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二、善恶在心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00
二、善恶在心
  我们来到人间,有人的身体、人的形状,有自己的血肉之躯,五官具足,也有父母给我们的名字。人的这个身体本身没有对错,错在我们这个身体会去做错事、做坏事。做错事、做坏事就会给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给我们直接、间接有关联的人带来麻烦、带来纠纷、带来问题、带来苦难;反过来说,如果通过我们的嘴、我们的脚、我们的手,去说好话、走好路、做好事,就会有很多人得到我们的帮助和利益。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两种不同的行为?就是说,一种行为是恶的、错的,一种行为是善的、对的;一种行为是害人的,一种行为是利人的。其原因在我们的心,是我们内心的问题。
  世间上一个正人君子,一个对国家、对平民百姓作出很大贡献的人,我们常常就会讲这个人很有德行,这个人很有品行,品德非常好、非常高。用佛教的语言来讲,你对别人做了很多的好事,就是善行;你对别人做了很多的坏事,就是恶行。善的行为就构成了善的业,恶的行为就构成了恶的业。善的行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引发快乐的结果,恶的行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引发痛苦的结果。
  在世间,我们常常会接触到、接收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认为我们去利益别人、帮助别人会吃亏;利益别人、帮助别人是错的,是不应该的。佛法恰恰相反,佛法告诉我们去利益别人、帮助别人是好的,是应该的,是善良的,是能够带来快乐的。世间方面常常告诉我们,不去帮助别人、不去利益别人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佛法告诉我们去帮助别人、去利益别人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这两个定义刚好是相反的。
  佛法讲“因果”,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到底应该怎么选择呢?我们是选择去利人、去帮人,还是不去利人、不去帮人?我们在家也好,在单位也好,在社会上也好,常常害怕自己会吃亏,常常喜欢去占别人的、占单位的小便宜,这些观念都是要不得的,都是不好的一些观念。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观念呢?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去考虑、去思维,去作这样一个决定呢?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去作决定,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这样去生活。你不知道就是你的原因,用佛教的语言来讲就是“无明”,无明状态。

{返回 学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三、云何降伏其心
下一篇: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一、人生何去何从
 皈依之后要认认真真地去实践
 感悟人生 第四讲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 一、信仰淡化的原因
 坚决整治寺庙乱象 促进佛教健康发展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不被六根蒙蔽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一讲
 皈依开示——龙泉寺2009春节“国泰民安•华严祈福”法会报..
 在变化中承担责任(佛诞日供灯开示)
 精进佛七开示(二) 四种念佛方法
 人生的究竟意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摩诃梨经[栏目:戒[集]蕴品]
 月灯·万法体性平等·第三章 诸佛功德[栏目:创古仁波切]
 佛教与心灵环保-从心开始[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栏目:宋高僧传]
 盗戒是不是也包含三聚净戒?[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48[栏目: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傅味琴老师]
 废除陋规[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六划之二[栏目: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如何对治现世贪着 2[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放生的十大功德(传喜法师)[栏目:放生功德]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