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戒律要点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13

小乘戒律要点

上师瑜伽导修仪轨观修之主尊——妙音龙多加参仁波切之衣饰为“身着三乘三袈裟”,意为大圆满上师瑜伽导修乃圆满三乘戒律之妙法,故修学上师瑜伽导修者应清净护持三乘之律仪。

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涅槃前,恳切叮嘱阿难及众弟子:“吾涅槃后,以戒为师。”佛法能否长久兴盛,根本在于别解脱戒。法王如意宝及妙音龙多加参仁波切分别住持五明佛学院与亚青寺,均以别解脱戒为根本而摄持广大僧团,由此而成为现今整个佛教的无上庄严。如《三戒论释》曰:“于诸不善自性之罪,若于大众集聚之处,莫说初学之者,纵然内心不被罪业污染之瑜伽士,为护持信士之相续,亦应依声闻之律仪而行持。”其具体之行持,内心护持出离心,行为从三皈戒直至比丘戒的所有学处,均作严谨护持,在家居士亦相应持守所受之戒。

相对于以护持身语为主之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则更注重护持内心。称赞菩提心功德之典籍多如繁星,行者内心护持“愿菩提心”,外则依“行菩提心”之六波罗蜜而行持,并且据所受菩萨戒,分别护持甚深见派(龙树大士传承)及广大行派(无著菩萨传承)的菩萨戒学处。

大乘戒律要点

相对于以护持身语为主之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则更注重护持内心。称赞菩提心功德之典籍多如繁星,行者内心护持“愿菩提心”,外则依“行菩提心”之六波罗蜜而行持,并且据所受菩萨戒,分别护持甚深见派(龙树大士传承)及广大行派(无著菩萨传承)的菩萨戒学处。

密乘戒律要点

密宗见修行果乃佛法之极顶,故其行持自然含摄下乘教派之一切要义。戒律亦然,密宗弟子所受持自宗之三昧耶戒,其中亦圆满摄持二乘之别解脱戒与大乘菩萨戒。而上师瑜伽乃大圆满无上窍诀法,故行者除了护持共道密乘十四根本誓言外,还需护持由上师三门而支分的大圆满二十七条根本誓言与二十五条支分誓言。复次密宗三昧耶戒重在见解,除了护持如上行为,尚需净观五种圆满为妙。在诸佛菩萨之境界中,一切显现本来清净,无有丝毫垢染。而众生依各自业力,分别呈现虚幻六道之景象,可怜众生无智,执以为实,故辗转于轮回痛苦之中,无力出离。然诸佛菩萨巧设方便,依五种净观方式强力改变众生不净之显现,最终圆满诸佛之果位。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胜义菩提心
下一篇:排九节佛风的重要性
 学佛首先应孝顺父母
 真实相信无欺的因果法则
 从外相上师瑜伽中讲解密宗四精要法
 正念之——改造意念之正念 无造法性之正念
 法外求法 无有是处
 为何要时时调伏自己的内心 
 金刚心语·信心
 修持任何善行均应具备六度
 珍惜人身精进修法
 什么是功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具智慧亦当精进 障重者更需惭愧[栏目:传喜法师]
 第十五回 圣雄重情[栏目:自然的代价]
 心灵的尺度[栏目:心静自然禅]
 “观”只有在坐禅的时候才有那种感觉呢?[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乞丐和女主人[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诺言让我走进了佛的世界(盖信)[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第七册 佛教常识 第十五课 民俗神只[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七册]
 众生相[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取于社会用于社会[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附:观念弥陀法门[栏目:宋智明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