劝人。去年跟今年,实际是今年,访问教宗,两次访问教宗,我都给他建议。特别是这一次,最近这一次,我劝他,用梵蒂冈这个小镇做实验。梵蒂冈实在太小了,人也太少了。罗马城不大,这是个古城,完全是以观光旅游收入为它的经济来源,好!今天中国国家政策,以文化带动旅游,以旅游带动经济,我相信全世界都欢喜。就把罗马城变成全世界天主教的示范点,把天主教的教义、精神完全融合在生活当中,到罗马的时候就看到天主教的天堂。天上的天堂在地球上做个模型,来看看,这个方法好。基督教也做一个,每个宗教都做一个。

所以我到泰国去访问,没有别的目的,希望跟泰皇见面,我把这个信息告诉他。我预先写了一封信给泰皇,因为什么?怕到时候又插别的因缘,不能见面。果然我到那边去的时候,泰皇生病住院去了。再过几天,泰国有个亲王要来访问我,这个亲王是皇后的弟弟,我就希望把这个事情促成。泰国是世界上唯一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可以选一个小城市,把佛教的精神、佛教的文化落实在这个小城,这个小城就是佛国。这段经文做出来,佛教的大同世界。人家全世界人问,什么是佛教?你到这个佛教圣城去看看。我都叫宗教圣城,佛教圣城、天主教圣城、基督教圣城,每一个宗教做一个圣城,把宗教的精神、宗教的教学完全融在日常生活当中。天主教把圣母的爱做出来,基督教把耶稣的爱做出来,神爱世人,伊斯兰教把真主的慈悲做出来,宗教能够复兴,能够带动全世界回归到安定和平。不做出来,怎么说都是半信半疑,总有疑问在里头。真正做出来了,大家就没话说了。

中国传统文化好,只有英国汤恩比博士知道,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相信,都有严重的疑惑。我们在汤池小镇做了个实验,做成功了,大家相信了。虽然时间很短,三年,中心被撤销了,可是影响很可观。我们希望国家做一个,做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示范点,让全世界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个小城、这个小点你就能看出来。这个符合国家的政策,传统文化带动旅游,旅游带动经济,可以做实验。

教育也要做一个实验。我们在马来西亚推动汉学,主要的这些人是马来西亚的华侨的学校。马来西亚华校,小学有一千多个、中学有六十一个。我希望这些学校的老师、校长,他们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对于教育是内行的。汉学院里头没有老师,为什么?今天找不到汉学家,在全世界找不到汉学的老师,必须要靠自修。典籍都在,工具都有,只是要下功夫。如果能有两百个老师,他们发心做为汉学院的研究员,每个人专攻一部经,我相信每个人专攻一部,三年的时间就有很好的成就,就能把自己提升到跟大学教授这样的一个水平,就能教学。继续不断,能够下十年的工夫,他就是世界上顶尖的汉学家。

不要搞多,一门。那两百个人就有两百部典籍,太可观了!《群书治要》只有六十五种,六十五部书里头选出来的,我们精挑细选再补充一些到两百个。这些人十年之后,国家能够好好的利用他们,办一个空中汉学院,就是建一个卫星电视台,这两百个老师不断在这里讲课,传播到全世界,救全世界的人,中国的汉学教化全球众生。我对这些老师、校长寄予很大的期望,上一次跟他们见面,他们有三百多人,他们也很受感动,希望大家来努力。这些研究员可以在学校工作,兼课,也可以住在汉学院,汉学院里面有宿舍,用研究员这个方式。三年之后,成果就卓越了,到那个时候如果办大学,可以,有老师。儒释道统统都学,儒跟道的典籍都收在《四库全书》里头。佛的典籍是单独列出来,就是《乾隆大藏经》。乾隆皇帝是个虔诚佛教徒,对佛教特别尊重,将佛教的经典另外编一套,没有编进《四库全书》,道教的经典在《四库》里头。中国传统文化,不外乎儒释道三家。

所以我们要承认,佛教是教化,我们也要承认,全世界每一个宗教都是教化。不相信,你去想想,每一个宗教最初创教的创始人都是讲经教学的,摩西讲了二、三十年,耶稣讲了三年,被人害死,穆罕默德讲了二十七年,释迦牟尼佛讲得长久,讲了四十九年。那些经典都是这些圣人讲解的,记录下来留传后世。所以最初统统都是讲经教学,而且都是义务的,都是没有收学费的,我们要认识清楚。所以我们想着所有宗教回归教育、回归教学,我们手联手来帮助这个世界教化众生。一切都是教学为先,故云『靡不蒙化』,都是蒙佛陀的教化。「既受佛化,则必感降吉祥」,佛以正道教化众生,感应当然是吉祥的。「故得天下和顺」,这个和,就是今天讲的和谐;顺是顺于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的法则,中国人称它为道。依照这个道去行,这称之为德,自然就与道德相应,这『天下和顺』。「乃至各得其所」,男女老少、贤愚不肖,各得其所,这就是大同之治。

「天下和顺者,世界和平,万邦和睦」。这一定是感应的。这两句,世界和平,万邦和睦,是现在人心目当中所向往的,能做得到吗?有不少人问我,我常常说的,能把四桩事情做好,就做到了。哪四桩?第一个,国家跟国家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第二个,政党与政党要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第三个是族群与族群,第四个是宗教与宗教。这四桩都能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世界和平,万邦和睦就做到了。有人听到不敢相信,认为怎么?这是做不到的。极乐世界做到了、诸佛世界做到了、每个宗教天堂做到了,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我们把教育丢掉了,用教育这个手段就可以做到。

从哪里做?一定从宗教做起,从宗教教育,中国人讲的宗教。宗教是众生,一切众生,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它可以帮助这个世界走向和谐、走向万邦和睦,不是做不到,这不是假的。特别是我们宗教,信仰宗教的人士多多从这个题目上去思惟,竭尽我们自己的一点力量,我们团结起来替这个世界创造永久和平,这个功德就大!今天世界的混乱、地球的灾变,宗教要不联合起来,慈悲何在!义不容辞我们要把教育做起来,就是教学为先,每个宗教都要回归到教育。我一生做了个榜样,每一天教学,跟大家在一起分享。每一个宗教都有很多宗教师天天在讲经教学,天下太平,没事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八七集
下一篇: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八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九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三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十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四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五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九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四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七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一二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圆满前行 第五章 思维寿命无常 第二节 自然与因缘的无常[栏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二下 二 太子爱护动物[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如何助念?临终如何劝导?在亲人耳边放念佛机可以吗?[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四十华严 第一卷 第16讲[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四十华严]
 借假修真[栏目:忏云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