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理解无缘寂止中护持正念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89

如何理解无缘寂止中护持正念

    当禅定没有安住于所缘境之上,内心坦然放松,并以正知正念不放逸而摄持,就是无缘寂止。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在无有所缘的前提下又能树立正知正念呢?

    我们在传讲上师瑜伽导修之时讲过,无缘寂止可以分为迷惑和清明两种状态。

    对于迷惑无相定而言,迷惑中确实无法树立正知正念不放逸,因为时时都处于放逸的无记状态之中,此时并没有正知正念。即便当时感觉有稍许明了,但实际当中,这种明了无法树立正知正念,仍然是一种迷惑状态。

    在清明无相定当中,即便没有所缘的对境,但如果这种寂止很清明,即能树立正知正念。

    这种清明如何理解呢?不妨反问自己:当你觉得很清明的时候,你能明什么呢?比如说当把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眼根和耳根没有遮止,对外境既看得见又听得到,此时与第六识耽著有什么区别?因为第六识也是看得见、听得到,当时没有产生分别心。出世间胜观与世间的禅定是“相似相似易错乱”,若不能辨别,很难赤裸出真实禅定。所以行持等持的弟子,智慧应该更加细致一点才对。

    若对无缘寂止中迷惑和清明两种状态不细致区分的话,就会产生无缘寂止中如何树立正知正念这样的疑问。只有当我们的内心越来越安住,行持有缘寂止和无缘寂止达到一定的时候,我们才能分析禅定上下不同之特点。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辨析有缘寂止与无缘寂止
下一篇:闻思修三种智慧缺一不可
 应该如何培养信心
 次第根机者的信心并不坚定
 修行净土应具次地道和诸多方便
 任务观念的修行并不圆满
 净观与信心
 如何理解在修法之中体现窍决
 压制妄念与调伏妄念的区别
 何谓上师
 修行者应规划好每一天的时间
 过午不食——利于修行之饮食方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该想的想周到,该做的做圆满[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会性法师)[栏目:普贤菩萨·讲记释义]
 181.问曰:何等是佛法印?[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