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误会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1

误会

  俗语稍加修改,以「从误会而聚合,至了解而分散」的语句中,可以得到一种凭臆测即能知道的后遗结果;那就是误会而聚合,尽是眼前的烦恼与痛苦,而了解后再分散,必然地存留于心底的是无限的怀念!

  为什么?聚合的是由于「处久的腻而生厌恶」;分散后,便产生「回忆像五味橄榄」,遗下的总是失去后不免惆怅!这就是「得与失」的后遗症。人的情感作用,原本是与「业」俱生,而理智是来自生命历炼的过程;也就是说,情感编制成人,理智改变生命,二者如果失去平衡,结果都是大小问题,如果保持平衡,结果必然吉祥如意!

  但是,人,于生命的里程碑上,似乎都在有意无意的去刻划一些痕迹,不论是苦的或乐的,以能留下些什么才是「人」的认定,而且,几乎都是心甘情愿的!而吉祥如意这平衡下的产物,似乎是唯有等待苦乐之后,才愿意衷心底想拥有,甚至在未显现明确的苦乐之前,已经拥有的都会毫不吝惜的去毁坏!因此,人的生之路上,能见到的都是得与失的痕迹,当然所感受到的,不是苦便是乐;很难明确的发现那份平和中的吉祥如意!

  这就是误会于人际的关系。


{返回 白云禅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焚荆棘
下一篇:镜喻
 八关斋戒法之释
 坐视等死
 定不是麻木
 忏与谶
 要问为什么?
 圆觉境界
 佛法的智慧论
 师的排行榜
 一味的固执
 身份、立场、观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大种之研究[栏目:太虚法师]
 如果一切唯心,上师也是心的自现,为什么还要报答师恩?既然心外无有众生可度,还需要发菩提心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学密须知 八、月轮观[栏目:冯达庵居士]
 华雨集第四册 一、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九 人菩萨行的真实形象[栏目:印顺法师]
 你够大吗? 够高深? 够广多吗?[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般若文摘[栏目:慧律法师]
 《入菩萨行论》第54课[栏目:入行论讲记·生西法师]
 须要精勤最初就不染污罪过[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论寺庙不能拨用或借用问题[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