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身口意三门心为根本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04

身口意三门心为根本

    我们初次开始修法时必须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如云:“心善地道亦善妙,心恶地道亦恶劣。”所有修法都取决于我们的心。

    我们在讲解成熟口诀法时,首先要抉择身口意三门中何为根本。因为三门所成办的一切都由意识支配,所以决断心为根本。修行者若能于自心痛下功夫,则能断绝外道一切邪见乃至内道有遮之偏见。外道邪见乃于心外安立万法,无论见解乃至行持皆为偏邪,于调心之时可以断绝如此邪见毋庸置疑。内道有遮之偏见,则指未解调心为根本之佛教宗旨,而以身语调伏为主的修行。比如当前有很多行持善法的弟子,执著于口中念诵众多心咒、经文,或者执著于依止幽静山林行持各种身体的苦行,或者耽著于天天磕头等行为。这些行为的功德当然不可思议,但要记住的是,若在行持这些善法的同时没有很好地调伏自己的内心,仅仅依靠身语的这些改变,无法证悟到心的本性。如六祖惠能大师曰:“凡夫口诵,圣者心行。”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而没有说“改造身语,是诸佛教。”正因为万事万物都需依靠心来支配,所以我们时时都要调伏自己的内心为妙。

    往昔历代高僧大德曾经说过,若于行持善法时内心染杂贪嗔痴烦恼,即便口诵心咒、身做礼拜,都不如一个具有善心的人蹲在墙角晒太阳。因为内心只要为烦恼所缚,即便表面当中做个修法的形象,于解脱也无济于事。如无垢光尊者曰:“自心与法若未融契,仅具道貌之相,则无实义可谈”以及“口头空言之了知境界,故不得菩提胜果。”祖师的这些教言都要铭记心中。

    华智仁波切曰:“心善身语善,心恶身语恶,心乃诸法源,调心佛善说。”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时时都要观待自己的内心:从早上睁开双眼直到现在,行持了哪些善法?则从事这些善法之时,你的内心是否在调伏之中?若心中被烦恼所缚,或被世间八法染杂,即便我们具有行持善法之形象,但对解脱起不了切实之作用。所以时时不能忘失正念,时时不能忘失观察自心。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戒律是禅定的基础
下一篇:怨敌乃修学佛法之增上缘
 可以带小孩子受皈依戒吗?如何为他讲解佛法道理?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行持善法不能只走一个过程
 如何避免居士修法易现之弊端
 将妄念转为道用
 谨慎选择和观察上师之必要性
 何谓解脱
 2005年大众学佛研究会开示
 当下正是精进修法之良机
 修行者应规划好每一天的时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百罗汉 497、思萨埵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观察自心[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51.金华俱胝和尚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中秋普茶夜 月照故乡明[栏目:宽运法师]
 行出幸福的蓝图[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如何让更多的人信佛,该如何让他们相信传统文化的力量。请问我该怎么办?[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安居第七十日(二):不舍一切是称性之说[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栏目:陈士东居士]
 《佛说阿弥陀经》开示六[栏目:常福法师]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栏目:法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