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行为会随着见解的增长越来越如法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75

行为会随着见解的增长越来越如法

普巴扎西仁波切

我们想知道自己的见解和功德是否增长,只需要观待一下内心便知,看看自己的贪嗔痴烦恼是否越来越少,出离心、信心和菩提心是否在日日增上。 从菩提心的角度来说,我们口中时时都在说:“愿天下所有一切有情父母均能离苦得乐。”那么你在面对生身父母的时候,表现得如何?

现在有些做儿女的常常嘴上说自己非常孝顺父母,实际当中却只顾忙碌自己的事业,而把父母冷落在一边不闻不问。难道自己忙碌就是可以不去看望父母的理由吗?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如何辛苦养育我们的。当我们嗷嗷待哺时,父母难道会因为工作太忙而把我们扔在一边说:“由于我实在太忙了,所以今天不给你喂奶了。”父母会这么说吗?当年幼的我们生病的时候,父母会认为他们平时实在是太忙了,因此先去外面旅游休闲放松一下,回来再带你去看病。他们会这样吗?我想没有父母会这么做的,如果这样做的话,恐怕你也活不到今天,早就死了。

既然父母从未因自己的忙碌而疏于对我们的照顾,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这么做呢? 如果你现在对父母这样忽视,我想将来你的子女也会这般对你的。当你年老体弱,躺在病榻上的时候,在你的“言传身教”下长大的子女很有可能对你说,他们非常忙,所以你就只有继续生病了,虽然他们很孝顺你,但是由于实在是太忙了,所以没有空来带你去看病。

要知道我们见解的高低不在于平常口中说得多么好听,而在于实际行为当中有什么样的表现。

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在去年85岁的时候示现涅槃。他老人家的母亲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但是每次提到母亲,八十多岁的上师仍旧是泪流满面。上师对父母的恩德并没有随着时间有一点点的淡忘。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

虽然我们现在天天都在口中发愿,要愿一切如母有情离苦得乐,但是行为上表现如何呢? 因此我们真的要反观一下自己,自己做得如何?作为佛教徒,应该要有所改变。

我们行持佛法是为了获得解脱与自在,而不是为了博得别人的赞叹。因此我相信你能努力地调伏内心贪嗔痴烦恼,不仅仅我们现前要赞叹你,在现实生活当中,生活会赞叹你,让你快乐;临终的时候,死亡赞叹你,让你自在;未来的时候,阎王爷会赞叹你,让你获得解脱。绝对会的。


{返回 普巴扎西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上品发心对信心的要求
下一篇:佛教的见解不需要创新
 细致理解功德之增上
 饮食简供的观修
 功德增长的标志
 大乘行者严守三个学处之摄集善法戒
 凡夫初行禅定之时切勿高攀
 “根本上师”的误区
 辨析有缘寂止与无缘寂止
 修法切忌高攀 尤需谨慎护持密宗誓言
 龙萨派四种上师之法相
 座下如何修慈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什么是"科学禅定"?[栏目:高月明居士]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释题[栏目:吴立民居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栏目:慧律法师]
 有人说,贪嗔痴乃是戒定慧,不知是否正确?该如何理解呢?[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