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细致观修轮回过患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09

如何细致观修轮回过患

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们观想轮回过患时,要仔细观想从地狱直至天界,无论哪一道的有情众生都在遭受着痛苦。当然善趣与恶趣的众生有着各自的痛苦,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普贤上师言教》、《菩提道次第广论》、《圣者言教》以及《初学悦耳宝藏库》等教言中获悉。但总的来说,三界六趣一切有情众生都处于苦苦、坏苦和行苦,这三根本苦之中。 比如天界众生,虽然临时不具有如三恶趣般所具有的苦苦和坏苦,但是在他天福享尽之时,也会呈现坏苦。即便天人在没有呈现死亡预兆之前,没有苦苦和坏苦,但也仍然在行苦之中。也就是说,天人在懈怠与放逸当中,仍旧在造着众多罪业。当这种罪业聚集一起,圆满成熟果报的时候,他就要遭受极大的痛苦,感受苦苦和坏苦。因此即便是天人,也未曾远离三苦。

作为人道众生,则三苦都已具备。比如我们平常在享受快乐的同时,细致观待一下自己当时内心所起现的是什么?所行持的又是怎样的行为?实际上我们时时都在造就未来遭受痛苦之因,这就是人道众生的行苦。而在前面的苦没有消尽之前,后面的苦又接踵而来,此乃苦苦。当我们前面还在享受快乐,而这份快乐当下又转变成了痛苦,此为坏苦。因此人道众生也时时都在遭受三苦的逼迫。恶趣众生的三苦就更不用所言了。

因此三界六趣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在周而复始地感受着三苦,从未远离这三根本之苦。我们观想前行之时,首先要由此认识到轮回之过患。

当然如果我们平常都在阅读一些佛教经典,相信我们在讲解这些道理的时候,你都能听得懂。但是对于刚入门的信众而言,由于平常对这方面的很多专用名词不是很了解,可能会觉得不是很明白。那么若要是站在现实立场之中,我们要怎么去理解轮回过患呢?

正如我们之前所讲解,当今我们信仰佛教的目的是为了成办今生快乐、临终自在和未来更加幸福。而在我们的力量乃至善因没有圆满具备之前,要成办这样的快乐和喜悦是无法实现的。也就是说,不仅今生会处于痛苦之中,临终无法自在,未来也很难获得幸福。

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今生是如何地痛苦,临终时会呈现怎么样地不自在和恐惧,未来又将面对何种不喜悦乃至痛苦等。如果从这些方面去细致观待,我相信即便对佛教名词不是很了解的信众,也能观修轮回之过患。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积累资粮就是调伏内心
下一篇:加持不违因果
 金刚心语·信心
 凡夫与圣者信心的区别
 座间时时依改造意念之正念树立见解
 为什么说不能过早印证见解
 成办解脱不可缺少出离心
 修持金刚萨埵也需具有普遍之信心
 次第根机者绝不能轻视共同前行
 捷径金刚乘皈依与究竟三身之皈依
 具器弟子之法相 五 品格贤善和敬信上师
 即生成就的公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戒、定、慧三学?[栏目:佛教基础知识问答]
 唯识札记 唯识法相问答[栏目:惟贤法师]
 不可学嬉皮的作风 Dont Act Like Hippies![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福份无量》--积福之道开示 熏烟供养仪轨[栏目:祈竹仁波切]
 马戏团的老虎[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坦然面对世间的无常[栏目:看开]
 慈悲(堪珠仁波切)[栏目:其它善知识]
 世间真有官匪[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和尚台宗修证次第开示云:大乘八宗皆有完备修证体系...云何会通?[栏目:空谷回音·达照法师]
 辨析信愿称名求生净土是否为「儜弱怯劣」?(宗佛居士)[栏目:净土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