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身口意三门心为根本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68

身口意三门心为根本

    我们初次开始修法时必须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如云:“心善地道亦善妙,心恶地道亦恶劣。”所有修法都取决于我们的心。

    我们在讲解成熟口诀法时,首先要抉择身口意三门中何为根本。因为三门所成办的一切都由意识支配,所以决断心为根本。修行者若能于自心痛下功夫,则能断绝外道一切邪见乃至内道有遮之偏见。外道邪见乃于心外安立万法,无论见解乃至行持皆为偏邪,于调心之时可以断绝如此邪见毋庸置疑。内道有遮之偏见,则指未解调心为根本之佛教宗旨,而以身语调伏为主的修行。比如当前有很多行持善法的弟子,执著于口中念诵众多心咒、经文,或者执著于依止幽静山林行持各种身体的苦行,或者耽著于天天磕头等行为。这些行为的功德当然不可思议,但要记住的是,若在行持这些善法的同时没有很好地调伏自己的内心,仅仅依靠身语的这些改变,无法证悟到心的本性。如六祖惠能大师曰:“凡夫口诵,圣者心行。”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而没有说“改造身语,是诸佛教。”正因为万事万物都需依靠心来支配,所以我们时时都要调伏自己的内心为妙。

    往昔历代高僧大德曾经说过,若于行持善法时内心染杂贪嗔痴烦恼,即便口诵心咒、身做礼拜,都不如一个具有善心的人蹲在墙角晒太阳。因为内心只要为烦恼所缚,即便表面当中做个修法的形象,于解脱也无济于事。如无垢光尊者曰:“自心与法若未融契,仅具道貌之相,则无实义可谈”以及“口头空言之了知境界,故不得菩提胜果。”祖师的这些教言都要铭记心中。

    华智仁波切曰:“心善身语善,心恶身语恶,心乃诸法源,调心佛善说。”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时时都要观待自己的内心:从早上睁开双眼直到现在,行持了哪些善法?则从事这些善法之时,你的内心是否在调伏之中?若心中被烦恼所缚,或被世间八法染杂,即便我们具有行持善法之形象,但对解脱起不了切实之作用。所以时时不能忘失正念,时时不能忘失观察自心。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戒律是禅定的基础
下一篇:怨敌乃修学佛法之增上缘
 寿命无常之 四 祖师公案
 觉受极易飘散无需执著
 在家居士应坚持修法
 面对显现恶知识,如何净观五种圆满?
 修行者应具有坚毅的品格
 执著外境无法成办解脱
 过午不食——利于修行之饮食方便
 皈依戒律之三所断
 为什么修行要断除恶念之发心
 皈依之功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学源流及其新运动[栏目:太虚法师]
 从烦恼即如来种中看烦恼(全性)[栏目:其它法师]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栏目:衮却格西]
 归来[栏目: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30[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菩提心[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第五篇 慢 - 惭愧不是自卑[栏目:放下的幸福]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八)第一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二二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六十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