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出世与入世:佛教解脱论的双重维度(陈红兵)
 
{返回 佛教与环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33

出世与入世:佛教解脱论的双重维度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作者:陈红兵

  传统佛教价值观是围绕解脱的追求展开的。佛教解脱论本身包含出世与入世双重维度,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佛教对精神解脱的追求对于转变当代物质主义价值观具有纠偏作用;佛教价值观的入世维度及其朝向关注人心、人生以及人间的历史发展趋势,为当代佛教实现由“心解脱”向“境解脱”的生态转型提供了思想基础。生态佛学的“境解脱”观念是与“心解脱”密切相关的。“境解脱”既是指生态环境从人的贪欲、掠夺中解脱出来,是指生态环境自身价值的实现。

  提到佛教的价值观,一般人都认为佛教的解脱论是一种精神超越的追求,是一种消极的人生价值观。但实际上,佛教价值观本身包含出世与入世双重维度,一方面,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对世俗人生价值观的贬斥与否定,对涅槃寂静的追求是其根本的文化价值取向。佛教对涅槃、解脱的追求体现了宗教价值观的出世特征。另一方面,佛教作为属人的宗教,又不能不关注现实社会人生。佛教从创立的时候起就体现出关注众生福乐的取向。因此,佛教价值观又具有入世的特征。出世与入世作为佛教价值观的双重维度贯穿于佛教发展始终,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佛教的创立是在对当时社会上盛行的追求财富与权力的文化价值导向的批判反思基础上形成的,与佛陀对正确人生价值取向的寻求直接相关。佛教认为,对财富与权力的追求并不能给人们带来预期的幸福,反而会成为人生痛苦的根源,主张追求心灵的解脱与涅槃。对心灵解脱与涅槃的追求是原始佛教的根本追求。佛陀关于四谛、十二缘起、中道、三十七道品的教说无不围绕这一价值取向。如四谛之苦谛判说人生的基本存在状态是苦,集谛是论说苦的形成,灭谛是对苦的熄灭,道谛是灭苦的方法。一句话,四谛论说的中心就是人生痛苦的解脱;三十七道品叙说的则是修行解脱的训练纲领,讲述的是如何通过全方位的训练,最终达到心灵解脱、涅槃寂静的目标。学术界一般认为,佛教对心灵解脱、涅槃寂静的追求,是对现实人生价值的否定。实际上,换一个角度看,佛教对心灵解脱、涅槃寂静的追求,所批评和反对的是世俗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念,但从根本上讲,依然是为了众生的福乐。所不同的是,佛教关于幸福的理解不同于世俗将财富和权力等同于幸福的观念。而佛陀及其僧团的活动场所并不在森林或深山僻远之处,相反集中于摩揭陀、跋耆、桥萨罗与其他国家的首都或市郊。由此不难推想,佛陀关注的并不只是少数人内心的和平,而是全社会人乃至一切生灵的福乐。也正是在与社会各阶层的交往中,佛陀也相应地讲说了世法的内容,体现了对人生福乐的关注,这突出地体现在《长阿含经•游行经》、《中阿含经•善生经》等经典中佛陀关于国家治理、保有财富、家庭伦理等世法内容的教导上。同时,从佛陀创教本怀中亦可以看出,佛教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即包含出世与入世双重价值维度。
 
  大乘佛教是印度佛教的一次重要变革。大乘佛教的变革首先体现在对小乘佛教(部派佛教)价值观念的变革上,它转变了小乘佛教单纯追求个人解脱的狭隘价值观念,而代之以自利利他、普度众生的大乘价值取向。大乘佛教的价值观念首先体现在菩萨理想人格及对无上菩提的追求上。早期佛教以阿罗汉为修行最高果位,大乘佛教则以菩萨作为价值追求的承担主体。早期佛教以“涅槃”为终极追求,大乘佛教则主张“舍涅槃道,求无上菩提”,将“无上菩提”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菩萨最根本的愿望是“利乐有情”,其对无上菩提的追求,目的也是为了获得无上的智慧与功德,“于苦瀑流济诸含识”。大乘佛教的价值观念还体现在其关于理想境界——“涅槃”与佛国净土的认识上。早期佛教偏重于从否定的方面理解“涅槃”的意义,突出世俗欲求寂灭的方面。大乘佛教则肯定人性对“善法欲”的追求,从正面肯定涅槃具“常乐我净”四德。大乘佛教又适应普通大众对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形成了佛国净土观念,如东方阿閦佛国、东方琉璃光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弥勒净土等,体现了大乘佛教关注现世生活的入世品格。相对于小乘佛教而言,大乘佛教突出了入世的方面。但是,大乘佛教并没有因此否定早期佛教对出世的追求,而是试图克服小乘佛教将入世与出世完全对立起来的倾向,而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这突出地体现在大乘佛教关于“世出世间不二”、“生死涅槃不二”、“烦恼菩提不二”等的表述和论证上。中国佛教主要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文化价值观念,在顺应、扎根中土社会文化环境的过程中,又吸收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思想中的人本精神和入世观念。中国佛教文化价值观的人本精神和入世倾向在禅宗解脱观和人间佛教追求中有鲜明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明心见性”体现了禅宗关于解脱本质与途径的认识。禅宗“明心见性”思想继承和发展大乘佛教的佛性—如来藏思想,又进一步将佛性落实到人心、人性层面,主张“自心是佛”、“见性成佛”,将解脱理解为向内了悟自心本性。又将“心”理解为不加修饰、没有造作的自然本心(“直心”),理解为当下的现实人心,认为“常行直心”即是修行,体现了中国佛教肯定人自身价值的人本精神;禅宗还继承了大乘佛教“世出世间不二”思想,又在适应中土社会文化环境的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传统思想文化的入世精神,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即世间求解脱”的观念,强调佛法、菩提不能脱离现实的人生。在把佛法和出世间拉向世间的同时, 惠能还把遵奉世间伦理视为求得“出世间”的重要途径,吸收融合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内容,从而将出世与入世更加有机地统一起来。
 
  近世人间佛教思想主要是在西方现代文化冲击下形成的,本质上是佛教的现代化。西方现代文化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本主义文化,在其影响下,“由出世而趋向世间”遂成近代佛教价值导向的主流。人间佛教的价值导向突出地体现在太虚法师等倡导的发达人生、参与世间事业、建设人间净土的“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思想中。太虚法师早年将人生佛教称为“人乘法”,凸显“人乘”在佛教价值追求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人完全可以“依人乘行果趋进修大乘行”,通过完善人格而进化成佛。太虚法师从佛教的立场吸收融合了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认为所谓“完成人格”就是在大乘的五戒十善和大乘有组织有纪律的社会生活的指导下,完成人生应有的善行。太虚法师又强调完善人格必须以觉悟人生的意义为前提,将进化成佛作为完善人格的最终目标。即所谓“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圆,是名真现实”。太虚法师认为,所谓“人间佛教”就是在人间发扬大乘佛教救世度人的精神,多关注现生问题,多研究宇宙人生的真相,致力于推动人类的进步和世界的改善,建设人间净土。太虚法师特别强调建设人间净土,认为当下的人世间确实是不完美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离开这个恶浊之世而另求清净之世,相反,人们应该努力改造这个不完美的世界,致力于在人间创造净土。太虚法师倡导,佛教弟子不仅应当在社会上做一个好人,而且要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将佛教的道德精神贯彻其中,为建设人间净土贡献现实的力量。人间佛教思想对现实人生的关注没有停留在平常日用层面,而是将参与救国救世事业作为其佛教思想的主题,以改良社会、利益人群、建设人间净土为目标,体现了现代佛教积极入世的价值导向。
 
  佛教解脱论的双重维度对于建设生态文化价值观均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传统佛教价值观对解脱的追求,本质上是一种终极关怀。这种终极价值取向对于转变当前过分物质化的价值导向具有重要意义。价值观的转变是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先导,转变物质主义的价值导向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的实现。另一方面,佛教价值观的入世维度及其朝向关注人心、人生乃至人间的历史发展趋势,也表明佛教可以进一步开出关注现实生态环境建设的维度,由“心解脱”趋向“境解脱”,倡导“心境并建”是时代对佛教价值观建设的必然要求。


{返回 佛教与环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境解脱:佛教解脱论的生态建构(陈红兵)
下一篇:应如何庄严依报和正报(济广)
 保护平衡自然生态 推崇佛教戒杀素食(韦琪)
 让佛教的价值观放声于世界文化的体系中(学诚法师)
 佛教环境思想与西方当代的环境哲学(张文彪)
 论佛教的环保理念与环保实践(张美云、孙娟娟)
 心净则国土净──关于佛教生态观的思考与挑战(林朝成)
 论古代敦煌环保意识基础及其与现代大西北可持续发展之关系
 佛教与环保(道真)
 佛教生态观与心灵环保(觉醒法师)
 佛法与生态哲学(释昭慧)
 庄严国土 绿化心灵(源利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你是佛教徒吗? 三、灵媒与乩童[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观察者[栏目:坦尼沙罗法师]
 如果诵经的时候妄念很多,会不会影响诵经的功德?[栏目:仁达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