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法理论应纳入心相续之中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13

佛法理论应纳入心相续之中

作为追求解脱的修行者,我们不能把上师传讲的法仅仅当成一门世间知识,而应该把一切理论纳入心相续之中。法是成熟内心的方便,不是炫耀自身学识丰富的资本。

《屠夫真言》曰:“语者即言谈,义者彼实践。”初次我们依靠语言、文字逐渐理解法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乃至我们对法理解的增上,应该要把所有语言、文字诠释的法义归纳到心相续之中,不能把对法义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文字之上。因此无垢光尊者曰:“口头空言之了知境界,故不得菩提胜果。”文字之上的理解即便再殊胜,对调伏烦恼可能也起不了切实之作用。因为我们毕竟是初学者,不具备闻即解脱的根机啊!那该怎么办呢?必须通过实修将理论纳入心相续之中,使我们的内心变成文字。

比如我们都知道菩提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菩提心是圆满佛陀的因,如经云:“若有成佛彼足矣,若无成佛无计施。”相信我们都看过一些关于菩提心的开示,如《菩提道次第广论》、《普贤上师言教》、《前行备忘录》乃至《金刚精要·初学悦耳宝藏库》等等。所以当提到四无量心乃至发殊胜菩提心的时候,我们可能感觉没什么不了解的地方。但是若不细致观修,内心当中如实生起菩提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看完这些开示,应该多作一些观想,并令我们以后在发菩提心的时候,逐渐不需要再像《前行备忘录》、《上师瑜伽导修》等所讲解般,通过一步一步观修才能生起菩提心的觉受,而是能自然地生起清净平等的慈悲心。就像我们的法名,导师为你起了一个法名之后,在短短的时间当中,你可能需要不停地忆念你的法名,在别人叫你法名的时候,你可能还需要思考一下,这是在叫我吗?但是当这个名字完全与自己的身心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以后只要谁一叫,你不需要再想这个名字叫的是谁,第一时间就知道是在叫你自己。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就是定解。

如何令我们的内心对佛法生起定解呢?就要靠长时间观修。当我们内心生起定解之后,再次观修就不需要走那么长的过程,也不会像初修时感觉只是过了一遍文字一般,内心之中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些道理都非常非常重要。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从地处清净的角度谈共修
下一篇:未解法义 勿妄宣法义
 解脱离不开踏实地修法
 是否开悟?见解是否圆满?——细致辨析了知、觉受与证悟
 精进修法方能获得自在
 如何理解赐予皈依之上师
 为什么说大圆满乃一切乘法之顶点
 略说正念
 初发心出家者需要注意什么
 通过细致观修方能断除实执
 为何要观想无常
 戒律要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灵裕的生平与著作[栏目:圣凯法师]
 2013年新年开示[栏目: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如何修方能不退转?[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四)涅槃妙心 3.不垢不净[栏目:善祥法师]
 难行道和易行道[栏目:仁焕法师]
 家庭是道场 生活作佛事[栏目:佛化家庭文集]
 五九 打鼓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三章 南宋的佛教 第四节 宋儒与佛教[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无明(avijjā)[栏目: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55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