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宣称“慈悲为怀,利益他人”,从发心角度上说,此与佛教菩提心的区别在于何处?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86
问:世间凡夫或者外道教亦一心向往安乐,宣称“慈悲为怀,利益他人”,从发心角度上说,此与佛教菩提心的区别在于何处?
答:发心利益众生支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三种方式:
下品度化众生:因畏惧三恶趣中的痛苦而度化一切众生证得三善道之果。虽然三善道之中有少许短暂的快乐,但并没有完全从苦海中得到解脱。凡夫外道虽有慈悲喜舍之心,所缘对境也是利益广大一切众生,但因人我执未破,能利益者与所利益者均在轮回之中。因此,外道与内道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备四法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之见解。
中品度化众生:因轮回痛苦而生起出离心,独自追求解脱。此乃佛教小乘之发心。证果之阿罗汉虽已超出三界痛苦,然因无广大意乐之菩提心,故不具觉他之力。此乃大小乘道之区分关键。
上品度化众生:了知六道轮回痛苦且毫无实义而生起欲求解脱之出离心,并愿度化一切众生永离轮回痛苦,证得究竟佛果。如此究竟圆满之愿心乃大乘显密佛法之共同发心。
{返回 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担心发愿深广,一时难以圆满反会形成过失。此时该如何发菩提心?
下一篇:
现实生活中,面对种种令己烦恼的对境,如何修持菩提心?
初步观想上师皈依境难以清晰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办?
有人说吃荤的当天或者在卧室、洗手间不能念佛,是这样的吗?
意念造作非禅定的究竟境界,但是修持有相定时,需要起心动念,站在次第修行..
我母亲一年前因癌症去世,我还能为我的母亲做一点什么?
何为获得圆满三相之身的因?
为什么我修行禅定时感觉妄念纷飞,而座下好像感觉并无诸多烦恼?
小乘皈依与大乘皈依有何异同?
自己有数位上师,座上是否应逐一观想?初学者应如何观想皈依境?
藏传佛教为什么前面比汉传佛教多一个皈依上师呢?
诽谤上师...做了忏悔,但我还是觉得自己很罪恶。此时要如何自我对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史话 刘宋时代的佛教
[栏目:中国佛教史话]
你怎么看待夫妻缘分?
[栏目:心律法师]
未来的佛陀
[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没有信愿,念到一心不乱也不一定往生
[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宗镜录卷第七十一
[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佛学问题解答系列 06
[栏目:佛学问题解答]
与香有关的人物与故事
[栏目:佛教常用器物]
觉宇派
[栏目:觉宇]
楚山绍琦禅学思想概述
[栏目:吕有祥教授]
家庭沟通 - 家暴是前世报应?
[栏目:方外看红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