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皈依
 
{返回 悟演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48

20120626 悟演法师的讲义

皈依

我们大家都是皈依的人,不管是出家人或是在家居士,我们都是皈依佛法僧三宝。皈依分外在的皈依和内在的皈依,两种形态。外在的皈依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宝,是皈依僧团,从皈依的角度来说,所有在家的白衣(居士)是不好介入僧团的工作,去指挥僧团,这点一定要注意。白衣在寺院就是发心护持,在具体工作的中间介然善出,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积极配合,而绝不生起指挥领导的念头。佛事法会安排必定是要以僧团为主,僧团的事情是由僧人自己承担因果的,白衣是不能介入也不好言说批评。佛法的妙用就是转化一切委婉、恶人恶事,如果说,给我们遇到这样不好的人事,都是我们自己的修行不够清净,不要去埋怨,不要去指责,不要去做口业,这是个人的因缘,要把自己定位好,过去的再不追究,关注做好现在,未来还不知道,能不能够活也不知道,想那么多干嘛?只关注当前的人事去圆融它,完美它,这样处理就不会有矛盾。因此就以民间一句话:「一杯茶不喝为什么要喝这一盘茶呢?」这是做人的道理,刻尽职守,做好本份的工作和修行。修行就是发心,发心是为了护持三宝、护持道场,而不是护持某一个人,这就是外在皈依的真正实处。

内在的皈依就是皈依自心本性。換句话说,内在的皈依是皈依我们的修行,不是皈依别人,内在的皈依是关注内心。任何人,不管僧俗两众修行好坏,並非与我们有密切的关系。我们没必要把自己的观点、修行的体验完全强加于他人,各人因缘不一样,所以要关注自己内心本性的一种修持。佛法很讲究皈依,没有皈依就好像没有办入学证一样,你就不是这个正规学校的学生,你自己自学的东西都很难切入佛的真谛。为什么要皈依呢?我们选求皈依是为了对自心本性,对那些已经证悟心性的圣人们要树立信心,这是皈依。要真正把皈依落实在现实生活的当下,你不理解这一点就会迷惑,人是血肉之见,没有俗见也不可能,但是人抬人是无价宝,人扁人是给自己挖墳墓。我们要把眼光放远一点,把心气放高一点即是做人要大气一点。

心是万法之根本,身体和语言是我们心灵的显现,你心里怎么想,你的身体动作、语言都会自然的显现。这个世间一切苦的根本是“执着”,念佛要无念而念,为了念佛而念佛,就是执著,就会生烦恼。修行的重点是平和中证悟空性。怎样修心呢?把心永远处于很平和、自然、放松、无做作的状态安住当下。这样你就可以看清楚种种的迹象。如若自己的心不安定,就会有妄念,自造烦恼。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烦恼事,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需要承受的东西也不一样,最重要是我们怎样在这种痛苦烦恼生活中间把握自己,让自己快乐,人生几十年很苦短,说来就是呼吸一停、眼睛一闭、腿手一伸就没了,就这么一回事,你到西方到地狱也是依你的业力而致,试问有谁能把握得到?除非你的修行很好,因此,如此憋憋扭扭,何不潇潇洒洒、痛痛快快智慧的生活,完美人生,走了就走了,开开心心没什么好留恋。生死还是要自己了,何苦要依赖外界呢?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丹阳宝林禅寺)


{返回 悟演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际关系
下一篇:发心与觉悟
 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一课
 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三课
 二O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弥陀佛七共修第一课
 因缘
 三止三观
 快乐
 觉悟
 二O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弥陀佛七共修第二课
 盂兰盆法会前夕
 二O一二年九月十三日观音佛七共修第一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97.为母鸡说情 Spare An Old Hen[栏目:放生故事 The Story About Free Captive Animals]
 心的锤炼[栏目:艾雅·凯玛]
 主人公在什么地方(贾题韬)[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死的次第与识的灭尽[栏目:法增法师]
 二六 女颜象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佛遗教经 解说[栏目:佛遗教三经·白话文]
 事上随缘,心却没有随缘[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南北朝宗教文化之地域分野(孔定芳)[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三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