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当视上师为法身佛而祈祷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3

当视上师为法身佛而祈祷

普巴扎西仁波切

佛在游舞三身之中会呈现报身和化身不同的形象,但是要记住,法报化三身一体之相才称之为佛,仅仅在显现之上是无法安立为佛的。因为真正的佛是本具有断证一切功德的法身佛,这才是佛的境界。

我们平常见到的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等报身形象或者释迦牟尼佛乃至莲花生大师等化身形象,都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象而已,他同时也本具有了内在的密意,我们才称之为佛。也就是说,无论是在他相续还是自相续之中,都应该从获得断证一切功德乃佛的境界之中去树立,而不是仅仅从外在形象上去安立。

但是此处我们也绝不能诽谤缘起。如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圣地、普陀山乃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圣地、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圣地等等,现前我们还是会去朝礼各处神山圣地,因为缘起法我们绝不能诽谤。但是想要去寻求真正的佛,想要去成办真正的佛之境界,则应该往内心去寻找。

例如我们去某处开法会,去朝拜神山,可能会看见一些佛之形象,当然这是让我们见解逐渐增长的一种缘起,但这些现象并非真正的佛,因为真正的佛不在外相而在于内在。

而我们想要成办这样的佛果,信心是不可缺少的。信心可以分为敬信、欲信和诚信三种,欲信和诚信需要敬信来成办,但前面的敬信和欲信并不可靠,我们需要成办的是诚信。也就是说当我们在祈请上师之时,不能将上师视为报身或者化身,而应视为法身佛而作祈请,因为上师已经获得断证一切功德。

我们在讲解上师的时候将上师分为所诠形象之上师和能诠胜义之上师两种。能诠胜义之上师就是心之自性,在这本性当中执受见解,就已经从两种无明当中超越,具有两种清净之见解,这就是真正的佛,就是与诸佛菩萨无二最高之境界,就是般若波罗蜜,就是智慧到达彼岸。这种智慧已经不在思维的范畴之中,他就叫做能诠胜义之上师。因此我们要视上师为法身佛而做祈请,在具备如是坚定之信念当中祈祷上师,就能迅速成办成就之缘起。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什么是真正的佛
下一篇:如何理解一法当中圆融一切法义
 具器弟子之法相 六 三门承侍
 何谓传承——心印传承、表示传承、口耳传承
 内心生起出离之心才是真出家
 修行佛法会不会走火入魔?
 如何成为令上师欢喜的弟子
 功德的呈现是缘起法
 无念觉受
 念诵四皈依的意义
 “信心”圆满诸法
 具解脱之修行的标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抄经记(罗熙)[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法禅修不共法的特色[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普贤道场的形成[栏目:普贤菩萨·文集]
 从多元弘传回顾佛教的发展[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免疫系统:身体的防御系统[栏目:是肉七分毒]
 救命的钱,千万别拖[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本焕长老经堂开示[栏目:本焕法师]
 法海集三 第一部分:中观论 6 空性的安立[栏目:法海集]
 超导与顿悟(梁乃崇)[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教与现代社会人生[栏目:洪修平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