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寂灭为乐
 
{返回 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55

寂灭为乐

什么是寂灭的安乐?寂灭的安乐首先是消除掉了一切有为轮回世间的缺陷,比如刀割火烧、身心疲惫、恐惧悲伤,以及享受乐受和舍受时的躁动,完全规避了无常、苦与有漏。由此,心性中本来具足的出世、无漏安乐,也就随着寂灭的加深,而逐渐显发出来了。这个心性中的安乐,是一切世间乐受都根本无法比拟的

其实只要认识到六尘的性质,调转希求的方向,放下对六尘的执迷,六尘对众生就构成不了障碍,产生不了危害了。这时心性中本具的清净安乐,就如同水落石出,自然呈现出来了。导师释迦牟尼佛当年修道时,听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这半偈后,愿以身布施罗刹,所求得的后半偈即是“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那智者是否在自找苦吃呢?当然不是。应知避苦求乐,是凡夫与圣者的共同目标,不同的只是对于苦乐的定义。凡夫的苦乐,着眼点是色声香味触法六欲尘。而智者知道六尘本空,若将其认作真实而去追求或躲避,正是痛苦源源不断产生的根源,因此凡夫对六尘的贪执,恰恰是阻碍凡夫获得安乐幸福的最大障碍。

也就是说,虽然六尘本空,但是对于没有认识到它们空无真相的凡夫来说,六尘所形成的家庭、财富以及各种心理的满足,让凡夫深深地痴迷,欲罢不能。也正是这种痴迷,让凡夫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因为六尘的极强诱惑性,让凡夫在撞了无数回南墙后,依然不长记性,仍旧在义无反顾地投向火坑。

智者们是如何对待俗世生活的呢?释迦佛当年本可坐享宫廷的奢华,但是为了解脱,毅然决然逃离宫廷,投入到了修行中,这是后代众生绝佳的榜样。凡是佛法中卓有成就者,远如密勒日巴尊者,近如虚云老和尚等,无不效仿了当年佛陀的行迹,彻底放弃对俗世的妄想,经过了艰苦卓绝的修行,才获得了最终的成功。


{返回 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拥有喜悦
下一篇:世间生活
 世间生活
 寂灭为乐
 对治“我”执的方法
 靶子
 劝念暇满 用修解脱
 如何看待别人的感谢
 如何看待对别人的厌烦
 拥有喜悦
 远离邪淫
 戒上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年轻的梦想—圣严法师与李钟桂的对话 服务与奉献是快乐的泉源[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决定成就[栏目:达观法师·名言解义]
 师父我是在开刀的时候有这种状况...[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学习宗风(一)[栏目:慧净法师]
 什么是初学坐禅的最佳入门方法?[栏目:佛光·禅修释疑]
 弘法利生应随顺地区和年代[栏目:达真堪布]
 深入了解你的本然心[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灵岩遗旨 壹、悲化有情 四、闲邪存诚[栏目:智随法师]
 于颠倒中显精神[栏目:佛网文摘]
 人生如此[栏目:法云法师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