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观修无常是为了成办快乐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41

观修无常是为了成办快乐

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相信很多人选择信仰佛教,并非是没事凑个热闹,也不是为了逃避生活中的诸多不愉快之事而选择皈依佛门,而是为了能够即生成办解脱才选择修学佛法。既然我们选择要从事这一番大事业,那就应该要如理造行,绝不能再自己欺骗自己。 现前即便我们不去从事善法,由于宿世的因缘福德,今生也能够享用相应的福报。但要记住,我们能享受多长时间的福报,这点谁都不知道,因为无常随时都会夺走我们的生命。虽然口中人人都会说,有生有灭是大自然的规律,这难道还有必要长时间去思维观想吗?

当然,无常是客观的规律,这一点谁都知道。但是正是由于我们平常不去观想无常,天天都在懈怠之中的缘故,因此当面对临终这一时刻,只有凄凉地离开这个世界,随着业力而继续漂泊于轮回之中。而历代高僧大德由于时时观想无常,因此同样是面对临终,却是带着喜悦之心而成办解脱。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可谓天差地别,至于自己应该要选择一条路,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是的,只有依照历代传承祖师的足迹,依教奉行,我们才能成办今生快乐,临终自在,未来更加快乐。

快乐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吗?从我们上幼儿园开始直到成为耄耋老人,不都是一直在追寻快乐幸福吗?而当前我们信仰佛教的目的,就是为了想成办快乐,这与世上所有众生所追求的目标完全一致的。

记得往昔我在汉地之时,有一位博士导师过来见我。他说他的女儿刚从国外过来,现在对佛法非常虔诚,可是他自己对佛法并不是很有信心,并且觉得他女儿对佛法过于着迷了。当时我说,虽然你很有文化,但可能由于你对佛法不是特别理解的缘故,因此你的结论并不是很恰当。

佛教徒平时口中所谓的从事善法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及成办解脱等等,都是站在佛教专有名词之上而言,其实说得更白话更通俗一点,我们从事善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办快乐。虽然初入门的信众觉得佛教专有名词听起来有点晦涩难懂,但是实际上就是追求快乐。无论我们在世上从事何种事业,是为了精神还是物质,不都是希望得到快乐和幸福吗?

因此,我们平常不管从事什么样的事情,其实都蕴藏着这样的动机,这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世间人从事世间事业,还是出世间者口里念诵咒语,身作礼拜,从事一切善法等等,虽然方法不同,但想要得到快乐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但是虽然目的相同,由于追求快乐的方法各有不同,因此得到的究竟果实也并不相同。世间人不管从精神还是物质上追求快乐,这种快乐都非常短暂,而作为出世间行持善法者,追求快乐的方法不同,因此得到的是究竟永恒不变的快乐。

现前我们都已经得到了用以成办快乐的人身,但是什么时候失去这个人身,谁也无法知道。因此,我们常常思维死亡无常并非是无所事事而做思维,而是为了能够精进修法,早日成办永恒之快乐而如是思维。因此,这些道理我们要铭记于心,并时时如理思维为妙。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缺乏出离心的修行无有利益
下一篇:修行应与如法道友为侣
 如何观察上师 一 传承法脉清
 修学上师瑜伽提到要成办三种清净
 如何对治昏沉掉举
 观修无常是为了成办快乐
 修行就是修心
 广泛闻思与专一实修的关系
 行为应随顺与当地
 依止导师应慎之又慎 依止导师应慎之又慎
 2006年大众学佛研究会开示
 业之因果之 三 超越因果绝非拨无因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聋者得闻 嗝者能食[栏目:金山活佛]
 现行中国佛敎系统观[栏目:东初法师]
 寄语我的上师(二十二)[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乌鸦笑猪[栏目:高处不胜寒·迷悟之间 ]
 准提法在中日两国的流传(蓝吉富)[栏目:准提菩萨文集]
 APPENDIX - 心——意识知道的根本特性 Citta—The Mind’s Essential..[栏目: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玄奘的戒学生活、伽蓝见闻与律学观点[栏目:昭慧法师]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五节 无情说法[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五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六○)[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