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37

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

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们常常说,希望世界充满和平,希望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想要达到这个目标,那么首先就要从我们的内心开始改变。当你的内心已达到和谐的时候,自然就能做到与外境和谐相处。

比如,我们说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而这样的庄严景象并不是极乐世界的男女菩萨去设计建造出来的,也不是因为刹土庄严,所以外境就改变了他们的内心。相反,正是因为他们内心清净,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呈现的都是清净之相,是调伏自心而自然呈现的。

再举个例子,我们想把全世界都变成黄金铺地,这恐怕是不可能的,因为很难找那么多的金子铺满大地。可想要自己足之所及皆为金洲的话,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鞋底变成两块金板。这与大地之上铺上金子相比,可容易得多了。

就如同这个道理般,我们若能调伏自己的内心,那么所有一切都会在这一瞬间圓满。而当下一切不能圆满的最大障碍来源于自己内心的贪嗔痴烦恼,正是由于烦恼遮止了原本清净的内心。因此,我们要时时净观一切,原因也正在此上。

无论是面对自己的导师还是其他陌生的导师,以及面对自己身边的一切,都要时时净观,一切都是清净之相。现前我们以清净之相来消尽贪嗔痴烦恼,当清净之相呈现于你面前之时,你也就不需要说它清净与否,因为一切本来就已在清净之中了。若不如是而做净观,却时时顺着贪嗔痴烦恼飘动,那何时能达到平等之心就很难所言了。

因此,虽然我们口中说要与周围和谐相处,但是如果你的内心始终被贪嗔痴烦恼所束缚的话,那么实际当中还是会时时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人,此时信心也很难圆满,平等就更达不到了,那么所谓的和谐对你而言,就只是一种口头禅而已。例如当我们情绪高涨的时候,外在一切不悦意的显现都能宽容,但是,当心情低落的时候,我们还能做到宽容吗?我们现今的修行就是要令自己无论是情绪高涨还是低落,内心都能平等净观一切,因此时时观待自己的内心而作调伏真的非常重要。

至于如何调伏,我们也讲解了许许多多的方便,比如说,净观五种圆满等等。虽然这些还是需要起心动念,乃至我们无始以来至今的习气烦恼沉重,非一夜之间即可断除,但是,若能遵照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并且不加以丝毫私心而依教奉行的话,我相信,修行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贪嗔痴烦恼也会日渐得以调伏,与大自然的相处也将越来越和谐。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为什么要选择信仰佛教
下一篇:必须依教奉行
 什么是加持
 明心见性的标准
 缺乏出离心的修行无有利益
 闻思修三种智慧缺一不可
 精进修行的动力
 闻思修行乃真实弘法利生
 依止具德具缘导师,不能诽谤其他导师
 为什么说不能贪执境界
 何谓顶礼——外相顶礼 内相顶礼 密相顶礼
 断恶行善就是逐渐调伏内心烦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慧灯之光十 禅修与现代生活[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相应37经 非你们的经[栏目: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举起与放下(张永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踏上心灵幽静 第13章 神圣之地,没有疆界 分裂的原因:早年的创伤[栏目:杰克·康菲尔德]
 智慧的能量 第五章 运化困难为菩提道 随喜的利益[栏目:智慧的能量]
 生活中的佛教 单提向上举扬净土——中峰大师之禅净合一思想[栏目:林克智居士]
 近代佛学研究的重要人物概述[栏目:洪修平教授]
 前行讲记 第三十七讲 普贤上师言教-依止四想[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密教思想与生活 自由之创造[栏目:悟光法师]
 研习“杂阿含经”论增上心学[栏目:蔡惠明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