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观察上师 四 如何观待导师的慈悲心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25

如何观待导师的慈悲心

现前很多人所理解的导师的慈悲心,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导师对自己是否有求必应。比如说我现前五加行虽然没有修完,但你能不能直接给我印证一个见解?若要是满足你的心愿者,便觉得这位导师真是太慈悲了。因为他不让我修加行也不让我修成熟口诀法的整个过程,今天便一下就印证见解,你说多慈悲啊!若这位导师真正以负责任的态度而为你印证见解,可能有意义的吧。但若要是完全顾你的面子而为你印证见解,不要说这位导师慈悲,实际当中可能就是恶知识的一种引导方式,对你起不了切实之作用。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乃至历代传承祖师,为什么针对不同的根机而传讲不同的法呢?难道他们不慈悲吗?所以我们要了知:我们不能把导师的慈悲树立在自己自私的立场上,当和自己的想法完全契合的时候,就说这位导师慈悲,和自己想法不同时,就说导师不慈悲乃至诽谤。这种判断标准完全将自己凌驾于导师之上,对于解脱没有丝毫之利益。

堪布昂琼在《前行备忘录》里说:“正如用药治病一样,就将心从不善的歧途中扭转过来的意义来讲,法和对治是一个意思。”有些人对这些不是很了解,可能会想:“为什么导师不讲解成熟口诀法反而让我去修加行?乃至还要修这个法、那个法?这位上师太不慈悲了。”但实际上这位导师是非常慈悲的一位导师,因为他是针对你个人的根机而传讲相应的法,这些法对于对治你的烦恼是最有效的。正如萨迦班智达在教言中说:“与根机相应的法是最殊胜的法”。相反,导师仅仅为了照顾你的面子,按照你的心愿传授一些与你不相应的法,这样的导师恰恰是最不慈悲的,因为传授给你的法不能真正利益你呀!以前据说有一位喇嘛,在信众的要求下给他们灌了一个自己都没有得受过的灌顶。如果不懂得上面的这些道理,可能都觉得:这位喇嘛多么慈悲呀!我们想要灌什么顶,就给灌什么顶。但若细致观待,这种“慈悲”能算慈悲吗?所以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懂得一些。

我们今生所成办的是令自他解脱的大事业,所以必须要遵照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仲敦巴曾经说过:“对治烦恼则为法,不治烦恼为非法;不随世间则为法,随顺世间为非法。”因此一位真正具足慈悲心的导师不会为了世间名利而随顺弟子的心愿,他会负责任地为弟子应机传授对治烦恼之法。这种对众生的真实利益是真正的慈悲心。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反观自己是否具有四精要法之违品
下一篇:如何观察上师 三 信心圆满
 如何理解上师是佛?
 如何观察上师 二 导师功德圆满的重要性
 解脱在于内心之中
 如何在睡眠当中修行?
 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
 金刚心语·正见
 依修而见与依见而修
 从自他二缘认识前行的重要性
 将法入心才是真正地修学
 共同外前行乃精进修法的前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30.汾州无业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禅定与智慧 11 大乘菩萨的修持─《金刚经》与人生[栏目:心定法师]
 养身与养心[栏目:修持]
 戒定慧(圆因)[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1-4 定根[栏目: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
 相应11经 千位比丘尼的僧团经[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山中行(见隆)[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遥远的问候[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福德日记2月13日─如何使内心平静[栏目:福德日记]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一一五○)[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