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误会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76

误会

  俗语稍加修改,以「从误会而聚合,至了解而分散」的语句中,可以得到一种凭臆测即能知道的后遗结果;那就是误会而聚合,尽是眼前的烦恼与痛苦,而了解后再分散,必然地存留于心底的是无限的怀念!

  为什么?聚合的是由于「处久的腻而生厌恶」;分散后,便产生「回忆像五味橄榄」,遗下的总是失去后不免惆怅!这就是「得与失」的后遗症。人的情感作用,原本是与「业」俱生,而理智是来自生命历炼的过程;也就是说,情感编制成人,理智改变生命,二者如果失去平衡,结果都是大小问题,如果保持平衡,结果必然吉祥如意!

  但是,人,于生命的里程碑上,似乎都在有意无意的去刻划一些痕迹,不论是苦的或乐的,以能留下些什么才是「人」的认定,而且,几乎都是心甘情愿的!而吉祥如意这平衡下的产物,似乎是唯有等待苦乐之后,才愿意衷心底想拥有,甚至在未显现明确的苦乐之前,已经拥有的都会毫不吝惜的去毁坏!因此,人的生之路上,能见到的都是得与失的痕迹,当然所感受到的,不是苦便是乐;很难明确的发现那份平和中的吉祥如意!

  这就是误会于人际的关系。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焚荆棘
下一篇:镜喻
 金刚萨埵上师
 不要开庙店
 最后才知道—禅那末后句
 错的知解
 镜喻
 菩萨行道与现实生活
 深入“经”藏
 行者与常住
 般若之辨
 人际关系与说话技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乘禅波罗蜜「止观法要」之抉择——以智者大师与印顺导师禅观思想为主轴之比较研究[栏目:性广法师]
 《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暇满人身[栏目:祈竹仁波切]
 佛法概要·第二章 佛陀教导的修证法门[栏目:明旸法师]
 瞋恨——障碍修行的最大烦恼[栏目:净空法师]
 贪欲即是道[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三宝中的“佛宝”指的是什么?[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当我们的心烦乱时,可以念佛号、抄佛经、听佛乐、唱佛歌[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明月流光 法音清凉[栏目:传喜法师]
 观世音菩萨灵感录[栏目:演培法师]
 为什么不教导入出息念 Why Mindfulness of Respiration is Not T..[栏目:摩罗迦子经讲记·马哈希西亚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