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什么是功德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66

什么是功德

往昔梁武帝在位期间,修庙宇、造佛像、布施、供僧、印经等,所行之善极其广大。但当问及达摩祖师是否有功德时,达摩祖师曰:无功德。可能很多人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梁武帝做了那么多善行,还是无功德呢?

善行是否具备功德要观待内心。如云:“树根为药芽亦药,根为毒芽何用说,唯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相大小。”

往昔阿底峡尊者入藏之时,一天清晨,阿底峡尊者的侍者罗钦仁青荣波在送早餐时,看到尊者非常伤心。罗钦仁青荣波问:“今日早晨并未有人打扰您,您为何如此伤心?”阿底峡尊者说:“今早我在光明境界中,观察到一位在印度修无上瑜伽部的弟子,见解已落入小乘,故此伤心。”罗钦仁青荣波疑惑不解地问:“您的这位弟子依止的导师是您,所修的法是密宗最高的无上瑜伽部,为什么修法会落入小乘呢?”阿底峡尊者说:“这一切都取决于他自己的修法。落入小乘教法还是很幸运的事情,若要是修得不好,修无上瑜伽部堕入地狱也是有可能的。如云:‘愚者修行大手印,多数趋向恶趣处。’” 因此,阿底峡尊者曰:“法不依正法而行持,法反成为堕入三恶趣之因。”

所以,我们平常在修的时候,要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若不观待内心,仅仅口中念诵几句“阿弥陀佛”,未必有功德。细致观待,我们在进入佛门之前看过很多很多书。如果一本书从头到尾把“阿、弥、陀、佛”四个字连接起来的话,里面有多少遍阿弥陀佛我们都不知道。也就是说,我们可能已经念诵过很多很多遍了。难道仅凭这一点就能成办解脱吗?不可能的。这除了说明小时候我们上过学,认识到几个字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呢?真正的佛教不在于你念诵什么,而在于调伏烦恼。若未调自心,即便口中念诵不同的经文、心咒,恐怕这些行为都在修地狱而不是在修净土。

同样,真正的功德也不在于外相,而在于内心——贪嗔痴烦恼减少,慈悲心、信心增上。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功德增长的标志
下一篇:思维无常的重要性
 从细致修法的角度忆念无常
 见解增上的标志
 是否开悟?见解是否圆满?——细致辨析了知、觉受与证悟
 天葬
 系统修学非常重要
 回向的重要性
 生活之本性
 将法入心才是真正地修学
 戒律要点
 闻思修并举方能成办解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基本精神之十大原则[栏目:陈沛然博士]
 宁要狗子不要妻的观念不可有[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上册 道前基础 讲说轨理[栏目: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一苇渡江[栏目:少林故事]
 免于恐惧的自由[栏目:星云大师·迷悟之间]
 经典禅诗 第十章 名僧禅诗欣赏 四、腾腾和尚《了元歌》[栏目:吴言生教授]
 《佛教伦理》——序二[栏目:传印法师]
 23 龙王槃达的故事[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模块二:布施,用生命来影响生命(3)[栏目:佛是一棵树 第四部分:佛法中的六度空间]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八 (6)[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