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玄奘大师生平及事迹
 
{返回 玄奘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52

玄奘大师生平及事迹

  名号之由来

  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极其光辉灿烂的伟大高僧,也是中华民族史上罕有的特出人物,直到现在世界很多学者们,仍然景仰他的德行和成就。在现代很多学人的著作中,有称他为最伟大的翻译家,最拼命的旅行家,最成功的留学生,最了不起的语言家(精通九十多种印度方言)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称呼,当然是名符其实的,千百年来,在中国民间,提起“唐玄奘”、“唐僧”或“唐三藏”,不论有学识的知识份子,或是一般妇孺市井,一提到“唐玄奘”、“唐僧”或“唐三藏”,没有人不知道的。虽然俗称“唐僧”或“唐三藏”并不是大师的真实名字,也许有一些妇孺们不识大师的名字叫玄奘,可是“唐僧”或“唐三藏”这两种称呼,在当时一般国民心目中,意识上都是非常明白而庄严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妙的现象呢?其实是一种很平常和自然的发展。因玄奘大师是出生于李唐初叶,在国势隆盛之日,大师的壮志亦如日中天。大师孤身西征天竺,求取佛经,当时完全没有交通设施,须绕道遍游数十国,历时十七年,艰苦备尝,终于以百折不挠之精神,完成可说是空前绝后的壮举。在唐太宗贞观十九年春,他自印度留学回来中国,满载而归地返抵长安京城。当时受到朝野轰动地欢迎,并不是要为了欣赏他??回那么多的珍贵贝叶经,与及西方国家的宝物,增长一下见识,而是感到一位手无寸铁的贫僧,竟然能够那么志气凌励,比当朝的皇帝东征西讨,还不能称心满意的遨游万里;而一个平凡的出家人,为了实践异常的抱负,不顾生死的远访外邦,却能身经百国,是多么的令人思仰!惊叹!振奋人心!简值是莫测高深的奇迹呀!大唐民族,有此为教不惜牺牲,如此出类拔??的出家人,当时朝野怎不涌发出对玄奘大师,作出光荣的崇敬!所以在其名字上加上“唐”字,因此又称“唐玄奘”、“唐僧”“或“唐三藏”。

  “唐僧”一词,不翼而飞的普遍深入民心。“唐僧”本义,是统摄唐代全部僧伽而言,因三位以上出家人方可称为僧,但在玄奘大师取经过程中,有着感动天地的行迹,所以“唐僧”也即成为千百年来人民尊仰的口号。“唐三藏”之称谓,是因为佛教中之三藏是经藏、律藏、论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所以称之为“唐三藏”。

  传记之所述

  然而玄奘大师,对于国家、民族的贡献,并不只单是上面所说的一点荣耀。大师真正不朽之事迹,实是翻译佛经,为促进中国文化的灿烂文明。盛唐的文化,受佛教影响极其深远,成为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来的光辉,大师有着宝贵的精髓,流注于其中,而且直到心力竭尽才停止。大师一生兴扬佛教的宏业,我们可从他的传记中知悉,在这不作详细介绍。

  其中以《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也称为《西域传》,或称《西域行传》、《玄奘行传》、《玄奘别传》等,是玄奘大师依据在西域和印度各地时之所见所闻,口授弟子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编集而写出来的。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为玄奘于十六年间,游历印度、西域等一百十余国与传闻中二十八国之见闻录。除有关佛教大小乘诸部传播之实情等记载外,举凡地理、风俗、语言、传说、产业、政治等,皆有详细之记载。其中,有关都邑、堂塔等位置之标示,对于十九世纪以来勃兴之印度、西域等地佛教遗迹之实地考证,以及教势兴衰,先贤往迹,无所不备,而且极其详尽,具指南之价值。故本书为考察当时印度、西域之重要史料。因此,此书一出,当时的著述家莫不惊讶,竞相引用,如道宣的《释迦方志》二卷,道世的《法苑珠林.感通篇.圣迹部》,慧立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别传》十卷,都是依据它来写成的,大部分均抄录自此书。直到现在,要研究西域和印度的史学、考古学,都依它作为典据。又本书早已收入大藏经中,卷首附有秘书著作佐郎敬播之序文;宋藏以下,则另附尚书左仆射燕国公张说之序。清代丁谦着有《大唐西域记考证》,日本学者堀谦德则撰有《解说西域记》之书。另有吕秋逸本(金陵刻经处刊,1957),及新式标点校勘本(地平线出版社刊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续高僧传》卷四、《开元释教录》卷八]记述玄奘大师的传记,主要早期还有:一、冥祥撰《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一卷;二、道宣撰述《续高僧传》中、《唐京师大慈恩寺释玄奘传》一卷;以上三本传书中之著者,均与玄奘大师同一时期之人。其中道宣为襄助玄奘翻译共事之师友,慧立为玄奘之弟子,慧立是参与翻译之事。以上所举之传记,皆为历史性之史料。

  玄奘大师生平及事迹

  玄奘大师(602~664)唐代高僧。河南洛州人,俗姓陈,名??。父亲为一饱学知名之士,曾作江陵县令,玄奘为其第四子。玄奘幼年时,已极其聪慧敦厚,温文儒雅,仪表非凡,勤学不懈。出家后为我国杰出之翻译家,法相宗之创始人。大师出生之年,一说为隋代开皇二十年(600),一说为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其二兄先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法号长捷。师自幼从兄诵习经典,亦娴儒道百家典籍。大业八年(612),洛阳度僧二十七名时,主考大理卿郑善果,见师年纪虽小,然对答出众,问其出家目的何在?答曰:“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贤其器宇,由他这一不平凡志愿,破格以沙弥身分录入僧籍。因隋唐时代的佛教出家制度,是由政府统一举行招考“度僧”。玄奘十三岁出家,乃与二兄共居净土寺,就慧景听《涅??经》,从严法师受《大乘论》。至隋唐之际,天下大乱,师偕二兄由洛阳而长安而四川,参谒宿老,寻师访道的参学生活,足迹及于半个中国。在四川先后亲近先基、宝暹二师学《摄论》、《毗昙》,从震法师听《发智论》。于唐武德五年(622),玄奘年满二十岁,依据佛制,他在成都受具足戒,又学律部。后复从道深受《成实论》,就道岳学《俱舍论》。在长安与当时佛门的名德法常、僧辩讲《摄大乘论》,质疑问难,纵横论辩,其智慧与天才,深为时贤所惊服,他的声名,也因此传遍各地,成为佛门中的一位饱学知名人物。因慨叹众师所论不一,当时最困扰他的,是印度尚有很多梵本经典没有传译过来,与及前人所译的经论,大多采用意译法,使很多问题,无法解答,莫可适从,因当时的佛教,从印度传入不久,经典不很完备,翻译意义不大清楚,玄奘大师为解决这些根本问题,他希望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留学,找出原文,寻求真义,乃发心前往天竺,寻求原始的梵本经典。

  贞观元年(627)春,他便要首途西行,但因唐往西域,必须要皇帝特许,他二度上表陈情,但不获批准,他仍冒险出关,由长安经秦州、兰州、而抵凉州,可是他到凉州不久,长安追捕令巳送到,唯有画伏夜行,历尽艰难,穿过甘肃走廊,抵达瓜州,遭到留难,玄奘以“宁可西去而死,决不东回而生”的决心相对。

  后路经高昌,为麴文泰苦劝慰留,愿意拜他为国师,请他久居高昌,受其供养。如若玄奘为一俗汉,无大志向,得一国王礼遇,养尊处优,早已放弃求法之心,则历史上则不会有玄奘大师之名。大师不为物欲所动,继续过其艰险之旅程。

  跟着又经八百里莫贺延碛大沙漠,过着“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草木不生,人??绝迹;时而风卷沙石,时而暴晒湿蒸;时而见枯骨遍野,战场遗迹;时而见凶恶野兽,鬼魅影像……”。玄奘对此可怕之生活境象,只有用宗教之虔诚心,为那些无祭的孤魂野鬼,默默地诵经超度。后抵天竺北境,即越过今之新疆省北路,经西土耳其、阿富汗而进入印度境内,沿途瞻礼圣迹,迦湿弥罗与犍??罗南行,至摩揭陀国。

  留学印度

  时为贞观五年,师三十岁,遂留学那烂陀寺求法,从戒贤论师研究法相、唯识学,那烂陀寺为当时全国最高之学府,戒贤论师为全寺中最高之导师。玄奘被列为十位上首弟子之内,在这六年中,学习《瑜伽师地论》等,又学《显扬论》、《婆沙论》、《俱舍论》、《顺正理论》、《对法论》、《因明论》、《声明论》、《集量论》、《中论》、《百论》等,钻研诸部。其后,游五天竺,历谒名贤,叩询请益,又亲近胜军论师三年,研究《唯识决择论》、《意义论》、《十二因缘论》、《庄严论》,以及关于瑜伽、因明等许多问题,并寻求梵本。游学南印归来,回到那烂陀寺,又奉戒贤论师之命,在寺内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时有师子光论师也在那烂陀寺讲授龙树系的《中论》与《百论》。驳师之说,师乃会和中观、瑜伽二宗作《会宗论》三千颂破斥之;后又制《破恶见论》一千六百颂破斥乌荼国小乘论师之《破大乘论》,因而名震五天竺。戒日王为当时印度各国之盟主,统一全印,听闻玄奘之声名,遍满全印,特礼请玄奘大师到炮罗伽耶城谒见。玄奘大师时年四十一岁,意欲东返。戒日王于首都曲女城举行无遮辩论大会,五印度十八国王均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罗门等七千余人亦到。礼请玄奘大师为论主,称扬大乘,提出论文《真唯识量》颂,悬之于会场门外,经十八日,竟无人发论难之。戒日王益增崇重,十八国王并于会后归依为弟子,俨然成为印度宗教哲学的最高权威,获得空前无比的荣誉。会毕,师决意辞归,戒日王坚留不成,遂再邀集十八国王于首都炮罗伽耶城,开七十五日之无遮(布施)大会,为师隆重饯行。他在印度,可谓誉满五印,戒日王礼请他常住,在印度可成为国师,为一宗教之领袖,但是这样对中唐民族并无贡献。大师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能抛却常人视为不易获得的成就际遇,不忘自己为一中华儿女,为法而来,应为法而归,为大唐民族历史及佛经流传宣扬佛法,打开新的一页,他这种无视个人名利的精神,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返抵中国

  贞观十七年,师正式向戒日王辞行东归。经今之新疆省南路、于阗、楼兰而回国,往返共历十七年,行程五万里。于贞观十九年正月返抵长安,帝敕命梁国公房玄龄等文武百官盛大欢迎。师所持经像舍利等物,凡数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150粒之外,共请回佛经梵文原典657部。大乘经224部,大乘论192部;小乘.上座部经律论15部,三弥底部经律论15部,弥沙塞经律论22部,法密部经律论42部,迦叶臂耶(迦叶遗)部经律论17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67部;外道因明论36部,及声论13部。

  翻译经典

  大师回归中国后,为太宗、高宗所钦重,供养于大内,赐号《三藏法师》。太宗且曾两度劝其弃道辅政,师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而固辞之。帝唯从其志,助其译经工作,建长安译经院,诏译新经;玄奘开译场于长安弘福寺后,即请朝延诏征天下晓法能文之名僧襄助其事。其中有十二人为“证文”,九人为“缀文”,另有精通文字学的僧玄为“刊定”,精通梵语梵文的僧玄应为“梵呗”,又请求唐太宗派遣通文的学士代为校阅润饰。大师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译经,凡十九年,共译出经论75部,1335卷。译出之主要经典有:《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六百卷、《大菩萨藏经》二十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八十卷、《阿毗达磨uu-26513?宗论》四十卷、《咒五道经》一卷、《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卷、《俱舍论》、《成唯识论》十卷、《唯识三十论》、《摄大乘论》、《大乘广百论释论》十卷、《摄大乘论无性释》十卷等。大师于印度所学遂尽传至中国。

  玄奘大师留学印度十九年,精通梵文及印度各种方言及俗语,尝斥责古代译经家以《达意》为原则而信笔直译之翻译法,遂提倡忠于原典、逐字翻译之译经新规则。后代译经家每以玄奘所立之定则为法式,而称玄奘以前所译之经为旧译,称玄奘以后所译之经为新译。玄奘翻译佛经的认真态度,史无前例。为求译法划一,乃立五不翻论。

  所谓五不翻:梵语译成汉语时,有五种情形不予意译,而保留其原音(音译)。即:

  (一)为秘密之故,例如经中诸陀罗尼,是佛之秘密语,微妙深隐,不可思议,故不以义译之。

  (二)多种涵义,例如薄伽梵一词,兼具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意,故不可任择其一而译。

  (三)此方所无之故,如阎浮树产于印度等地,为我国所无,故保留原音。

  (四)顺古之故,例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指无上正等正觉,然自东汉以降,历代译经家皆以音译之,故保留前人规式。

  (五)为存尊重之心,故如般若、释迦牟尼、菩提萨?实龋?一概不译为智慧、能仁、道心众生等;此乃因前者能令人生尊重之念,后者则易招致等闲视之而轻贱。

  他翻译经典的步骤,是翻译完一卷,先当众宣读梵文原著,然后再宣读中文译稿,如果有人认为甚么地方译得不妥,就又各专家返复辩论,一直等到辩论出结果,公认为到了无可置疑的地步,才动笔修改译文,作为定稿。所以经过他校正和翻译的佛经,每一句都是经过专家的鉴定,推敲、修改,使其所翻之佛经在意义上,和梵文原著的版本一样,正确无讹;在文学上,和中文创作一样流畅优美,使中国有了一套“中国的佛学”从文学史来看,他创造了新的翻译体裁,使文学发展有划时代的跃进;从文化史上看,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中国文化有了划时代的影响;以思想史上来认识,他又是法相宗的始祖,使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起了转变。

  玄奘大师奉唐太宗之命,撰述西行所见所闻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内载西域、印度、锡兰等138国之历史、地理、宗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等,亲践者110国,传闻者28国。该书在佛教史学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之史地、文化上,乃至于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极高之价值,至堪珍视,故亦甚为欧美日本学者重视。

  唐.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示寂,世寿六十三(一作六十五、六十九)。其弟子窥基能够光大其学说,中国佛学史上便有了“慈恩宗”又称“法相宗”的一大宗。玄奘大师示寂后,高宗哀恸逾恒,为之罢朝三日。追谥《大遍觉》之号。敕建塔于樊川北原。其后,黄巢乱起,或奉其灵骨至南京立塔。太平天国时,塔圯;迨至乱平,堙没无人能识。对日抗战(1937~1945)时,日本人入南京,修路掘地得之,移奉其国。后以部分顶骨归还我国,现奉安于台湾省南投县日月潭玄奘寺。

  其实,玄奘从印度返回中国之后,唐太宗几度逼他还俗辅政,如他还俗的话,至多与历史上的黑衣宰相慧琳、刘秉忠、姚广孝齐名,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而他留给后人的印象,不会如此深远,对中国文化、历史、佛学上亦不会有如此影响之大。他能够婉拒太宗的礼遇,仍过其平淡的出家生活,全部精神放在翻译经典之中,以译经而终其身。这种忠于所学的精神,足为后人所效法。

  玄奘大师为中国法相宗始祖,又作慈恩宗、瑜伽宗、应理圆实宗、普为乘教宗、唯识中道宗、唯识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广义而言,泛指俱舍宗、唯识宗等以分别判决诸法性相为教义要旨之宗派,然一般多指唯识宗,或以之为唯识宗之代称。为中国大乘八宗之一。即以唐代玄奘为始祖,依五位百法,判别有为、无为之诸法,主张一切唯识之旨之宗派。

  大乘八宗

  <一>指佛教流传于我国之大乘八宗派。指律宗、三论宗、净土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

  <二>指唐代法相宗大德窥基(慈恩)对大小乘佛法之判释,称为慈恩八宗。即:我法俱有宗、有法无我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胜义皆空宗、应理圆实宗八种。

  <三>指日本佛教界所传。即华严、法相、三论、成实、俱舍、律等南都(奈良)六宗,以及天台、真言之北京(平安)二宗。

  法相宗总取《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磨经》、《入楞伽经》、《厚严经》等六经及《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观所缘缘论》、《唯识二十论》、《辩中边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等十一论为所依,又特以《解深密经》及《成唯识论》为凭据,以成一宗之旨。

  关于法相宗之传承,于佛陀入灭后九百年,印度有弥勒出世,说《瑜伽师地论》;无著禀承其说,着《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世亲亦出《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辩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更有所阐明;不久无性亦造论注释《摄大乘论》,又有护法、德慧、安慧、亲胜、难陀、净月、火辨、胜友、最胜子、智月等十大论师,相继制论以注释世亲之《唯识三十颂》,瑜伽宗风遂披靡全印。

  玄奘大师往印度,师事护法之门人戒贤论师,具禀法相宗之奥秘。返唐后,翻传法相宗经论,弘宣法相、唯识之玄旨。受教者颇多,以窥基、神?P、嘉尚、普光、神泰、法宝、玄应、玄范、辨机、彦??、圆测等为著名。在玄奘的弟子之中,最得意和有成就的并非辩机,而是窥基。窥基正是鼎鼎有名尉迟恭的儿子,所以玄奘的译经大业大多是在窥基手中完成的。

  其中,神?P着《唯识文义记》;玄应着《唯识开发》;圆测作《解深密经疏》、《成唯识论疏》等,门人有道证,著有《唯识论要集》,新罗僧太贤从其学,制《唯识论古??记》,世称海东瑜伽之祖;而窥基绍承玄奘之嫡统,住长安大慈恩寺,盛张教纲,世称“慈恩大师”,著有《瑜伽师地论略纂》、《成唯识论述记》及《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大乘法苑义林章》等,集本宗之大成。门人惠沼着成《唯识论了义灯》,破斥圆测等之邪义,其下复有道邑、智周、义忠等。智周作《成唯识论演秘》,发扬成唯识论述记之幽旨,并注解其难义。此外,《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成唯识论了义灯》、《成唯识论演秘》,合称为“唯识三疏”。日本之智凤、智雄、智鸾、玄?P等皆出智周之门,均有所承学。其后,以禅及华严等宗勃兴,本宗教势顿衰,宋代以后稍见复兴之??。至明代,智旭制成《唯识论心要》,明昱作《成唯识论俗诠》,通润作《成唯识论集解》,广承作《成唯识论音义》等。民国以后,欧阳竟无(1872~1944)大倡本宗,创办支那内学院、法相大学,分本宗为无著法相学与世亲唯识学。太虚与之诤论最多。此外,熊十力(1882~1968)着《新唯识论》,印顺尝为注文与之辩论。

  日本方面,孝德天皇白雉四年(653),道昭入唐,从玄奘学法相宗义,回国后,以元兴寺为中心而传法,称为南寺传;元正天皇灵龟三年(717)一说二年,玄?P入唐,从智周学法,返国后,以兴福寺为中心而传法,称为北寺传。日本法相宗为奈良时期(710~794)、平安时期(794~1192)最有势力之宗派之一。

  法相宗教义

  法相宗教义分项略述如下:

  (一)万法唯识,本宗依唯识论,说明宇宙万有悉皆心识之动摇所现之影像,内外二界,物质非物质,无一非心识所变;能变识有八,所变法则森罗万象。

  (二)五位百法,法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义,乃一切万有之总称。一切万有悉皆保持其自性,常不改变,是为任持自性;以保持自性,故能成为轨范标?,令人生起一定之了解,是为轨生物解。一切诸法,即森罗万象,在瑜伽论归纳为六六?法,世亲更于百法明门论中立百法,分为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等五位。此等五位百法,皆不离识,即唯识所现。

  (三)种子现行,百法中,除无为法之六法外,其余之因缘所生有为诸法,皆从种子生起。种子,于第八阿赖耶识中,能生起色法、心法等万千诸法之功能,犹如草木之种子。

  (四)阿赖耶缘起,宇宙万有皆由识所变现,色境、声境、香境、味境、法境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意识所变现。乃至末那识,恒以阿赖耶识为对象,变现实我实法之影像。又诸识之转变有因能变、果能变二种。因能变唯在第八识,对此而立阿赖耶缘起之名。

  (五)四分,即:(1)相分,一切所缘境。(2)见分,诸识之能缘作用。(3)自证分,证知见分之作用。(4)证自证分,更确认自证分之作用。

  (六)三类境,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1)能缘之心对所缘之境时,唯以现量如实量知彼境之自相,称为性境。(2)由于能缘之心妄想分别所变现之境界,称为独影境。(3)境相兼带本质,即主观之心缘客观之境,虽有所依之本质,而非为彼境之自相,称为带质境。

  (七)三性,一切诸法之体性相状,有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等三性。

  (八)五性各别,一切有情本具声闻、独觉、菩萨、不定、无性等五种种性。

  法相宗复依解深密经无自性品立三时教,以判释释尊一代所说之教法。三时即第一时有教,第二时空教,第三时中道教;前二时为方便未了义教,止于偏有偏空,第三时说超越诸法最深远不可思议中道真实义之最极圆满教,为了义教。

  玄奘对中国佛教之影响

  玄奘立志往印度求法,目的非常单纯,只是为求法而求法,不及其它。当时,中国佛教界没有人要他去求法,国家更不批准他出国,他甘愿作一位偷渡出境的国犯,不顾自己生命安危,经历重重困难,到印度留学。他这种坚苦卓绝、为法忘躯的精神,如果不是一个虔诚的宗教者,任何人也不敢冒险尝试的。他在印度十多年,不仅在佛法的造诣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对印度风俗民情、地理历史等了解深,也甚少人能及。至于他在印度获得的崇高荣誉和地位,更是中国一千三百多年来宗教留学史上之第一人。其所翻译经典之多,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翻译史上无与伦比的。

  玄奘大师译经75部1335卷,其中《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辩中边论》、《摄大乘论》、《百法明门论》、《唯识论》、《成唯识论》等,都是法相唯识的重要论著。《成唯识论》乃是当时印度的十位唯识学者,安慧、护法、亲胜、德慧、难陀、德慧、难化、净月、火辨、最胜子、智月所共述,乃唯识学的一个大结集。玄奘于此论名为翻译,实则由他消化后,总其全部学说精英撰写出来的。玄奘从印度回来译出法相诸论后,法相宗才在中国大行其道。

  法相属世亲的大乘有教,其经论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由法相而及法性,就是先说色法,再说心法;一种是由法性而及法相,就是先讲心法,再讲色法。所以法相宗又可分做两宗,前一种为法相宗,后一种就是唯识宗。玄奘在译经十九年中,造就了一群法相学者。窥基就是最得意的弟子,他继承师业,继续光大法相的门户,造成唯识论述记枢要,确立了唯识宗的基础。鸠摩罗什译出三论,为中国三论宗的初祖。三论为龙树的大乘空教,以“遮”的方法,言一切法自性皆无,破大小乘人之迷执于有。三论宗本来曾盛行一时的,但在唯识宗的影响下,未能加以发展,到宋时就并入天台宗而衰亡了。

  唯识宗在唐盛极一时,但到了宋代,研究的人便渐少。后来连诸论述也亡佚不少,更是近于绝学。唯识宗本与华严、天台合称为唐代的教下三家。到后期禅宗大盛,提倡不立文字,主张顿悟,正好荡除三家之障,所以便代三家而兴了。综观上述,中国的大乘佛教也和印度的一样发展。先是空宗,后为有宗。在有宗之中,法相宗占去一席很重要的地位,主要是由于玄奘的译经事业造成的。


{返回 玄奘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解脱大乘天论—兼谈玄奘法师的大乘菩萨行(王惕)
下一篇:罗什大师和玄奘三藏译经风格之比较(释界空)
 百年玄奘研究综述(黄夏年)
 佛教信仰的力量——玄奘法师的启示(普正)
 玄奘与成都大慈寺
 世界文化名人——玄奘
 玄奘和中观、瑜伽学派(秦凤岗)
 玄奘的艰难岁月
 解脱大乘天论—兼谈玄奘法师的大乘菩萨行(王惕)
 宗性法师第三届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讲话
 唐玄奘大师与《瑜伽师地论》
 玄奘怎样变成唐僧(侯虹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九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不及待地期盼对境[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第二篇 心灵与环境的对话 - 彩券赌博的省思[栏目:人间世]
 观察自心与内观[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入菩萨行讲义 第九讲 安忍品[栏目:卓格多杰仁波切]
 面对警示 重审人生[栏目:传喜法师]
 法空恩师讲《广论》52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22.求一个发财梦[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最后的演出[栏目:行者随笔]
 佛教说“善有善报”,为什么行善者无好报,行恶者反而看起来比较好呢?[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